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重逢后,贺子珍问李敏:有没有江青的照片?给我看看

洲洲谈军事 2023-02-22 16:26:03

1959年庐山归来之后,贺子珍的情绪大起大落,身体状况极差。李敏听说之后,急忙去看望母亲。有一天,从未见过江青的贺子珍,突然问女儿:“有没有江青的照片?给我看看!”

“我没有带,以后拿给你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李敏灵机一动回答道。

话虽如此,但贺子珍之后再没有问过这个问题,李敏也没有主动提起过。

第一次听到“江青”这个名字

1937年底,在又一次和毛主席发生争吵之后,贺子珍将女儿娇娇托付给保姆,收拾起行李就离开了延安。当时贺子珍本打算前往上海治伤,但碍于上海已经沦陷,因此贺子珍只好作罢,继续住在西安。

此时毛主席几次托人捎来口信,请贺子珍回延安去,但贺子珍仍然固执己见。恰好当时刘英、钟赤兵等人要前往苏联治伤,正发愁没有地方可去的贺子珍,立刻受到了启发:“上海去不成,可以到苏联去!”

于是,贺子珍立刻写了一封信给毛主席,要求前往苏联治伤。

图丨贺子珍与毛主席在延安合影

收到贺子珍信件的毛主席内心十分忐忑,当时的贺子珍正怀有身孕,独自离开延安本就不妥,如今又要前往异国他乡,更加不是时候。但苦于贺子珍执拗的性格,毛主席想出了一个办法:先将贺子珍的名字添在赴苏联的名单中,然后让沿途的同志好言相劝,让贺子珍放弃去苏联。

在贺子珍抵达兰州之后,谢觉哉亲自找到贺子珍谈心,希望她能够放弃前往苏联的想法,但贺子珍没有听从谢觉哉的劝告;随后谢觉哉又请与贺子珍相熟的陈正人夫妇劝说,但执拗的贺子珍还是不为所动。

在兰州停留了几天后,贺子珍登上了前往新疆的汽车。就在她等待前往苏联的飞机时,延安给新疆方面发来电报,要求所有准备去苏联的同志,全部返回延安。这本是一个让贺子珍返回延安的好机会,但贺子珍没有回去。

最终,贺子珍和王稼祥等人登上了前往苏联的飞机。

图丨贺子珍在苏联留影

作为上个世纪初期,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苏联的方方面面都吸引着贺子珍。虽然很多东方国家领导人的家人都在莫斯科,但斯大林对于贺子珍的到来还是相当重视。

在将贺子珍安顿下来后,斯大林让有关部门带着贺子珍到处参观,贺子珍激动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心中又想起了远在贫苦延安的爱人,于是她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在莫斯科的所见所闻,还决心在苏联养好身体,报效祖国。

带着对祖国和毛主席的无限深情,贺子珍进入了东方大学学习。趁着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贺子珍跑遍了苏联各大医院,希望能取出自己身上的弹片,结果却得到了一个不幸的事实,她身上的弹片和她的肉一样,已经成为身体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自己来苏联治伤的愿望破灭了,在情绪低落了几天之后,贺子珍马上又重新振作了起来。此时毛主席给她寄来复信,仍坚持请贺子珍回延安,但贺子珍不舍得放弃这难得的进修机会,遂给毛主席回复了六个字:

两年学成即归。

图丨贺子珍与李敏在苏联合影

由于中国同志在苏联学习的时间有限,因此国内的干部一般不学习俄语,而是由翻译将课程译成中文,并没有给大家读几次报,让大家了解时事新闻。那天,翻译像往常一样给学员们读报听:

“塔斯社的记者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毛泽东与他的妻子江青,踏着月色在窑洞外送行……”

大家一听到此,纷纷忍不住转头去看贺子珍,而贺子珍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随即冷静地离开了教室。

此时此刻的贺子珍,内心早已经翻江倒海,她不愿意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学习的状态也越来越差。有的同志安慰她,说报纸上公布的消息可能是误传。才让贺子珍的内心又有了一丝幻想。

1939年,周恩来夫妇前往苏联治病,毛主席托他们给贺子珍带一封信和一箱书。这封信的内容很短,当贺子珍看到开头的“贺子珍同志”几个字时,立刻就明白过来,她和毛主席的夫妻关系从此结束了。

图丨周总理夫妇与毛岸英兄弟在苏联合影

就这样,贺子珍在痛苦的煎熬中苦苦支撑着。在经历了苏德战争的艰苦生活,以及几年被关在疯人院之后,贺子珍终于脱离了苦海,由王稼祥夫妇出面交涉,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

对江青态度的巨大转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贺怡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将毛岸青和娇娇送到了北平,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贺怡直截了当地告诉毛主席,自己这次来除了护送娇娇,还是来给姐姐贺子珍争取应得的地位。

毛主席听罢黯然无语,思索了片刻之后遂贺怡说:“你让贺子珍到这里来,这是历史造成的事实,我们还是按中国的老规矩办吧!”

