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让读书“入藏”

知识本色 2024-09-14 16:31:12

老一辈经常会说,记不住,是因为你没有让记的内容“入藏”。

藏,就是藏识,第八阿赖耶识。

说得通俗一点,入藏,就是入脑,将内容记到意识深处,而不是停留在大脑表层。

“入藏”的表现,就是能将学到的内容融会贯通,而不是生搬硬套。

我读了很多有关记忆的书籍,发现纯技巧的记忆并不能解决“入藏”的问题。

学习只能老老实实来,想走捷径几乎不可能。

除非,将来科技发达了,人机合一。

但问题是,那个也不能开发人类的智慧,充其量只是知识搬运工。

所以,开发大脑,提高学习能力的事,还得人类自己来。

反复诵读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方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文字的节奏和韵律会逐渐渗透进孩子的意识深处。

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原有的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得以巩固,像滚雪球那样。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机械的重复,而是带着理解和思考的诵读。

有人反对这种做法,认为智能时代,搜索引擎加AI智能,唾手可得知识。

殊不知,这正像揉面团一样,历久越见劲道。

大脑就是这样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语言系统的。

操作建议:

每天用个10分钟,20分钟,让孩子读一读经典文学,不知不觉中让经典内容入脑。

无意的刺激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也许是一次偶然的参观,也许是生活中的某个瞬间,与书中的知识产生了奇妙的连接,让孩子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也许是某人的一句话,也许是广播里的一个不经意地声音,也能形成难以忘怀的记忆。

这种无意的刺激,就像是在孩子的记忆长河中投入了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他们的知识之路。

这些记忆都会在不经意之间被唤醒,被运用。

不要害怕记不住,可以这么说,凡是大脑经历过的,都会在。

操作建议:

看书也好,听故事也罢,还可能是参观旅游,尽可能地参加各种活动,利用看、听、闻、尝、触等五觉让孩子多长见识,能让学习内容产生更大的连接。

海马体记忆。

海马体在记忆的形成和存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岁之前,孩子的海马体处于活跃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记忆效果最佳。

因此,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海马体记忆,睡前记忆,醒后复盘。

有人极力推荐这种方法,如果觉得认同的话,不妨一试。

坚持才是王道。

操作建议:

每天睡前15分钟,复习背诵或预习第二天内容。第二天早上醒来,脑中“放电影”回顾。

定位桩记忆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熟悉的场景、物品或顺序建立联系,孩子们能够更轻松地记住大量的信息。

比如,将历史事件与家里的房间顺序对应,将单词与校园的不同角落关联。

最有名的是古代外国人利玛窦用来记忆汉语的《记忆宫殿》,用上能过目不忘,也是基于定位桩。

操作建议:

将难记住的学习内容和身边熟悉的事物产生关联,比如“憧憬”和“头发”产生关联。

一看到“头发”就会回忆起“憧憬”这个词。

上面的这些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不能生搬硬套。

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

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特别是,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的方式是要不得的。

这种方法不仅让孩子感到痛苦,而且难以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

真正的读书入脑,还是让孩子排除杂念,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老老实实地想,自然而然地“入藏”。

0 阅读:0

知识本色

简介:知识无非三调:调身、调息、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