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首次在北大授课,满身补丁被学生嘲笑,几分钟后教室鸦雀无声

小鹏学长 2020-09-12 09:13:45

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动动发财的手指点点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小编码字不易,喜欢的话关注分享一下哦!

鲁迅生于1881年,少时受过文学思想的熏陶,十一岁那年,父亲便送他去三味书屋读书,兴趣广泛,不仅爱看书,还爱画画等等。随后,他的祖父被判入狱,他的父亲病入膏肓,无法治愈。其父死后,家道中落,几经周折,远赴日本求学,学医治病。

鲁迅在日本留学的那些日子里,天天无所事事地学习。想到父亲曾受病魔之苦,痛不欲生,终因病而亡,鲁迅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治愈更多的人,使他们在疾病的折磨下,不再那么痛苦。

鲁迅早年曾以提高医术为目的到日本留学。此时此刻,他默默地提高医术,盼望将来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临危不乱的好医生。在看过一部电影之前,他并不知道国家真正需要什么!

本片讲述的是中俄战争中中国人被杀的情景,荒谬可笑的是,一些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不但毫无怜悯,还拍手叫好。

有一个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必将灭亡!”鲁迅听了这话,再也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勇气了,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错误。在这个阶段,中国人最需要的不是肉体的治愈,而是精神的拯救。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来治愈国人的心灵。

就像一把枪,它能惊醒世界;就像一把刀,它能刺穿敌人的心。作为近代中国的民族魂,鲁迅的精神对当时的大众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文坛,鲁迅先生无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甚至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版图上占有最大领土的作家”。

他的笔触如刀般锋利,令人叹为观止,就像他自己说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生活,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的笔下的文字总是冷峻、惆怅,可这一穿越炎凉的文字恰巧也敲敲了一个民族的心扉,追寻着民族的风骨。

同尖锐的文字世界不同,台上的鲁迅先生一向以慈祥、仁慈的形象示人,但这种亲和的育人态度似乎也不会影响他维持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惯。

可是,这样一个文学大家,年轻时第一次受他的弟弟周作人和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来北大讲学,却因为穿着补丁的衣服而引起哄堂大笑,一时成了笑料。

谁见过这么一位身穿蓝色布料长衫,腋下夹着布袋,右耳别着一支铅笔的“土教授”?鲁迅虽然是第一次当政演说家,但他还是不慌不乱地开口。

唯一遗憾的是,这个开口,更是让学生笑弯了腰,原来这套鲁迅的普通话夹着浓重的绍兴口音。好心人炸开了锅,有些人甚至直接扔出讲堂门口,根本就不想听这个“乡巴佬”讲课。

然而,年迈的鲁迅并没有因为第一次挫折而退缩,他不动声色地按着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开始演讲。不久,北大的学生就被这位有先见之明的老师征服了,他的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说得动情,句句铿锵,掷地有声。

其讲课风格不是一板一眼,也不是激情澎湃,口若悬河,而是将各式各样的知识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听,其观点总能颠覆传统认知,没有一句废话,字字珠玑。十几分钟过去了,教室里便鸦雀无声,学生们都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完全沉浸在鲁迅先生那旁征博引、精彩绝伦的讲稿中。

有一阵子,北大校园就流传着“土教授”的流言,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好奇和崇拜,使他每次上课都“坐得满满的”,教室和窗外都站得满满的。

鲁迅先生的不羁,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一个没有种族歧视、思想开放的成功学者。在求学时期,他的思想对鲁迅有很大的影响,“不修边幅”也许也是师从藤野先生的原因。意象随意,不影响学术思维的严谨。

那时鲁迅有弃医从文之意,见国人麻木不仁,他就想用笔代伐,震撼沉睡之人,召唤他们战斗的精神。

鲁迅思想十分丰富,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文学史上,其独特的思想在当时显得格外耀眼。《中国小说史略》和鲁迅所编《汉文学史大纲》,是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作品,这两部专著留给后世,为我国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指导,做出了巨大贡献。

鲁迅不但博学多才,讲学时轻松自如,课堂气氛活泼活跃,讲课时善于旁征博引。聆听鲁迅的教诲,总能感受到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忧虑。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是史无前例的最勇敢、忠诚和热情的民族英雄。从鲁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新文化的走向,这就是鲁迅新生活的走向。鲁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要眼见为实,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尽管鲁迅先生已逝,但他的精神正在萌芽,并将永远铭记于大众心中。

1 阅读:68
小鹏学长

小鹏学长

小鹏学长,传播正能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