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九世班禅的圆寂与民众哀悼
1937年,当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圆寂消息传遍藏族地区时,拉萨城的空气中充满了沉重和哀伤的气息。大昭寺外,广场上聚集了数千名来自各地的信徒和僧侣,他们面色严肃,手中各持酥油灯,其火焰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对班禅的深切怀念。
随着天色渐晚,更多的信徒汇集到大昭寺,他们中有老人,妇女,还有小孩,甚至不少远道而来的朝圣者。人们用厚厚的藏袍抵御着夜晚的寒冷,但坚持在寺庙外点燃酥油灯,照亮了整个广场。灯光下,僧侣们低声念诵着经文,声音伴随着风,传遍每一个角落。
在广场的一侧,几位年长的喇嘛设立了祭坛,上面摆满了白色哈达、瓶装的青稞酒和鲜花。祭坛前,信徒们排着队,一一前来献上自己的供品,表达对班禅的敬仰和缅怀。每个人在祭坛前停留的时间都不长,但足以让他们表达心中的哀思。
随着夜深,寒风更加凛冽,但广场上的酥油灯依然没有熄灭。燃烧的酥油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与大昭寺的檀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一些孩子困倦地依偎在父母的怀里,而父母则静静地站立,目光投向祭坛方向,脸上的表情透露出深深的虔诚和哀伤。
寻找转世灵童的艰难任务
在九世班禅圆寂后不久,藏传佛教的高僧们便开始了寻找转世灵童的神圣任务。这一任务由来已久,深植于藏传佛教的传统和信仰之中。他们携带着珍贵的佛教经文和古老的天文书籍,这些书籍记录了关于班禅转世的各种详细预言。
搜寻的第一步是确定天象,这对于找到转世灵童来说至关重要。僧侣们观察星辰的位置和月亮的相位,以及其他一些不常见的天文事件,如彗星的出现或特殊的日食。他们认为这些天象是天意的指示,能够指引他们找到班禅的转世灵童。
接着,高僧们研究经文中的预言。这些预言常常含糊其辞,需要僧侣们通过长时间的讨论和解读来确定其精确含义。预言中可能提到某种特定的自然标志或是与灵童有关的吉祥征兆,比如某种特定的植物突然花开,或是某种罕见动物的出现。
确定了天象和经文预言后,高僧们开始研究地理位置。他们深入研究了青海省的地图,特别关注那些偏远且与外界联系不多的地区。温都乡是一个位于偏远山区的小村庄,周围环境幽静,与世隔绝,正符合预言中提到的“隐于世外桃源”的描述。
在确定了搜寻地点后,搜寻队伍便开始了长途跋涉。他们穿越崇山峻岭,经过荒凉的高原和深邃的峡谷。旅途中,队伍不时地停下来进行祈祷和仪式,请求神灵的指引和保佑。他们在每个潜在的地点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询问,以确定是否有可能是灵童出现的地方。
神秘孩童的出现
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温都乡的时候,一行喇嘛刚好踏入这个宁静的小村庄。他们的衣服上沾满了路途的尘土,显得有些疲惫。然而,村口突然出现的一个小男孩,却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身穿一件普通的藏式长袍,脚踏一双磨损的皮靴,头发略显凌乱。尽管外表看起来并无太多特别之处,他的举止却让人难以忽视。孩子似乎早已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当看到嘉阳喇嘛,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跑过去,伸出小手牢牢抓住嘉阳喇嘛的手。
村口其他的村民还没完全醒来,只有少数几个早起的村民在远处做着早晨的家务,目睹了这一幕。孩子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响起:“嘉阳,你怎么才来?”这句话让每一个听到的喇嘛都停下了脚步,他们互相对视,显出惊讶的表情。
嘉阳喇嘛本人更是感到震惊,他低头看着这个小男孩,眼前这个孩子与他从未谋面,然而孩子不仅认识他,甚至知道他的名字,并且表现出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这种情形对于任何一位喇嘛来说都是极为罕见且不可思议的。
在场的喇嘛中有几位开始低声念着经文,而其他的则开始细致地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嘉阳喇嘛缓缓放开孩子的手,后退了一步,与身边的同伴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他们知道,按照传统,转世灵童常会展现出超乎常人的知识和行为,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征兆。