具体怎么办,毛主席并没有明说,贺怡猜测毛主席要恢复同贺子珍的夫妻关系,遂立刻前往沈阳,接姐姐上北平。

图丨贺子珍与贺怡

6月,贺子珍和贺怡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向北平而去。当火车行进至山海关的时候,有两位自称组织部的同志登上了列车,告诉贺子珍姐妹不能进北平,只能南下去上海,找她们的哥哥贺敏学,并强调“这是组织的决定”。

贺子珍一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们所说的“不能进北平”,针对的是自己,因此贺子珍没有说话。在那两个人以开除党籍的威胁下,贺子珍姐妹只得在天津转车,与奉命陪同她们的方志纯夫妇一道南下。

对于贺子珍转道前往上海,毛主席很是关心,曾向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提出,贺子珍在上海的开销,由自己的稿费开支。一向豪爽的陈毅对毛主席说:“我们偌大个上海,难道养不起一个贺子珍?她的开销由我们上海包了。”

自此,贺子珍开始长期在上海定居。

1959年,在与毛主席短暂相见之后,贺子珍就病倒了。李敏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将此事告诉了毛主席,并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即刻前往南昌照顾母亲。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照料,贺子珍终于恢复正常了。

图丨贺子珍与李敏

回到北京之后,李敏将母亲身体恢复的经过告诉了毛主席,并提议将母亲接到北京来,与自己一同生活。毛主席沉默了片刻,沉重地问李敏:

“你妈妈到北京来,她能忍受得了江青的气吗?”

李敏又提出自己和母亲搬出去住,不住在中南海。毛主席反问:“你以为不住一起,她就可以不受气了?”

直到这个时候,李敏才第一次知道父亲在婚姻中的苦恼。毛主席在婚姻生活中的种种顾虑,也很快在几年之后得到了体现。

1966年之后,江青想要趁着混乱之机,整治李敏和孔令华,但由于毛主席的保护,江青又将矛头对准了贺子珍,想要将其从上海搞走,弄到西北去。

但这件事江青自己不愿意出面,便让陈伯达去请示毛主席。

图丨毛主席与江青

陈伯达想来想去,同样不敢直接去找毛主席,便找到汪东兴,请他代为传话。汪东兴一听就知道是江青在背后使坏,便问陈伯达是让自己转报,还是让自己通知毛主席,有人要向他报告?

陈伯达连忙说由汪东兴转报最好,因此,汪东兴就向毛主席报告了此事。毛主席当即表示:“把贺子珍搞到西北去,人搞走了,思想能搞走吗?贺子珍是有思想的人嘛。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嘛。我不同意,这是谁出的主意?他们有本事他们干,我不同意。”

汪东兴将毛主席的话一字不落地转告陈伯达,陈伯达不敢动了,江青也不敢动了,这样贺子珍才在上海没有动。

尽管因毛主席发话,贺子珍没有迁往大西北,但江青并不就此善罢甘休。她在安排人在贺子珍的住所附近整日游荡,看见有陌生人前往贺子珍家,就立刻上前带走盘问,勒令他们马上离开,不许去见贺子珍。

贺子珍很清楚这些都是江青的所作所为,但她仍然怀着一种良好愿望,希望毛主席在生活上幸福、快乐。只要江青体贴毛主席,她就感到高兴,就能用宽容大度来对待江青对自己的中伤。

图丨贺子珍在上海的住所

关于毛主席和江青的婚姻,贺子珍从来没有骂过江青,只说自己的不是,甚至长久以来,她都称呼江青为“江青同志”。然而当她从各种渠道得知江青对毛主席漠不关心,还同毛主席分居的情况时,她对江青的看法完全变了。

