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问题”不解决,老百姓怎敢消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促进消费

法不可贷军事 2024-10-18 20:36:4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近年来,全球的经济都处于下行阶段,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经济影响。

为了活跃经济,刺激消费,我国6大国有银行从去年开始就出台了一系列降息政策,就为了倒逼百姓将银行里的钱拿出来投资或消费。

但是结果却和专家猜想的大相径庭,虽然政策已经实行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国内的经济形势还是一直低迷。

尤其是汽车、家具、家电等一些中高端消费领域更是无人问津。

那么,为何我国的百姓不愿意消费了呢?

一、收入不均

目前,国内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工资水平差异过大。

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的平均工资均超过了1万5千元,而三线城市平均工资才不足5000元。

面对如此大的工资水平差异,在三线城市生活的人们除了日常开销,还哪有多余的钱去消费?

另外,虽然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很高,但是在一线城市中工资水平的差距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一些从事基础劳动工作的人,月平均收入还是不高,面对一线城市的高消费水平,这部分人仍然要捂紧钱包过日子。

一线城市就那么几个,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二线、三线城市,再加上在一线城市从事基础劳动的人。

这样计算下来,我国低收入人群总数比那些高收入人群要多得多。

在这样的收入情况下,如果国家将消费希望寄托在大多数低收入的人群身上,似乎算盘就打错了。

目前,最紧要的就是要提高生活在二线、三线城市百姓的工资水平。

部分人有钱,不算有钱,只有大家都有钱了,我国的消费水平才能真正活泛起来。

二、身上的两座大山

目前,很多人身上都压着两座大山——教育和医疗。

随着教育和医疗消费成本的逐渐提升,压得人们越来越喘不过气来,哪有多余的钱去消费?

随着我国逐渐开放“二孩”、“三孩”政策之后,教育的成本却在不断攀升,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活着就是为了孩子。

对于自己,则是能省则省,日常开销更是“计划经济”。

为何教育成本会一直居高不下呢?

尤其是高中和大学时期,教育成本已经成为占据一个家庭中的最主要支出。

目前,我国国内公立高中的部分学校学费并不高,但是会有其他的学杂费、住宿费等必要的课外辅导费用。

这些七七八八的费用全都加上之后,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这还是公立学校,如果孩子上的是私立高中,费用就更高了。

私立高中一年光学费可能就高达数万元,但是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还是选择咬牙将孩子送入私立高中。

一方面教育成本逐年攀升,一方面收入却逐年降低,失衡状态下百姓只能选择控制生活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除了教育这座大山,医疗这座大山的压力也不小。

虽然我国医疗体制已经经历了重大变革,但是对于百姓而言仍然存在看病难的问题。

就拿感冒这一小毛病而言,去一趟医院从抽血、化验、拿药这一套流程下来,就要大几百才能走出医院。

这还是小毛病,如果是一些重大疾病,那治疗费用高的根本让人无法想象。

有些人无奈地表示:得了重病只能在家等死,万一治不好免得人财两空。

虽然,城市职工大多数有医保报销,报销的比例也很高。但是在教育和医疗两座大山的重压之下,百姓手中的钱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百姓会选择将手中的余钱存进银行,就算暂时没有孩子,没生病,也作为未来教育和医疗的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

三、房价下跌,房租上涨

最近几年,房价像坐过山车一样,此起彼伏。

随着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最近房价下跌的消息更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有人喊亏,也有人大呼喊赚了。

对于在房价最高处买入住房的人而言,房价下跌肯定就意味着“亏”了。

对于还没买房子的人而言,少花了不少冤枉钱,也就意味着赚了。

但是,房价下跌之后,买房子的人却不见有多少,反而房租的价格却连接攀升,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虽然房价下跌了,但是对于有买房需求的人而言还是太贵了,他们仍然在观望,希望房价能再低一些再出手。

这也为何在政府出手调控房价之后,为何买房的人还是那么少的缘故。

但是这部分人的住房需求仍然存在,没有住房,他们只能选择去租房住,房价越降,大家越期望它越低,租房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面对市场供需关系,租房价格就越来越高。

这种现象在一、二线城市尤为明显。

毕竟很多年轻人毕业后都选择去大城市寻找好的就业机会,这样一来,租房就成了“一房难求”,更加抬高了租房价格。

目前,社会上的主要购买力还都是年轻人,随着租房价格的越来越高,他们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租房上面,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可供消费。

而且,就算是很多人选择在所谓的房价低价时入手了房子,身上还是背上了几十万的负债,做了彻彻底底的“房奴”。

除了生活上的必要开支,每个月的很大一部分收入都用到偿还房贷上面,手里还是没有钱可供消费。

四、贫富差距过大

很早之前,一位摄影师拍摄的图片在网络上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同一张照片中显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城市的高楼林立中同样有着破败不堪的称城中村,有的孩子在繁华、热闹的儿童游乐场中玩耍,还有孩子坐在街头随父母卖菜。

这就是我国真实存在的现状——贫富差距过大。

贫富差距虽然在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会存在。但是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首先贫富差距过大会影响到社会上发展的公平。这一公平指的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幸福生活。

但是一旦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和机会毫无意外地就会倾斜于富人,而穷人就会的生活就会越来越艰难。

这不仅会制约社会的均衡发展,影响社会正义,而且也会激发两个阶层人之间的矛盾,造成社会安全隐患。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贫富差距过大会反过来抑制百姓的消费需求,从而削弱我国的经济发展。

由于,社会上的大多数穷人掌握了这个社会少部分的资源和机会,他们的收入就会收到限制。

收入和支出是成正比的,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支出自然就会减少。

有人会说,既然大多数穷人不消费,那就让少部分富人消费去呗。

但是大家想一想,房子、车子、家具,富人难道会缺吗?

他们该买的东西早就已经买完了,也早享受完了,现在就把钱存进银行,等着吃利息就够了。

贫富差距越大,对社会的消费水平抑制就越强,在此恶性循环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变得越来越缓慢,甚至出现不增反降。

所以根本不是我国的百姓不去消费,而是不敢消费。

目前,专家还是把目光盯在银行利率上,认为是银行的高利率影响了百姓的消费水平。

看到降低利率水平不管用之后,有些专家甚至提出未来存入银行的钱不但没有利息,还要加收手续费。

这样人们就会把银行里的钱拿出来,去进行消费了。

但是,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在网友看来是非常不理智的。

唯有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百姓的4大“难题”,才能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让百姓心甘情愿地去消费。

结语

刺激消费,如果方向不对,就永远达不到预期。就好比在一艘帆船,如果走错了方向,将会离港口越来越远,直至迷失在大海里。

如果想要老百姓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去消费,就要先弄清楚,为何百姓不愿意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刺激百姓消费。

唯有让百姓的钱包真正鼓起来了,百姓才敢大胆地消费,才能促进消费。

毕竟,兜里有钱了之后,谁不想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到时候,不用这些专家天天追着百姓屁股后面追,背后搞“小动作”,百姓都会主动去消费。

最后除了以上困扰百姓的这4大“难题”外,还有哪些原因印制了百姓的消费水平,欢迎下方留言大家讨论。

参考资料:

1.国家发改委:《很快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举措、促进民间投资等政策文件》

2.北青网:《如何才能让老百姓敢消费?白重恩、韩保江、余淼杰三位专家回应》

0 阅读:0
法不可贷军事

法不可贷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