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摊牌了,最近真的跟甘肃“杠”上了,写了好几篇跟甘肃有关的文章!
没办法啊,谁让甘肃有趣之处那么多呢?不仅地理位置很重要,历史底蕴也非常深厚,关键是地名还那么好听……
咋办呢?继续吧。
本篇文章,全城探秘继续逮着甘肃“薅羊毛”,给大家介绍甘肃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景泰县。
景泰县在甘肃的位置
一听这个名字,估计很多朋友一下子就想到了明朝的代宗皇帝,原因很明显,他的年号就是“景泰”;
那么,两者究竟只是一个巧合,还是有着某些历史渊源呢?
咱们接着往下看:
景泰县毗邻内蒙古和宁夏
景泰县隶属于甘肃白银市,地处甘肃、内蒙古以及宁夏三省的交界区域,虽然西、南、东三侧都与甘肃其他地方接壤,但北部却同时挨着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和宁夏的中卫县,可谓是“一脚踏三省”;
当然,全城探秘这么中规中矩的介绍,大家也可能会产生一种感觉,这景泰县……平平无奇嘛!
但实际上,景泰县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甚至在全城探秘看来,他就是甘肃的一个缩影;
甘肃与河西走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甘肃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根本不用全城探秘多赘述,北抵蒙古高原,南邻青藏高原,东依我国中东部的传统腹地,西接亚欧大陆内部的新疆乃至中亚……
而景泰县呢?
1.景泰县东西跨度只有约84公里,南北跨度也才102公里,辖区面积只有5483平方公里,看着并不大,但接壤区域之丰富却让很多意外;
长岭山与老虎山在景泰县的位置
其辖区内有两大山脉长岭山和老虎山,它们属于乌鞘岭的一部分,乌鞘岭又是祁连山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祁连山属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而黄土高原的西部边缘则是乌鞘岭,也就是说,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在景泰县境内接壤了;
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到达景泰县境内
另外,景泰县境内还被明长城横穿而过,明长城又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要知道,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及云贵高原并称为我国四大高原,除了远在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外,其他三大高原,居然在辖区面积仅5483平方公里的景泰县“碰头”了。
景泰县地处我国三大高原交汇处
2.甘肃省以辖区内的河西走廊闻名,而景泰县,就位于河西走廊东端。
正是因为上面这两点,自古以来,景泰县就是四方交流的重要枢纽:
东西方向上,从关中平原、中原地区到河西走廊的武威等地,景泰县都是必经之地,南北方向,从兰州去银川、包头,乃至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区域的来往,景泰县都是重要节点;
景泰县扼守河西走廊东端
可以说,甘肃所具备的一些位置优势和地理特征,我们都能在景泰县身上看到。
这个时候,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
景泰县的县名之所以跟明代宗的年号“景泰”相同,会不会就是因为其辖区地理位置太过重要呢?
毕竟,一方面,在我国,县名与皇帝年号相同的例子并不少;
江苏宝应县,县名源自唐肃宗年号“宝应”
比如福建的政和县,就取自宋徽宗的年号“政和”,江苏的宝应县,取自唐肃宗的年号“宝应”,江西的兴国县,取自宋太宗的年号“太平兴国”,而宋太宗的另一个年号“淳化”,则是陕西省淳化县的名字来源,同属江西的景德镇市,名字取自宋真宗的年号“景德”;
浙江绍兴市与庆元县位置
浙江在南宋时期属于要地,省内也有不少地名来自南宋皇帝,比如绍兴市名字取自宋高宗的年号“绍兴”,庆元县则取自宋宁宗的年号“庆元”,等等。
另一方面,就像上面提到的,景泰县地理位置太重要,明代更是一直处于抵御鞑靼等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前线;
尤其是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后,大致从明代宗景泰年间开始,鞑靼的阿赤兔部落趁机南下,占据了今天的景泰县及其周边区域;
鞑靼南下占据今天的景泰县周边地区
而皇帝年号大多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寓意美好,用其命名一些位置重要的地方似乎也说的通,全城探秘在查找资料时,发现关于景泰县县名起源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那就是,如今的景泰人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明代宗时期戍边驻兵及屯田的军民后裔,所以才用明代宗年号“景泰”命名。
这么看,景泰县名字跟明代宗的年号确实有一定关系,那么,前者是否真的取自后者呢?
