正经中的“不正经”,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刘喜脉 2022-06-16 14:39:38

有人说历史是个婊子,可是,近些年来吃婊子软饭的实在太多。

最近乱翻书,又忍不住说点什么,算是读书笔记吧!

世云宫苑繁似锦,春闺冷处几人知?

读书是件苦差事。很少人站着读书,而坐久了,又容易得痔疮。马季老先生早就在相声里调侃过“有志(痔)不在年高”嘛!

如果内容改成视频,我应该会用【Erik Satie】的《Gymnopedies 1》作为背景音乐。

【1】中国的十二星座

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星座学”,古代天文历法很重要,古人为了量度日、月、行星的位置、运行和节气的转换,与西方人一样,把黄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别是:星纪、玄枵(音xiāo)、娵訾(音jū yú)、降娄、大梁、实沈、鹑(音chún)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我们会发现,东西方文明虽然当时没有交汇,但发明发现上有惊人的一致。我们的十二星座和24节气相关,就难免与什么生命的起承转合搭上关系,于是,这“十二星座”、“八字”什么的成为算命的依据。

反正,东西方的星相学、面相学、字迹学也算是源远流长,各个平台都有大师或者神棍天天布道牟利,也算是传统产业了。

关于笔迹学,我正好还有段收录,神神叨叨的,牛逼极了——

其实看过《梅花易数》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的老祖宗在很早以前就把笔迹研究的很明白了,比外国人研究的更透彻。在测字中不但把字分为五行、六兽、八卦方位,也有关于笔画的论述,如下:

笔画稳重,衣食丰隆。笔画平直,丰衣足食。 笔画端正,衣禄铁定。笔画分明,决定前程。笔画圆净,富贵双并。笔画肥浓,富贵无穷。 笔画刚健,力量识见。笔画精神,必有声名。笔画发光,荣显通达。笔画气势,慷慨意志。 笔画宽洪,逞英逞雄。笔画尖小,其人必了。笔画如线,有识有见。笔画似绳,一世平宁。 笔画挑剔,好巧衣食。笔画乌梅,面相恢恢。笔画懒淡,兄弟离散。笔画分扫,破家必早。 笔画弯曲,奸巧百出。笔画迭荡,一生浮浪。笔画枯槁,财物虚耗。笔画糊涂,愚蠢无谋。 笔画粘滞,是非招怪。笔画大小,有谦有好。笔画高低,说是说非。笔画淡泊,疮痍克剥。 笔画反覆,心常不定。笔画破淬,家事常退。笔画欹斜,漂泊生涯。笔画恶浊,无知无学。 笔画如蛇,常不在宅。笔画偏侧,衣食断隔。笔画鼓槌,至老寒微。笔势如针,此人心毒。 笔势勾斜,官事交加。笔势如钩,害人不休。笔势散乱,财谷绝断。笔各常奇,诀以别之。

我收录这段,是因为里面有些用词可以拿来写文章,而且,对仗工整,用来胡编乱造也是极好的。

星座、八字、农村的“观王”等这种东西是不信的,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倘若死去的亲友真的灵魂尚存,应该是庇佑在世的人生活美满,而不是“隔岸观火”,需要灵媒“传情达意”。

李敖

顺带分享个有趣的往事。

李敖特别火的那几年,一众星相学大师特别喜欢分析李敖的星盘,说生于1935年4月25日的李敖,是金牛座,然后分析李敖的事业、爱情、健康头头是道。

很不幸,根据李敖家人的说法,李敖实际上生于1935年4月5日,是白羊座!

一时间,台湾的星象界几乎彻底崩了盘。

科科。

话说,我们对外展示的一切,尤其是各种社交媒体上所用的头像、签名、发布的内容(包括自发的与转发的)、发布内容的时间等等,对外展示的东西越多,能被人获知的“情报”也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被人“还原”为你是怎样的人。

我个人是觉得,应该控制自己在网络上的表达欲,尤其不要睁眼说瞎话,昧着良心站台,因为稍有不慎就难免在阴沟里翻了。

而且,不要以为写过的东西删了就没有了。

互联网真的没有记忆吗?

我记得有个牛人开发过一个“世界网站历史档案馆”,里面可以查找到很多很多东西。不过,现在没法用常规方式访问了。

我有时候想,我们用另一个身份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批判(确切地说是各种网络暴力),这难道不是一种暴力吗?好像因为网络上的冲突不会流血,不会给人血淋淋的视觉冲击,我们就觉得“无所谓”,于是,暴力,这种何尝不是一种“黑社会”的变体,就变成了一种众人的游戏。

我看到一个很巧妙的比喻,说这是“现实的血被文字的墨冲淡了,我们就不认为它是腥臭的”,暴力不是游戏,它在现实中可以非常恐怖,因为法不责众,于是每个参与者都觉得没什么,雪崩发生的时候,究竟是哪片雪花的问题呢?

如果我们只盯着游戏中的“暴力”,而忽略了现实中的“暴力”,这才是消磨好几代人的心性。

【2】《梦华录》奇谈

最近《梦华录》大火,无数人恰流量赚钱赚的飞起。反正骂的和吹的都得到了好处。

如果《梦华录》没有借关汉卿的故事,其实倒是没那么多事儿,可谁让你附会了呢?而且,历史剧就是要各种尊重史实,你说主角团这么轻轻松松就在都城经商,编剧是不知道宋代的行会体制吗?这就有点像现在半垄断性质的行业协会和执业牌照,要是没点门路拿到许可,你还真没办法。

换个思路说,编剧么,为了迎合现在流行的什么女权思潮不是不行,干脆架空一个女儿国不是更好么?

