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A股当前机构占比不足20%,长线资金发展仍不成熟,与海外发达市场差距仍较大,以美股为例,当前的机构占比接近60%。参考美股的经验,其机构占比提升最快的时期为上世纪80年代前后,从1970年的20%快速提升至2000年的63%,这一时期主要驱动力就是美国养老金积极入市。从政策来看,美国推出IRA和401K账户通过税收递延优惠大力推动了美国养老金的发展。从运作来看,美国养老金实行高度市场化运维,管理人以长期投资为目标,收费低廉,模式简单。具体到国内,建议我国也应尽快发展养老金第二、第三支柱,同时配套完善养老金权益投资考核和规范。
这是今天一家知名私募接受采访发表的一些见解;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糟糕的市场信心;看了之后,大家可能跟我一样;都觉得这是老调丛谈,毫无新意了。
机构=耐心资本吗?
一些机构说A股散户平均持股期限为39.1天,机构投资者长达190.3天;多数散户年换手率可以高到7-10倍,公募的年换手率才有3-5倍。
照这么说,确实啊;散户拿不住股票;机构相对好些。
但是,可但是,这里,A股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T+1向量打板族;这是世界绝大多数股市没有的东西;这种疯狂炒小炒垃圾的行为,是世界绝无仅有的。
其寄生于T+1制度上,形成了广泛的A股过度投机的现象。其本质就是一种赌博。
抛除T+1向量打板炒妖股的高换手率;日换手率都超过5%-7%,你会发现A股散户的实际持股时间,不是那么短;毕竟经过伪价值投资宣传和A股长期的不堪;实际散户持有股票时间和机构时间相近。
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那些所谓基金啊,什么什么的,宣传的机构万能论;实际,挺不堪吧?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个机构万能论,是打2020年中开始的;实际相当多的牛散成为基金经理时,他们的本质也是散户;只不过是规模做大了,然后游击队转成正规军了。
A股的基金机构化,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良方。这在2022年和2023年年末已经证伪了。
2022年和2023年的汹涌砸盘;实际基金化的机构,成了下跌的主要砸盘力量。
相反,在2023和当前,堵枪口,顶住A股下跌的核心力量,不是国家队,而是广大的散户。
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哈哈。
实际基金化尤其是没有封闭期的基金,开放式的ETF还是可以随时赎回的基金;其资金的使用都是由出资者决定的。大众投资者聚集到一堆儿,最后证明,也是堆一堆的一群散户而已。
其所谓稳定市场的作用非常有限。
其破坏性,并不比散户低,甚至远高于(因为有组织、有规模的集中出货杀伤力和共振力更强)
所以,所谓的基金机构化,不是A股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养成的核心。
基金机构化,只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而不能成为绝对。
那绝对的是什么?
绝对的长期资金的机构,我们如何测写?
管理人能够控制住资金进出的;能够完全掌握买卖和持有时间的;规模要较大的;
那这一侧写,我们就清楚了;基金算不上这种核心长期资金。
谁是?
对号入座。
那就是主权基金、企业长期年金、市场稳定基金、海外主权基金、国内指数基金、海外指数基金、大型本国公民长期持有投资者、企业中大型股东。
对号入座,你会发现,就这8种,是属于长期资本的。
剩下的,都别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都是有期限的,来中短期图利的。
尤其是基金,你长期给基金投资者不能带来利益我看看?早就把你赎回了。
所以,要清楚的明白;别一天胡咧咧反对短期,反对这,反对那;实际,能够看到的,绝大多数的资金,都是中短期资金;包括那些胡咧咧的基金们。
都是禽兽,画了个皮,就变人了?
哈哈,那不能够。
所以,光明正大的发展A股流动性;有序的壮大耐心资本;那的国家有钱啊;海外投资者愿意进来啊;长期不长期的;先不要忙着贴标签;
先把市场活跃起来,才是正道。
限制极端投机,限制极端散户投机化,简单。把散户基金化简单;取消T+1,向量打板炒妖股不灵了,自然过度赌博就消散了。资金就会去找新的渠道了。T+0在A股是限制过度投机的良方;这点是过去95年极度糟糕的矫枉过正导致的结果。
所以,对于什么是长期资金,什么是机构化;我们应该有个细致的辨别;最起码不能像2020年那时候的蒙昧和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