景泰县地图
全城探秘查找很多资料后,得到的答案估计会让不少人意外:
第一,我国虽然有不少地名跟皇帝年号重合,但景泰县跟他们的情况完全不同。
上面提到的几个县市,我们之所以认为其名字取自皇帝年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县的建立时间都在对应的皇帝年号期间;
江西景德镇市与兴国县位置
比如浙江的绍兴,是在宋高宗绍兴元年由越州升为绍兴府;
浙江的庆元县,是在宋宁宗庆元三年置县;
安徽政和县,于宋徽宗政和五年置县;
江苏宝应县,在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置县;
江西兴国县,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置县;
陕西淳化县,于宋太宗淳化四年置县;
江西景德镇市,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置县;
等等。
景泰县县城
而景泰县却是在1933年才建立,相比明代宗景泰年间(1449年-1457年)已经过去了将近500年,这是景泰县相比其他皇帝年号重名县的最大区别之一。
另外还有一点,其他那些县,在对应的皇帝年号年间,都被对应朝代直接管辖,而景泰县虽然地理位置很重要,但就像全城探秘在上面所说,在景泰年间,如今景泰县管辖区域实际上已经被鞑靼的阿赤兔占领,不归明朝管辖。
明代景泰年间,景泰县区域被鞑靼占据
第二,景泰县成立时,曾有好几个备选名字,“景泰”只是其中之一。
在上面全城探秘提到,景泰县是1933年才建立的,那么在此之前,这块土地又属于谁管辖呢?
我们从清代算起吧!
清代景泰县辖区归皋兰县管辖
在清代,这片区域属于皋兰县,不过由于彼时的皋兰县管辖范围太大,如今的景泰县所属区域又比较偏僻,距离皋兰县治所很远,当时交通方式落后,管理非常不便,于是就派出佐贰官驻扎在红水堡,负责管理当地的刑名钱粮等事务;
从职责与权力来看,这已经跟一个县没有什么区别,但毕竟还不是真正的县,为了区分,往往在县名中加个“分”字,也就是清代所谓的“分县”;
皋兰县红水分县地图
如今景泰县大部分区域,彼时名义上属于皋兰县,但实际上归红水分县管理。
1913年,红水分县升为正式的县,因为县治在红水堡,被命名为红水县,“红水县系于民国二年由皋兰县析置,以县治设在红水堡,因以命名。”管辖范围包括宽沟、永泰、红水、正路等四个乡;
红水县位置
到了1932年,因为条件不足,红水县又被裁撤,但原本管辖这里的皋兰县却因为这片区域太过偏远管理困难,不愿接收,另一侧的靖远县也因为历史上没有管理过这片区域为由拒绝;
最终经过多方周旋,第二年也就是1933年,甘肃决定将靖远县的芦阳、五佛、老龙湾、胡麻水、一条山等地方分出,跟原来的红水县合并成立一个新县。
景泰县周边地形图
由此又带出了一个问题:
新设置的县如何命名?
