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中的空海大师,少年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走上出家之路的?

是远行客呀 2023-03-16 09:18:48

我最近对于日本所传的唐密产生了一些兴趣,然后带着一种好奇心,开始了解日本的佛教史等等。当然,要想了解这些,空海大师的传记是避不开的。就先写一写空海大师的一些事迹吧!

空海大师的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会相对陌生,他并没有像鸠摩罗什、玄奘、六祖慧能、鉴真这些名字一样如雷贯耳,历史对他也没有太多的记载。要了解他,那就先配一张图:

这张图是一个雕塑,这个雕塑现在在西安青龙寺,惠果空海纪念堂前的院落中。坐在高座传法的是唐密真言宗的七祖——惠果阿阇梨,坐在下座接法的便是日本真言宗开创者——空海大师。这就是空海大师在佛教史上的一个定位。知道这个定位之后,也许才会有兴趣去了解他一生的事迹。

在日本流传着很多关于空海大师神话般的事迹,但很多故事都只是在文艺作品中,且出现的年代很晚。而比较可靠的记载又非常简单。所以空海大师的一生显得是如此扑朔迷离。

一、诞生

空海大师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在历史上却连准确的出生年月都没有。其实这也不奇怪,即便非常重视历史,也不可能将每一个历史人物的出生年月搞清,更何况空海大师的早年非常的低调,搞不清楚也是正常。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摸索一下。

在弘仁三年(812年),最澄大师给一名叫泰范的僧人写过一封信,信中说“空海生年四十”。从这句话来看,空海大师应该是出生在宝龟四年(773年)。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空海大师的出生时间是宝龟五年(774年)的六月十五日。但这种说法也是存疑的,因为这个天刚好是大译师不空三藏的圆寂日,后人有意将空海大师出生年推迟,给后人造成“不空三藏转世”的暗示也是不无可能,所以我本人对这一说法存疑。

所以空海大师的出生日期是很难确定的,而后人也并没有深入探索,因为这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他有着更为吸引人的传奇事迹。

佛教史上的很多大师,往往都有着很不平常的家世。他们就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敏锐的洞察到世间百态。

空海大师的外舅是桓武天皇的皇子伊予亲王的侍讲,大师十二岁时便跟随自己的外舅学习经史子集。他的外舅算是他的启蒙老师了。十五岁,空海来到了京城(应该是指奈良)。十八岁,进入大学(当时的国家最高学府)开始勤奋的学习,入的是“明经科”,主要学习汉文典籍。儒家的那些《诗》《书》《礼》《易》《春秋》肯定也都是要学习的内容。大师在《三教指归》中,回忆自己当时大学生活时,写道“拉雪蚕于犹怠,怒绳锥之不勤。”的话语。可见当时刻苦程度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而空海大师后来卓越的文学素养,以及各项知性的文化活动,和他这个阶段接受的教育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二、出家

如果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在这样一条人生的道路上非常顺利,功成名就指日可在时,又有多少人会倾心于佛教呢?也许是宿世的因缘,空海在这个时候,遇到了一位出家人,这位出家人给空海传授了一个“虚空藏闻持法”。是善无畏大师翻译的一个修法。若依此法门,以虚空藏菩萨为本尊,修习几种仪轨,并将真言念诵一百万遍,便可以记住一切教法的文义。那么这位传法的出家人到底是谁呢?历史没记载!

自此之后的记载中,再也没有提到大学的事情,也许是宿世的慧根,大学中哪些儒道经典,已经很难满足他的需求,是否毕业也不得而知。空海大师得法之后,开始游历世间,观察人间的百态,这段时间里,他看洞察到了世间种种的惑业苦。厌倦了世俗的生活,二十二岁,在东大寺受具足戒,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比丘僧。

在二十四岁的那一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三教指归》,在文中论述了儒释道三教思想做了判摄,也算是他的一部出家宣言书吧!

三、《三教指归》

空海大师在二十四岁这一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三教指归》。这部书主要讲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差异。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名为“龟毛先生论”,主要讲述儒家的一些思想。卷中为“虚亡隐士论”,采用对话的方式论述道家思想。卷下为“假名乞儿论”,论述佛教的思想。我们可以在这一部书中,看出空海大师在这个年龄中,对于三教思想的了解,以及思维抉择的过程。

由于我自己,在接触佛法之前,对于儒家和道家的典籍也粗略的学习过,也背诵过很多国学的典籍。但后来接触佛法后,这些典籍对我却没有了任何吸引力。看到空海大师这个时期思想的转型,似乎有了一些共鸣!《般若经》中说:“是诸天众,业报光明,以佛身神力光明故,皆不复现”。这些世间善书,与佛陀的智慧相比,就如同灯光在日光下显得如此不值一提。

佛陀的境界,是法界的至高点。但是由于众生的业报与希求不同,所以也安立种种不同的教法。对于大多数的众生来说,认识不到生死的过患,只想着能够生活的好一点,对此,佛陀为他们讲述人天乘的教法,使他们获得生活上的圆满。对于想迅速解脱烦恼的人,佛陀安立声闻乘的教法,使他们获得一切智的寂灭。对于悲悯众生的人,佛陀安立菩萨乘的教法,使他们获得道相智来饶益众生。对于真正想了解法界实相的菩萨,佛陀安立金刚乘的教法,使他们获得一切相智来宣说种种法蕴。可见佛陀完全是根据众生不同的需求,来安立不同的教法。在这样的教法中,只有真理的展现,而没有任何宗教之分。

现在的中国,有儒家、道家、基督教、印度教等等这些世间的宗教,其实都能够达到人天乘教法的目的。这部分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所共同的。如果一个人他的需求仅仅如此,不管信仰任何宗教其实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佛教徒也无需与其他宗教在这方面去争辩什么。但对于有更高需求的人来说,却只有佛法能够满足。

空海大师在接触佛法后,迅速的觉察到了这一点。世间的善法,又岂能满足一位菩萨的所求。我想,这并不是引导他学佛的这位出家人多么能忽悠,而是佛法本身就具有这样不共的功德。而空海大师本人,也有宿世慧根的引导。在《空海僧都传》中,也发出“我所习为古人之糟粕也。目前尚无益,况身毙之后。此荫既朽,不如仰真。”的言辞。可见此时空海心中,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

看到《三教指归》,会发现此书全文竟然是以华丽的四六骈体汉文写成,与中国本土人所写的汉文一样,文中运用颇多典故成语。也许当时的唐人看到,绝不会想到这会是一个异国之人所写。谁又会想到,这样一篇文笔工整的汉文著作,是出自于一位刚到二十弱冠之年的青年所写?一位青年充满霸气的心理,全都在那雄浑的笔势中彰显无余!

0 阅读:12
是远行客呀

是远行客呀

不一定成功,不一定有用,旅行是点亮心灵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