村庄的其他居民逐渐聚集到村口,他们好奇地围观这不寻常的场面。孩子则站在那里,好像完全不受周围目光的影响。此刻,一个老喇嘛向前走来,他是这次搜寻队伍的领头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宗教修为。老喇嘛轻声对嘉阳喇嘛说了几句话,然后转向孩子,用藏语向他问好,并询问了他的名字。
孩子回答说他叫贡布才旦,他住在村子的另一端,他的家人都在村里。随后,老喇嘛示意几名喇嘛陪同孩子回家,以了解更多关于他的背景和日常行为的信息。他们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一情况,确保尊重孩子和他的家庭,同时也保持对这一可能重大发现的警觉。
绛热与贡布才旦的选拔之争
随着搜寻工作的深入,来自各地的高僧们聚集在指定的寺院中,进行对十七位候选灵童的详细观察和测试。这些孩子们,都显示出了某些特别的征兆,使得他们成为了班禅转世的可能候选人。考核过程既严格又神圣,涵盖了对佛学知识的测试和一系列传统仪式,旨在揭示每个孩子潜在的灵性和前世的记忆。
考核中,喇嘛们首先对孩子们进行了基础的佛学知识测试,包括对经文的背诵和对佛教教义的解答。随后,孩子们被带到特设的仪式场地,进行更为深入的灵性测试,这包括让他们从多个相似的物品中辨认出九世班禅曾使用过的物品。这一测试被视为非常重要,因为据信班禅的转世能够通过前世的记忆,识别出这些物品。
在经过多日的测试和仪式后,喇嘛们聚集在寺院的大殿内,进行了最后的决策过程。他们采用了传统的打卦问神程序,这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占卜过程,通过抛掷特制的木卦和解读卦象来确定神意。这一过程在寺院内进行,只有最高级的僧侣参与,以确保其神圣性和准确性。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多次抛卦,最终确定了一个名叫绛热的孩子作为班禅的转世。绛热是来自一个偏远山区的孩子,他在测试中显示出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且在物品辨识测试中表现出色。一旦绛热被宣布为转世班禅,寺院内响起了庄严的法号和鼓声,标志着这一神圣决定的正式公布。
然而,这一决定并未结束所有争议。在绛热被宣布为转世班禅后不久,贡布才旦,一名在选拔中表现出众却被淘汰的孩子,对那些喇嘛摇摇头,告诉他们算错了,自己才是真正的班禅转世,随后默默离开。
不幸的是,绛热在任职仅两个月后突然去世,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佛教界,也让所有人对先前的选择产生了疑虑。绛热的突然去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僧侣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贡布才旦的资格。
贡布才旦的最终确立
经历了一系列复杂和紧张的选拔过程后,贡布才旦的地位最终得到了确认,他被认定为九世班禅的真正转世。这一决定是在对他进行了更为严格和深入的验证之后做出的,包括再次的佛学测试、灵性感应仪式以及与历史班禅遗物的识别。
1949年,贡布才旦正式上任,被赋予了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名号。这一仪式在拉萨的大昭寺进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徒和喇嘛参与。仪式中,贡布才旦身着传统的僧袍,头戴班禅特有的黄色法帽,手持经筒,庄严地步入大昭寺的主殿。
在官方的上任仪式上,贡布才旦接受了来自各方的祝福和礼物,包括来自其他寺院的僧侣、当地政府官员以及普通信徒的贡献。仪式上,老僧侣们逐一向他呈上哈达,象征着对新班禅的尊敬和期望。同时,僧侣们吟诵经文,祈求佛祖保佑新班禅能够带领藏传佛教走向更加光明和稳定的未来。
在正式上任后,十世班禅开始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访问各大寺院、会见各地僧侣,以及与政府官员进行对话,以确保藏传佛教的权益和发展得到支持,还在未来解放西藏的行动中,坚决得站在中国共产党这边,为西藏人民谋求解放立下不朽功劳。
参考资料:[1]蒲文成,何峰,穆兴天.十世班禅大师的爱国思想[J].青海社会科学,1995(5):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