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容易,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说起来这个世界上是越来越好,物质昌盛,科技发达,但仍然有很多人活得很痛苦,不管有钱没钱,大家各有各的烦恼和忧愁。
不信你去大街上转一转,看一看,你可曾见到一个真正无忧无虑的成年人?
无论是少年还是中年或老年,大家都好像是在苦海沉浮,身不由己,随波逐流,要么是为了金钱,要么是为了欲望,各种的求而不得。
辛辛苦苦一辈子,忙忙碌碌大半生,回头再看,究竟图个啥呢?
人生究竟要怎么过?朱熹用两首词给出了答案,他确实活明白了
提到朱熹,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儒家的老古板,“存天理、灭人欲”听起来就让人讨厌,但如果真的了解了这个人的思想就会知道,他其实是古今的第一流人物。
作为朱熹的好友,辛弃疾是知己,“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朱熹担得起这样的评价。同孔子、孟子并列为朱子,圣贤中人都是有趣的。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这是朱熹的《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意思是说富贵贫贱都是表象,世事无常,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成功背后有风险,失败背后有机遇,这个道理看看李斯临刑谓其子"欲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不可得的故事就知道了。
还有陆机被杀前哀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的例子,他们终究是不如功成身退后化名"鸱夷子皮"隐遁江湖的范蠡。
相比王图霸业,“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才是人生的享受,除此之外多是虚妄。朱熹最后是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想法,想要超脱世俗。
看破红尘容易,要想超脱世俗难!
我们看《红楼梦》里的贾雨村,他那样的世俗心肠都有看破红尘的时候,但到底如何呢?依然是在红尘打滚,做了个利欲熏心的名利之徒。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这是朱熹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长记与君别》。
天子之居有门九重,“九重城”的意思是说皇帝所在的都城,朱熹在皇城跟朋友分别,回到家乡后难免惆怅。能够一起寒潭泛舟,醉看空明水色,不禁相视一笑,无需多言。
尘世喧嚣如何避开呢?江天如此美妙,岂肯用浮名虚利去换?不过说到买山归隐的愿望,恐怕需要炼得金丹方才能实现了。
跳出五行外,不在红尘中,需要极高的修为!
所谓金丹,是引用了道家修炼的概念,意思是人生的彻底超脱需要修为。
这其实是古今高人的要旨,为什么说“修身为本”,就是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修行,不能虚度。
要知道人身难得,生命宝贵,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喝玩乐,有人说人生毫无意义,于是可以随波逐流,恣意妄为,这是不对的。
有生就有死,人生苦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悲剧屡屡上演,由不得人不警惕。虽然说人生如梦,可我们不能真的醉生梦死啊。
而“炼丹”不能急躁,快不得,不是说随便想一想就“顿悟”了,修炼需要时间和长久的用心,丹难成而易坏,所以人要懂得克己复礼,吾日三省吾身。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陆游在某天夜里有所感悟,于是写了一首《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他用了六十多年才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一般人如果没有深厚的苦心造诣,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在任何领域,要达成宗师之境地,都需要超凡脱俗才行。为此,就有个“脱胎换骨”的转变。
不管你怎么聪明,自视甚高,或自命不凡,你都需要有点点滴滴的修炼和积累,唯有专心致志,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神凝之圣,积习而成。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所谓苦其心志,动心忍性,没有艰难困苦的修炼,就没有“金丹换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