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超级网红”杀入山西,能否复刻排队神话?

红餐网 2025-02-18 09:20:54

文和友再开新店,这次能成吗?

时隔4年,文和友又开了一家新店。

1月底,文和友太原首店——钟楼街1990(文和友商管出品)开启试营业,这也是文和友继广州、深圳后在省外开的第三家店。

作为现象级餐饮品牌之一,文和友以“文化+餐饮”出圈,时至今日,长沙文和友依旧是当地热门的打卡地之一,每到节假日日均客流上万。但在长沙以外,文和友没能复刻这样的火爆。

2020、2021年,广州文和友和深圳文和友相继开业,曾创下过单日取号数上千的纪录,但却都在开业一年甚至几个月后遭遇人气下滑、商家撤场的窘况。大众点评显示,目前广州文和友已经“暂停营业”,深圳文和友仅剩11家门店营业。

新开的文和友太原店,消费者会买单吗?

近7000平大店,“换汤不换药”

霓虹灯牌、老式录音机、复古街机游戏……文和友在太原打造的这家“钟楼街1990”,延续了一贯的怀旧风格。

据太原日报报道,钟楼街1990总建筑面积6966平方米,复刻了老太原柳巷、钟楼街、副食品市场、常青菜市场等当地90年代经典生活场景,从商铺、店招、灯光、打卡场景等都力求还原年代感。

“我是初5晚上去的,8点多的时候人多,有一些店看着是装修好了,但是还没开业。”太原本地人佳佳(化名)告诉红餐网,钟楼街1990有4层楼,一楼是小吃街,还原街巷大排档的风格,有炸鸡、饮品、糕点等小商铺;二楼除了小吃店铺,还还原了90年代的休闲娱乐场所,比如游戏厅、婚姻登记处、台球厅等,顾客可以打卡拍照;

三楼、四楼的餐厅以湘菜正餐为主,四楼主要是商务包间。一些经典热门湘菜,比如辣椒炒肉、小龙虾、臭豆腐等等都可以在此品尝到。

钟楼街1990负责人在接受太原日报采访时表示,楼内引入了全国各地特色小吃近百种,以湖南菜和小龙虾为主打,食材与长沙文和友使用同一供应链,保证口味正宗。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据红餐网了解,钟楼街1990所处的钟楼街是太原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聚集着大量的本地美食和大众连锁品牌,诸如星巴克、麻六记、南京大牌档等。

佳佳表示,目前钟楼街1990的长沙美食明显偏多,也有一定差异化。“钟楼街外面基本都是正餐饭店,除了食品街的小吃比较集中。不过文和友的功能更综合,那些到处都有的鱿鱼、肉串等小吃店占比不大,不影响观感。”佳佳说道。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也有不少消费者认为,钟楼街1990的特色美食比不上它的造景。

“有话题性也适合拍照打卡,复古细节做得很到位,但游客还是逛街的多,溜一圈就走了,也没怎么吃。”2月11日,麦子(化名)才去逛了钟楼街1990,在她看来,增加特色消费很重要,毕竟整个钟楼街商圈最不缺的就是餐饮店。

还有网友评价:“现在的长沙美食不够有特色,都没有茶颜悦色、费大厨这些网红品牌。”“怀旧可以逛逛,饭不用非在里面吃,特色美食不多。”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多名太原消费者表示,钟楼街1990还没完全装修好,很多商户陆续入驻中。麦子表示,“一楼还有一些地方在装修,部分商铺没有入驻商家,感觉开放进度70%,逛下来显得有点空。”但即便如此,目前来打卡的消费者也不少。

广、深两店不达预期,太原店能成吗?

作为行业内现象级的品牌,开业5年,长沙文和友仍然保持着可观的人流量。据长沙观察报道,长沙文和友从今年元旦到春节前夕,日均接待顾客两三万人次。

但与长沙门店相比,广州、深圳的文和友则是另一番景象。

近日,广州文和友内最后一家店也关门了。大众点评显示,目前广州文和友已“暂停营业”。红餐网联系该商户了解到,目前广州文和友暂不营业,对于后续是否会有调整和重新开业,该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更多信息可以透露。

去年12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的一纸公告表示,广州文和友所在建筑的改造申请已经获得规划许可,改造完成后,广州文和友或将不见踪影。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截图

深圳文和友的人气也有所下滑,入驻商户减少。公开信息显示,深圳文和友2021年刚开业时,入驻的商户有上百家。

深圳文和友“复活”,“长沙模型”才是正解?

据了解,如今深圳文和友还在营业的餐饮店仅剩十多家。

“杨裕兴去年年中就关门了,现在里面更冷清了,很多人都是冲着笨罗卜去的。”深圳打工人小何(化名)前几天去了一趟文和友发现,很多长沙美食店已经关了,整栋楼只有3楼的笨罗卜和新开的一家江西菜人气比较高。

深圳文和友,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整体来看,走出长沙后,文和友模式似乎就“失效”了。

从商业模式来看,文和友就像升级版的美食广场,打造了一个融合了餐饮、文化、社交的综合体验场所,其主要的盈利方式分为2种,一是不收商户的租金、物业费等,通过店铺收益分成,另一种则是收取一定的租金和物业费。

长沙文和友通过营造长沙特色的文化,抓住了旅游打卡和餐饮文化消费市场;但在长沙以外,文和友弱化了长沙文化的打造,转而采取“在地化策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营造怀旧氛围,招募当地的特色美食入驻,像深圳文和友曾改名为“老街蚝市场”,广州文和友的餐饮曾改为“海鲜主题”。

从这几年广州、深圳文和友的发展来看,在地化策略难以真正触及当地人的记忆与情怀,又丢失了其作为长沙餐饮文化代表的稀缺性,吸引力大打折扣。

文和友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23年底,深圳文和友的商户大批量换成了长沙的特色餐饮店,比如笨罗卜、杨裕兴等。此举确实帮助文和友吸引了新的一波客流,但也埋下了隐患,一旦这些网红连锁店在深圳铺开,文和友的人气便会再次受影响。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更重要的是,文和友模式重造景、重体验,租金、装修、运营等成本必然也十分高昂。

公开报道显示,长沙文和友和深圳文和友的面积都达到了2万平米,而广州文和友的面积大约在5000平米,刚开的钟楼街1990面积也近7000平米。据界面新闻报道,以长沙海信广场的文和友为例,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门店年租金是300万元。

如此重的模式,一旦没有高客流支撑,很难保持良好的盈利。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李金枝;编辑:方圆。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