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今日军迷圈子的一张据说是西飞在2012年发布的论文截图,引起了我的注意。上边清楚的写着,咱们下一代的大型战略轰炸机,可以在“兄弟所”预研中的某一代战斗机方案基础上,进行整体放大。
并采用左右各布置三台涡扇15的方式,换来接近百吨的空重,140吨的载油量,25吨的载弹量,空中超音速航程数据达到9500到11000公里。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想这就是早期轰20的设计方案了。
但至于为何到现在这十三年的时间里,西飞都没将轰20给打造出来,就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了。今天咱们结合这张论文截图,来聊一聊国产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战斗能力。
二、西飞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论文解读
我在看到这张论文后,第一时间就在知网上进行检索,但不管怎么查找,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论文。所以这里要提前说一声,论文的真实性存疑,咱们只是依据这张论文截图上的内容,对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做一些畅想。如果猜测的内容跟最终诞生的轰20性能相吻合,那纯属巧合哈。
据这张论文截图的发布者称,这篇论文2012年就对外发布了。也就是说西飞十多年前就开展了轰20的相关研究,并且是在“兄弟所”研制的下一代战斗机方案的基础上做研究。
这个“兄弟所”的真实身份,在论文当中有特别指出,是2009年北京新一代战斗机技术发展研讨会上“6XX”所的概念方案数据。但沈飞601所与成飞611所都是6开头,所以没办法依据这个就确定“兄弟所”究竟是哪个。
但如果结合论文当中给出的轰20插图,就可以敲定这个“兄弟所”是成飞611所,那银杏叶的外观特征简直不要太明显,跟前段时间首飞了的成飞六代机一模一样。
从这一点来看,咱们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方向基本算是敲定了,也就是强调隐身以及超音速巡航的穿透式轰炸机。
三、轰20为何会是一款穿透型轰炸机
论文中给出一个观点,那些只注重隐身能力的轰炸机,目前很难有绝对的把握,穿透敌人的防空拦截网络。即便是无脑强化隐身,那也难逃被发现的命运,在敌人超音速巡航战斗机的拦截下,成功逃走的概率非常低。
尤其是我们的假想敌在大洋彼岸,下一代战略隐轰需要跋山涉水远赴海外执行打击任务,那么回程途中必然会遭到敌人的拦截,如何让战略轰炸机在任务完成后安全返航,就成了必须要考虑的安全问题。
不过在西飞看来,我国北边的巨熊俄罗斯,所拥有的图160超音速轰炸机,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也就是超音速巡航。
要知道图160开启加力推力后的飞行速度,就连F35都追不上。所以如果我们轰20具备最高1.8到2马赫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那么其就可以在强敌的F22赶来拦截时,利用比F22更快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快速拉开与敌机之间的距离,大幅降低F22或者低空导弹的拦截成功率。
正好“兄弟所”研制的下一代战斗机构型为无尾飞翼式布局,这种布局的飞行阻力较低,有利于提高飞机的巡航速度,并且对发动机的推力数据要求没有那么变态,油耗量相对也较低。
其次就是飞翼式布局的翼负荷低,有利于做持续的高机动动作,机翼翼身空间大,可装载更多燃油,同时雷达散射截面积更小,更有利于隐蔽身形。
此外还能利用发动机舱两侧的斜面,提供航向稳定性,在降低重量的情况下,飞行品质依然能够得到保证。
四、轰20的部分作战性能
西飞一看这平台不正是梦寐以求的既可以超音速巡航还能保持极高隐身性能的气动布局吗,于是乎直接拿过来,在原本机体大小的基础上做整体的放大,并在机身中轴线的两侧,分别安装了三台涡扇15航发。
这些航发加起来的总推力接近100吨,跟图160接近98吨的推力基本相当,但是在超音速巡航速度上,咱们轰20应该会比图160做到更高的飞行速度。
此外西飞对涡扇15做了研究,发现其直径仅1.1米左右,与扁平的无尾飞翼式布局较为契合。
此外六台航发,可以让轰20在一台航发故障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93.3%的动力,这一点比起只有4台航发的轰炸机来说,有非常大的提升。如果四台航发的轰炸机有一台航发出现故障,那么它的动力会损失25%以上,飞行速度衰减的会非常严重。
如果从这点来看的话,咱们之前猜测成飞的三台航发,大概率会是三台涡扇10,后续等涡扇15成熟后,全都换装涡扇15的猜想,也有了一定的依据。
另一方面就是轰20到现在都不出现,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涡扇15尚不成熟,还没有达到批量生产的标准所导致的。
你想想一台轰20都需要六台涡扇15,再加上歼20、成飞六代机,沈飞六代机,都在等着涡扇15上机,那么涡扇15的产能要达到怎样的水准,才能快速填上这个缺口呢?
除去航发问题,就是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轰20回炉重造的消息。这一消息在我看到西飞论文之前,还觉得有一定的道路,但是现在嘛,我觉得回炉重造的可能性并不大。
以成飞六代机为基础,研究出的搭载了六台航发,非常注重隐身与超音速突防的轰20。不管是上万公里的航程,还是25吨的载弹量,都预示着它的作战性能,哪怕放在2030年都不过时。
而制造技术、材料技术等等,我认为以现如今的航空工业实力,完全不会拖轰20的后退,所以最大的拖慢轰20进度的因素可能就是航发了。
不过涡扇15作为中国航发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打造的稍慢一些也说得过去,其身上背负着无数人的期望。
之前中国航空学会上,官方首次认可了涡扇15在多个关键指标上,都超越了F22所使用的F119航发,这意味着歼20如果使用上涡扇15的话,他跟F22之间将不再是势均力敌的关系,而是彻底碾压的关系。
这样一款强劲的航发,军工足足塞了六台到轰20的体内,我已经不敢想象,轰20的超音速性能有多出色了。
另外涡扇15也并非国产航发的极限,早在2018年的6月份,咱们《中国科技奖励》期刊上,就发表过一篇讲述中国已经完成变循环发动机ACE技术验证机测试工作的文章。里边有提到说大概在2023年到2026年,咱们就会完成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五、总结
简单点来说就是2024年同时首飞的南北六代机,只是中国军武技术井喷的开端,2025年以及2026年,才是咱们军武技术爆发的巅峰时期,军迷们将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新型技术问世。
在诸多先进技术的加持下,轰20不断提高的性能指标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咱们这些军迷耐心等待即可,轰20一定不会让我们大家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