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照片,画面之中,一名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着补丁裤,那一块块补丁在裤子上显得颇为显眼,仿佛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生活的点滴。男子身姿挺拔,少说也有一米八以上的个头,站在那里自带一种沉稳的气场。他的头发乌黑浓密,四方脸庞透着坚毅,虽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帅气模样,但浑身上下散发着浓郁的阳刚之气,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且踏实的力量。
而引人注意的还有他胸口处口袋里插着的两支钢笔,在那个年代,钢笔可算是知识分子身份的一种象征,由此不难推断,这位男子大概率是一位在知识海洋中遨游、有着一定学识的人。
站在男子身旁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她静静地站在那里,与男子共同构成了这张合影的主体,只是我们无从知晓他们之间确切的关系。他们或许是有着深厚血缘羁绊的兄妹,自幼一起成长,相互扶持,在艰苦的日子里彼此陪伴,来到照相馆留下这值得纪念的影像;又或许,他们已然结为夫妻,在那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里,携手步入生活的旅程,共同面对柴米油盐。
众所周知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生活艰苦的时期。缺衣少穿是当时大多数普通百姓面临的生活常态,人们为了让衣物能够尽可能地多穿些时日,补丁便成了常见的存在。回溯到这两位青年男女可能出生的四十年代末或者五十年代初,那时打补丁的情况更为普遍,一方面是出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寸布料,不舍得随意丢弃稍有破损的衣物;另一方面,则是受制于当时面料的种类和特性。那时市面上基本都是纯棉布,纯棉布质地虽舒适却相对容易破损,不过好在它具备可以打补丁反复利用的特性,而化纤面料在当时大多刚刚兴起,不仅数量有限,且大部分因其材质特点是无法打补丁进行修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80年代,社会风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大量服装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业化生产的成衣开始逐渐取代了以往家家户户自制的服装,走进了普通家庭的生活。各式各样、物美价廉的成衣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衣物的更新换代变得更为频繁,打补丁的情况也就相对少见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