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震震感传得远,是因为凌晨被惊醒?或与华北平原土层厚有关

扬菲看科技 2023-08-07 13:11:03

8月6日凌晨,山东省德州市的平原县发生了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由于震级超过了5级,属于破坏性地震,震源深度又比较浅,所以给当地造成了一定损失,倒塌房屋达上百处,还有21人受伤,还导致京沪高铁多趟列车停运。还好这次的震级不是特别高,否则如果在人口极为稠密的华北平原中心地带发生一场大地震,那损失就大了。

不过对于山东这场地震,人们关注的焦点却很特别:这次的震感传得特别远,几百公里外的北京都很明显。不少人在睡梦中被震醒,距离震中比较近的地方,人们纷纷跑出楼房躲避。而网络上关于震感的留言也非常多,大量的人都感受到了这次地震。

按说一场震级不算特别高的地震,影响的地区应该也不会特别大,为什么一场5.5级地震却震撼了几乎整个华北平原呢?

据环球网采访的专家的说法,周边甚至稍远距离的人有明显震感,主要是与地震发生在凌晨有关,“大部分人都处于睡眠状态,如果不是深度睡眠,人被摇醒之后感觉会更明显。如果发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工作,可能就不一定会感觉到”。

权威媒体请来的专家,水平一定很权威,但对于这个说法,很多网友都表达了不同意见,人马君也不是很苟同,因为与人们的常识有些不符!地震在凌晨发生时,由于夜深人静,震动和声响确实会比白天更明显,这是毋庸质疑的,然而这应该不是震感传得远的主要因素。

因为该说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得醒着,或者是睡眠比较浅,易被轻微的震动所惊醒。而地震发生在8月6日凌晨2点33分,这个时间正是绝大部分人都在熟睡的时刻,相信此时还没睡觉的人非常少。

当然不排除有相当多的人睡眠浅,但总不会占到大多数吧。从网友的评论中也能看出,还有非常多的人由于睡得香,根本就没察觉到地震!所以这位专家的说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不应判定为震感传得远的主要原因。

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得从地震波的传播机理上去考虑。地震发生之后,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当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就会引起地面物体的纵向和横向振动,造成破坏,并且被人们感受到。

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三种,其中面波是纵波和横波到达地面后形成的混合波,所以地震刚发生后的能量是以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向四周传播的。纵波会引起地面的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而横波则会引起水平晃动,破坏性较强。

这两种地震波都是机械波,但传播速度不太一样。纵波的传播速度能达到每秒5~7公里,与弹道导弹速度相当,而横波要慢一些,约每秒3~4公里。所以一般都是纵波先到,然后才是横波。

但它们的速度当然无法与每秒30万公里的电磁波相比,利用这一特点,我国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后马上通过电磁波发出预警信号,给出地震波到达本地的时间,这就是很多人手机上收到地震倒计时的原因。

既然地震波要通过地层来传播,就肯定会受到地层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引发反射、透射、折射等作用。如果地层中有断层,在复杂的作用之下,肯定会迟滞地震波的传播,减少传播距离。而这次地震恰恰发生在华北平原的板块内部,整个华北平原地下的断层相对比较少,地震波得以畅通无阻,所以就传得远。

而华北平原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土层厚!华北平原的地势平缓,由黄河、海河、淮河等多条河流冲积而成。在长达亿万年的冲积作用下,华北平原的土层非常厚,大部分地区达到了700~1500米,个别地方由于地壳下陷,土层深度竟然达到了5000米。

相比之下,成都平原的土层厚度只有约200米左右。因此,华北平原覆盖着一层巨厚的土,当地震在地下10公里处发生后,地震波在到达地表之前要经过厚厚的土层。而与坚硬的岩层相比,土层恰恰会对地震波产生放大作用。而这很可能是山东地震震感传得远的主要原因。

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先例。就在2022年9月17日的台湾地震时,远在上海的高层建筑都出现了明显震感。要知道上海离震中有900公里之遥,这么远的距离都能产生明显震感,原因就是上海的地下有280米深的软土,对特定频率范围的地震波产生了很强的放大作用,并且这部分地震波又与高楼的固有频率接近,激发了共振,所以才产生了较强震感。

现在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的核心地带,这里的土层远比上海更厚,震感传播得更远也就在情理之中。另外震中位于德州市的平原县,周围地区的人口非常密集,即使只有一部分人能感受到地震,算下来的总数也是非常大的,这也在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心理上的震感。大家觉得以上分析的有没有道理呢?

0 阅读:134
评论列表
  • 2023-08-07 14:01

    地下龙脉断了

    环衬 回复:
    龙翻身

扬菲看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