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死,他也随之气绝身亡,乾隆怒斥:庸奴也敢被民间供奉?

修竹史册 2024-10-04 15:05:25

雍正驾崩的消息传来,李卫的心脏仿佛被猛然攥紧,瞬间失去了所有力气,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三天,这位曾经雷厉风行、铁腕治政的官员也随之气绝身亡。

乾隆得知后,冷冷地说道:“一介庸奴,竟敢托名立庙!”李卫的死因究竟是偶然,还是另有隐情?

李卫的光辉岁月

李卫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般的经历,他出身商贾之家,但却通过捐官走上了仕途。

李卫天资聪颖,却对枯燥乏味的八股文毫无兴趣,这在当时以科举为唯一晋升途径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堵死了仕途的大门。

然而,李卫的父亲深知这一点,为了让儿子能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决定利用家族的雄厚财力,为李卫捐了一个五品员外郎的官职。

这可不是小数目,当时一个五品员外郎的价码高达六千两白银,相当于今天的三百多万人民币。

李卫最初在官场上任职的是六部中相对清闲的职务,但他并没有沉溺于安逸的生活,他勤奋好学,认真钻研政务,展现出超强的行政能力和执行力。

康熙年间,国库空虚,税收短缺,贪污腐败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李卫凭借其敢做敢为的性格和办事风格,很快引起了雍正的注意。

他在担任云南盐驿道期间,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整顿盐政,严厉打击私盐贩卖,触碰了许多权贵的利益,却也赢得了普通百姓的赞誉。

为了显示改革的决心和对贪官污吏的打击,李卫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揭发亲王们的贪腐罪行,有一次甚至将某亲王多收的“平仓费”堂而皇之地标记为“王爷的私下收入”。

这一举动不仅让王爷无地自容,也让雍正对李卫刮目相看,正是在雍正的提拔和信任下,李卫的仕途犹如火箭般蹿升。

在浙江任职期间,李卫不仅力主严格执行盐政,杜绝走私,还大力推行赈灾济贫,深得民心,老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自发为他在西湖花神庙中建造神位,供奉他和他的妻妾。

要知道古代盐政是国家财政的命脉,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李卫通过整顿盐政,提高了税收,为国库充实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严厉打击了贪官污吏,这都需要极大的魄力和智慧。

然而,在李卫的“硬骨头”性格背后,也埋下了与朝中权贵关系紧张的种子,甚至让一些大臣认为他过于高调和专横。

李卫的事迹极大地增强了他在朝中的威信,雍正更是对他宠爱有加,赐予他大量封号和官位。

但正如他在权力场上大放异彩一样,雍正驾崩后,乾隆的即位也为李卫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转折。

乾隆继位初期,仍旧重用李卫,但接下来的政治风向却发生了变化,种种迹象显示李卫感受到了来自新皇的压力。

乾隆对李卫的态度转变

乾隆继位之初,依旧任用着父亲雍正朝的重臣,别看李卫出身商贾之家,但其胆识和魄力早已为他赢得了雍正和乾隆两朝的重用。

乾隆初期,皇上不仅赏赐李卫四团龙补服,还褒奖其政绩,但时光一晃,乾隆对李卫的态度开始微妙地变化。

这与李卫在官场中的地位和言行有直接关联,李卫始终以雷厉风行、肝胆照人的姿态处理政务,这种不畏强权的作风,使他无形中成为许多朝臣眼中的“硬骨头”。

这让皇上逐渐对他的这种不畏强权和过于直言感到不满,李卫敏锐地察觉了乾隆态度上的变化,他开始变得愈发谨慎,害怕触怒新帝。

但谨小慎微并未改变乾隆的心态,反而让乾隆对李卫更加不信任,怀疑其对自己的忠诚度。

李卫曾在晚年多次恳请辞职,归隐田园,但乾隆一直未批准,允许其继续“发光发热”,只是李卫并没有熬多久就在乾隆三年病重去世了。

乾隆特意派御医看望,并亲赐谥号“敏达”,厚葬李卫,似乎已将往事一笔勾销,然而,李卫死后的风波并未就此止息。

正当人们以为乾隆对李卫的态度已缓和时,乾隆却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在一次南巡途中,乾隆游览杭州西湖,享受湖光山色,心情正好时,移步一座花神庙参观。

突然,庙中的一座塑像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居然是李卫及其妻妾的塑像!

听随从解释后,乾隆龙颜大怒,立即下令捣毁这些塑像,指责李卫“任性娇纵,非公正纯臣”,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李卫生前虽然得百姓爱戴,但乾隆决不能容忍一个臣子在民间被供奉,他认为这是对皇权的挑衅。

乾隆对李卫的这种态度转变,既有当年李卫在朝中过于高调的历史缘由,也有乾隆个人对李卫权力的警惕。

乾隆认为,封建礼仪中,臣子受民间供奉是一种僭越,这是对皇权的一种无形挑战,使他难以接受。

此后,乾隆下令抹去李卫的种种荣誉,大肆宣扬其“庸奴”之流,企图彻底消弭李卫影响。

然而,世人却未能忘记这位敢于碰触盐政、敢于揭发贪腐的直臣,他的事迹在民间久久流传,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李卫的遗产和乾隆的后悔

李卫死后的这些年里,即便乾隆在位,也无法立刻对百姓的信仰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只是在封建社会中,只有皇帝享有被民间供奉的资历。

臣民供奉功臣的行为在乾隆看来,就是一种对皇权的忤逆和挑战,乾隆毫不犹豫地下令捣毁了这些塑像。

李卫的塑像被捣毁,乾隆还不忘解释原因:“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这一通指责正是为了彻底抹黑李卫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意在削弱他对民间的持续影响。

尽管乾隆帝花费大量精力对李卫进行贬斥和抹黑,但李卫在民间的传奇故事依然流传,李卫不仅治理盐务严厉打击私盐,还在任内积极赈灾救济,这些事迹深得人心。

在不少地方民间,李卫被视为正义的化身,颇有几分神化的意味,李卫的事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地方治理文化,还在后世的许多传记和市井故事中被广为传颂。

事实上,李卫在清朝政治上的影响力和他的政治智慧,甚至成为了后来官员们效仿的榜样。

他没有依靠显赫的家世,而是通过自己的才智和胆识,从一个商贾之家走向仕途巅峰,这也是许多底层官员的精神动力源泉。

乾隆虽大力打压李卫,但他在地方治理上的政绩和他为民众做的实事,仍然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一代贤官的象征。

参考来源:

《清史稿·李卫传》:世宗即位,授直隶驿传道,未赴,改云南盐驿道。

《清史稿·李卫传》:雍正二年,就迁布政使,命仍管盐务。

《新浪网》:雍正心腹李卫死去多年后,被发现藏身小庙,乾隆:烧掉

《热点新闻》:雍正去世之后 乾隆是怎么对待李卫的

1 阅读:119

修竹史册

简介:漫游历史殿堂,纵享文娱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