我忍不住都想编一个故事,说辛德瑞拉嫁给了巴巴利安(Barbarian)王子后,生了一个儿子,根据国家传统,王子的名字要从父母中各取一字,父在前,母在后,为了弘扬女性地位,辛德瑞拉好不容易让这个传统有了些许改变,母在前,父在后,于是,这位未来的国王就被称为——【辛·巴】!

(辛巴,心巴,我是真想不明白,最近这个词怎么就那么惹火?笑点究竟在哪里?)

同时,各位也别真以为平台上有些高校老师的账号与互动就是真身下凡,弄不好是某个经纪公司的实习生代为运作。

上图是某个985、211高校历史副教授的动态截图,说黄巢的那首诗是落榜之后写的。

黄巢参加过科举吗?黄巢需要参加科举吗?黄巢能参加科举吗?

其实这都是问题,动态里这么写,说明发文人(肯定不是教授本人)真的是外行,而且,蹭流量也不带脑子。

之前的长文我还吐槽过这个,然后又读了大佬【林汣琰】的那篇《杀人魔王黄巢,没写过那首雷人的高考祝福诗》,对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大家有空可以搜搜读一读。

其实我之前写的内容也是有问题的,黄巢家贩私盐是大户的说法,《旧唐书》里并没有,《新唐书》里有,至于黄巢参加科举不中的说法,出自《资治通鉴》。

《旧唐书》成于五代,可信度是高于宋代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于是,黄巢出身卑贱(不是大户),贩私盐,没参考过科举,更不会写那三首传世之诗,这(恐怕)才是历史的真相。

既然聊到关汉卿,我们还可以顺带扯一点同为戏曲家的汤显祖。

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其实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同一时代的人。

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

不仅如此,像康熙与牛顿、路易十四、彼得一世、莱布尼兹等都是同一时代的人。

康熙,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

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

莱布尼兹,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这些人好像身处不同的时空,但一旦将历史串联,你就会发现拼接割裂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4】为什么不怎么读小说?

前两年读了不少小说,但今年明显就没有看的欲望。

好的小说,或者是好的故事,应该像一个传说已久但未曾探望的景致,或者像一个行走时香风习习、坐下时嫣然百媚的少女,只是看身影都会心思摇曳。而好的故事又要有节奏,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又或者,是在观赏一个少女弹琴,好像指缝中流淌的是关于风的诉说,夜的唯美。

不过,这样心中的完美恋人,从来都是稀缺品。到了今天,沉下心读书的少,沉下心写书的更少。又热情又孤独的作者好像都快灭绝了,这热情来自天性,需要从文字上透出对世界的爱;而孤独源于多思,对世界的深刻洞察才能体现在内容上。

新书,有时不如旧书好看。

听人说,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可以看看经济学的书,尤其是奥派的书。我以前只看过熊彼特的大作,倘若有时间,我还真想看看,分享下书单,穆瑞·罗斯巴德的《自由的伦理》,卡尔·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罗伯特·墨菲的《第一本经济学》,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和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货币与信用理论》。

【5】孟昶其人

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其实是个有点意思的人,世传孟昶有两大爱好:吟诗与配药。言下之意,这是个昏君。

但孟昶治下的蜀地,倒也没那么乱。孟昶显然不是个无能的孬种,比起刘禅,他在历史上还是留了不少事儿。

比如,为了能让文化经学广泛流传,孟昶令人在成都立下石经,又刻大量模板印刷古代典籍,宋代刻本最早实际上兴起于蜀,后世言及“宋版”,都以蜀本为第一。

另外,新春贴对联的习俗,据说也是是始于孟昶,第1幅对联的内容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个老对联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印象。

说到孟昶的诗作,今天读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比如他的《玉楼春》,说的明明是他与爱妃费氏的销魂情事,但细品之下,也是雅致。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一点月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而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则算是更为出名的读后感——

洞仙歌⑴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⑵,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⑶,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⑷,作一词,朱具能记之⑸。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⑹。

冰肌玉骨⑺,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⑻。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⑼。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⑽。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⑾,玉绳低转⑿。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⒀。

至于陪孟昶精研草药学(春天的药)的费氏,也就是著名的花蕊夫人,能讨这位文人枭雄喜爱,不单只是长得好看、身材撩人,更为关键的是,她也会舞文弄墨。

据《十六国春秋·蜀志》的说法,孟蜀亡国后,费氏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费氏香口一动,就有了著名的《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怎么样?好诗!要比后世的那个吟诵了2万多首的帝王段位不知高出了多少!

后世又喜欢给这位可怜的女人添加故事,说孟昶之死,是因为宋太祖看上了花蕊夫人的姿色,又不好强夺,只能毒死这位亡国之君来巧夺;更夸张地,是说赵光义是因为贪图花蕊夫人的美色与才情,才动了杀兄夺位的念头。

反正,乱世之中,枭雄都难以保全,何况枭雄的宠妃?

好了,要分享的就是这些,以后有机会再聊点其他的。

【利用手表巧辨方向】

(条件):太阳。

(方法):把当时的时间除以2,得到的数字的指针对准太阳的方向,则12点所对的方向即为北方。例如:下午两点即14点,除以2得7,把7点的位置对准太阳的方向,则12的方向就是北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