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课堂》引导青少年调适悲伤情绪

消费财爆 2020-02-15 13:40:43

多家单位联合推出《孩子悲伤难开解,如何科学应对》特别节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不断被病魔吞噬的生命更是让情感丰富的青少年群体倍觉悲伤,心绪难平。为了引导广大青少年在疫情期间克服疫情带来的恐慌悲伤等不适情绪,从而达到调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目的,由北京丰盛公益基金会、河北承德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奇观》联合出品了《悦课堂》系列节目之《孩子悲伤难开解,如何科学应对》特别节目。

孩子悲伤难开解,如何科学应对

正文:

疫情发生以来,相信很多同学都在密切关注着相关的情况。前几天有位妈妈跟我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她的女儿每天看着电视、手机里播报的疫情新闻,不停的刷感染人数的变化,总是眉头紧锁。她跟妈妈说,看到这些数字,就放佛看到了数字背后一个个正在经受病痛折磨的人,一个个悄然逝去的生命,一个个悲伤欲绝的家庭。

前几天,在看到有医护人员、志愿者因为感染新型冠病毒去世的消息,她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了一场。

可能很多同学或者家长也都像这个孩子一样,被疫情的发展牵动着自己的心绪。

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就需要我们正确的觉察并接纳悲伤。家长们或青少年的同学们,要能够发现并承认自己的悲伤情绪,允许并接纳自己悲伤情绪。

其次,要合理宣泄悲伤。可以和家人、或者朋友聊聊,也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或者是回到房间里,放声大哭一场,这样都可以有效地释放悲伤。

第三,科学升华悲伤。出现这样的事件时,家长要及时地向孩子解释生命的死亡,引导孩子升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学会平衡生活。保持基本的生活步调,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充分安排好作息,劳逸结合,平衡内心体验。也可以暂时隔离负面信息的接触。

第五,保持情感联系:要经常与家人、或者朋友们联系,确保沟通不断,完善支持系统,拓展内在的经验和知觉。

那么最后我们来讲一讲,为什么要合理的宣泄悲伤情绪呢?

悲伤是理解世界的门径,是人与人连接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种人们常见的应激反应。悲伤所带来的哭泣,可以释放紧张,缓解心理压力,是一种心理保护措施。

而抑制悲伤只会产生短暂的效果,并不会产生积极的长期效果。抑制过度还会阻碍情绪能力的自然流动。情绪被不断的压抑、否定,无法完成自然地放松,导致情绪积累越来越多,在身心层面就会造成更多的困难。

疫情期间的过度关注,容易让一些人,深陷于电视画面、网络新闻而不能自拔,这些反复的情感体验和创伤性事件的强化,都会加重悲伤的情绪体验。所以,无论是家长孩子,都要允许并接纳自己悲伤情绪,科学应对,合理释放。

0 阅读:7
消费财爆

消费财爆

引领消费生活,服务财经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