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天官赐福日”,记得“吃3样忌5事”,接福纳财一年顺

暖妈小美食 2025-02-12 18:49:25

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猜灯谜、吃元宵,但不少朋友却不知道,这一天也是中国汉族的传统佳节:上元节!根据《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上元节不仅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被誉为“天官赐福日”!

根据《梁元帝旨要》中记载:“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其中,天官人物及蝙蝠。天官头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绺长髯,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以天古、蝙蝠为主组成,“蝠”与“福”同音,借以表达吉祥。

众所周知,过完正月十五就代表春节正式结束了。所以,正月十五这一天的传统习俗以及传统文化等各种习俗规矩也多。一般来说,大多数地区讲究“吃3样忌5事”,寓意这样做可以接福纳财一年顺,所以,还不知道的朋友,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天官赐福日”记得“吃3样”1、吃元宵(汤圆)

老话说得好:北元宵,南汤圆。对于很多北方朋友来说,正月十五吃元宵是自古便有的习俗。其实,元宵只有北方吃,南方不吃元宵,而是吃汤圆!别看二者都是圆溜溜的,用糯米粉做的,其制作工艺和口感并不是相同的。

元宵是将馅料凝固切成小块后蘸上水,在糯米粉中滚出来的;而汤圆则是将糯米粉做成面皮,像包包子似的,将馅料包裹起来,然后再团成圆溜溜的球形。所以,元宵的口感更为筋道一些,而汤圆的口感则更为软糯。元宵节不管是吃元宵还是汤圆,都是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所以,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以祈求家人团聚、幸福安康。

2、吃面灯(点面灯)

面灯,顾名思义就是把面团做成各种动物形状的面灯,上锅蒸熟放凉后便可倒入食用油,将其点亮。在民间,正月十五蒸面灯、点面灯、吃面灯是元宵节非常重要的饮食习俗。尤其是古时候,人们会把面灯蒸熟后看看灯内所蓄的蒸汽水,以此来判断新一年的旱涝情况。

分享【面灯】的制作方法

食材:面粉300克、豆面粉100克,玉米面粉50克,清水200毫升

步骤一:将三种面粉混合后倒入适量的清水,揉成面团后醒发20分钟,然后再次揉搓成一会后将其分成大小不一的面剂子,最后在做成自己喜欢的造型。

步骤二:将做好的面灯冷水入锅,大火蒸上汽后再蒸12分钟关火,焖上5分钟后取出放凉即可。

小贴士: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往面灯里面倒入适量的食用油(香油、豆油均可),再插上一根棉线,点燃后摆放屋内和是屋外,刹那间,家里家外灯火交映,很是美观!第二天,把面灯收集起来,切成片后就可以炖着吃或者炒着吃了!

3、吃面条

老话说得好:上灯元宵,落灯面。意思是说从正月十三开始点灯、试灯时,就开始吃元宵或者汤圆了,而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大家赏完花灯灭灯后则要吃面条。面条又细又长,象征着长长久久,而元宵节吃面条则被赋予健康长寿、福气连绵的寓意。

“天官赐福日”记得“忌5事”

1、忌争吵斗嘴!元宵节是“天官赐福”的日子,这一天最好不要争吵斗嘴,为了就是图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2、忌哭闹!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重大节日,喜庆的节日里,哭闹会破坏节日的气氛,所以,这一天要高高兴兴的。

3、忌穿有破损的衣服!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大家都要穿着新年的新衣去逛街。因为,这一天是天官赐福的喜庆之日,穿有破损的衣服就不吉利了。

4、忌打碎东西!过节虽然是喜庆的日子,但也是较为忙碌的日子,若是不注意打碎家中的东西,象征着“破运”,所以,万一不小心打碎东西时,要说一声岁岁平安。

5、忌借钱!民间自古就有从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结束,这个期间不允许借钱。意思是说,这个期间借钱,会把自己的“财运”借走。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在新的一年里,暖妈祝天下所有的朋友们,事业更上一层楼,前程似锦步步高!祝大家元宵节阖家团圆,幸福美满,快快乐乐,好运常伴!

0 阅读:21
暖妈小美食

暖妈小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