据史料记载,“红水县系于民国二年由皋兰县析置,以县治设在红水堡,因以命名;红水原名殊无取义,改名景泰,藉为中国收复失地之纪念”,这就是景泰县这个名字出现的原因;
红水县与靖远县对比
但实际上,情况要更加复杂;
景泰县成立时,原本有三个备选名字,分别是“北屏”、“永寿”和“景泰”。
我们一个一个介绍:
1.先说“北屏”;
北屛,顾名思义,就是北方屏障的意思,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新设立的县管辖区域位于我国北部;
而这个名字没有被采用的原因也很明显,如果说在明代景泰年间,说这片区域是北方屏障还算名副其实,但景泰县在设立时已经属于标准的内部县,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景泰县到我国北方中蒙边境的直线距离也达到500公里左右;
景泰县距离我国北方边境很远
这个距离已经非常远了,再用“北屛”命名明显名不符实。
2.再看看“永寿”;
永寿这个名字,跟景泰县的两大“地标”有着直接关系;
一个是永泰古城;
永泰古城位置
永泰古城位于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地处寿鹿山、老虎山等祁连山余脉与戈壁荒原的过渡区域,地理位置重要,所以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在这里修建城池,屯兵设防;
明代,这里也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对峙前线,上面提到,土木堡之变后,鞑靼趁机南下,占据今天的景泰县区域;
明军收复景泰县所在区域
1598年,明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李汶率领十万明军发动松山战役,击败了鞑靼部落的宾兔和阿赤兔等首领,收复包括大、小松山在内的两千里失地,时随后任巡抚顾其志以及三边总督李汶先后上奏朝廷,在新收复地区修建三座城堡,用来驻兵屯防;
这其中,两座小堡分别为镇虏堡以及保定堡,最重要的大堡则位于汉代老虎城旧址附近,命名为“永泰城”,寓意“永绝虏念,康泰安宁”,1608年建成,并成为明代长城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泰古城
今天的永泰古城,依旧大致保持完好,古城永东西长520米,南北宽500米,周长1710米,占地面积达到318亩,周边修建有高8-12米、基宽6米、顶宽5米的城墙,更外侧还有一条宽约6米、长2190米的护城河,河水深约1至2.5米,古城分布着墩台、点将台、校场、大佛寺、诸神阁、玉皇殿等大量古迹;
由于从高空俯瞰其形状像是一只卧龟,又被称为永泰龟城。
永泰古城
很明显,永泰古城对彼时新成立的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代表着当地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是这片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的直接体现,县名取其一字“永”,可以说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另一个则是寿鹿山;
寿鹿山位置
景泰县所辖区域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辖区内分布着辽阔的沙漠戈壁,而寿鹿山却是当地少有的植被丰茂之地;
在今天,寿鹿山森林覆盖率达到35.2%,森林资源占到景泰县的一半以上,由于被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包围,被誉为“沙漠绿岛”,是全县难得的富饶之地;
寿鹿山是景泰县植被丰茂、环境较好的区域
因此,彼时新成立的县,名字取寿鹿山的一个字“寿”,也很正常,也算是对富饶土地和宜居环境的向往。
“永寿”这个名字这么好,为啥却没被采用呢?主要原因是陕西已经有个永寿县了,重名的话会产生很多不便。
陕西的永寿县似乎距离景泰县也不远
3.最后再看“景泰”;
这个名字最初源于“靖泰”,因为新成立的县,实际上是由靖远县的一部分与红水县的永泰川合并而成,并且还带上了永泰古城;
景泰县成立后,还会标注红水县
之所以最后又改为“景泰”,全城探秘查了一下资料,找到三个原因:
一方面,“景”与“靖”是谐音;
另一方面,这块土地在明朝景泰年间被鞑靼占据,后来又失而复得,取名“景泰”也有纪念意义;
而且还有一点,“景泰”这个名字,也寓有“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
景泰县
种种因素导致,1933年新设置的县成立时,被命名为景泰县。
由此可见,景泰县的名字,并不像其他与皇帝年号重名的县那样,县名直接取自于皇帝年号,其与明代宗的年号“景泰”相同,也许有着某些关系和渊源,但并无直接联系;
永泰古城,是明代景泰县所属区域从景泰年间失而复得的一个象征,也许这就是两个“景泰”的历史渊源吧
在全城探秘看来,景泰县之所以叫“景泰”,应该是历史与现状、地理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景泰这个名字,真的太好听了,大赞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为防止文章被抄袭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