没有对江青作任何评论

虽然贺子珍在上海的生活充满了孤独和哀怨,但她仍然为毛主席的生活而担忧。她经常告诉李敏,她的爸爸也很孤苦寂寞,作为女儿,她要多体贴父亲,多去看望他。

1976年毛主席病逝后,李敏担心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便让丈夫带着女儿赶到上海陪伴母亲,自己则留在北京参加父亲的丧礼。当贺子珍听说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悲痛得哭了好几天,还埋怨李敏和孔令华没有照顾好他们的父亲:

“你们的爸爸走了,他临终时连儿女都不在身旁送送他,好可怜啊!你们只顾自己,不想想老年人多么希望见到儿女在身旁。”

图丨毛主席与李敏夫妇

其实贺子珍不了解的是,自从李敏搬出中南海之后,和父亲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她曾经到中南海门口请求会见,都没有得到批准。在毛主席病逝的前几天,李敏有幸见到了父亲,当时毛主席已经不能进食,但仍惦记着李敏和远在上海的贺子珍。

临别前,毛主席吃力地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圈,轻轻说了一句话,的那李敏没有听清,于是没有回答。这件事直到多年后,李敏才明白父亲当年是在询问母亲贺子珍的情况。

贺子珍知道自己不能进京奔丧,便在家中默默祭奠,然后派人代替自己去北京,向毛主席的英灵致敬。悲痛让贺子珍更加理智,她密切关注着江青等人。当她从电视中看到江青在毛主席灵堂里的模样时,哀痛地说:

“江青没有一点悲痛的样子……”

一个月之后,江青等人被抓起来的消息传了出来。笼罩在贺子珍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但她没有对江青作什么评论,只是对李敏说:“我可以干点工作了,哪怕是写写回忆。”

图丨贺子珍祖孙三代合影

1979年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贺子珍的老战友们向中央提议,增补贺子珍为全国政协委员。随后这项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纳,当远在上海的贺子珍得知这个喜讯后,高兴地说:

“我的心情太激动了,感谢党和国家,没想到组织上还记得我!”

一时间,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消失了40年的贺子珍,一下子又成为了新闻人物,许多记者对她进行了跟踪采访,发表了不少相关的报道文章。

当时贺子珍吐字艰难,但她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将藏在自己心中30年的愿望,向党组织提了出来:“我想去北京,我想瞻仰主席的遗容,我想去看看天安门。”

9月,经过党中央批准,贺子珍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这是贺子珍六十多年来,第一次进北京城,而这一年,恰好是新中国成立30周年。以往只能在图片和电视上见到的景象,如今终于亲眼见到了。

自从来到北京后,贺子珍的心情就无法平静下来,她迫不及待地提出,要去毛主席纪念堂。为了贺子珍的身体着想,医务人员提出只能停留短暂的时间,还要设法控制她的情绪。

图丨贺子珍在毛主席纪念堂

9月18日,李敏一家陪同贺子珍前往毛主席纪念堂。当看到纪念堂门口的毛主席大理石雕像时,贺子珍泪如泉涌,李敏一家将事先准备好的花圈,敬献在雕像前,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贺子珍默默地在雕像前,久久不愿离去。随后李敏和孔令华推着母亲来到遗体陈列室,贺子珍坐在轮椅上,慢慢绕着毛主席的水晶棺转了两圈,凝视着长眠的老战友,贺子珍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

从毛主席纪念堂回去之后,贺子珍时常回忆那段日子。在她心里,她并不是去参观,而是和毛主席又见了一面,就像当年在庐山一般。之后的日子里,中央又安排贺子珍前往多处参观,欣赏新中国的美景。

贺子珍在北京住了近两年时间,许多中央的领导同志纷纷前去看望。大家一起回忆过去战火纷飞的岁月,畅谈祖国的未来发展,这些都让贺子珍感到分外亲切。

尽管组织上给贺子珍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但贺子珍长期生活在南方,到了北京之后,病情出现了反复,因此在组织的安排下,贺子珍又回到了上海。

图丨贺子珍离开毛主席纪念堂时

1984年4月,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对于贺子珍的后事如何安排,上海市委不敢自作主张,便请示中办,中办也有些为难,又请示了邓小平。邓小平一句话给贺子珍的葬礼规格定了调子:

“我们中央的领导人都要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4月26日,在安葬贺子珍的第二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贺子珍逝世的消息,全国各大报纸刊载了贺子珍逝世的电讯,并刊登了她的照片和革命简历,最后做了历史、公正的评价:

“贺子珍同志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5 阅读:266

洲洲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