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挣扎求存VS圆滑钻营,不同境遇下的人性体察

坐看云起时吖 2023-03-21 16:23:15

《红楼梦》中的小人物,非常精彩。

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很鲜活。

在众多的人物中,娇杏因自己偶然的一次出格,却飞上了枝头;小红时刻准备着,终抓住了机会;倪二这个放高利贷的泼皮,竟也有雪中送炭的侠义;贾芸这个穷小子,曹公对他颇偏爱,让他钻营圆滑但并不是市侩。

贾芸家是荣国府的旁支,父亲早逝,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傍着荣国府讨生活。贫寒的家境,让他年纪轻轻,就经历了人情冷暖,十几岁的年龄,就有了超乎年纪的成熟。

在同龄人还在吃喝玩乐混日子时,贾芸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讨份工作,殚精竭虑了。

这份成熟是世故的,圆滑的,有点卑微,善于钻营,从世俗层面来看,有些庸俗,但曹公对这个市井小人物的细节描写,却让我们看到讨生活的不易,卑微之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圆滑的人情练达是他翻身的依傍。

讨过生活的人都知道,越是底层的人,越需要高情商,因为你没有傲气的底气。

贾芸的情商,细细看来,并不是送送礼、说说奉承话这么简单,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对人性、人心的揣摩,他熟稔于心。

元妃省亲,大兴土木,这中间衍生出一大堆工作,贾府旁支的弟子们都眼红着,盼着能领到一份肥差。

贾芸这穷小子想要分得一杯羹,他有那么大的面子吗?

僧多粥少,当然很难。

他先求了贾琏这个二叔,贾琏倒有心提拔他,给他安排差事,谁知王熙凤一句话就半路给了贾蔷,他能怎么办?

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贾芸这个小子从小受冷眼,市井中摸爬滚打,锻炼出了他的人情练达。那一出半路截胡,让他知道求错了人,荣国府大大小小事,真正关火的是王熙凤。

贾芸有个最大的优点,他不爱抱怨。

舅舅占了他们娘俩的财产,却“不是人”的做法,他也义愤填膺,但为了母亲不难过,他不在母亲面前多说,打落牙齿和血吞,同时果断抽身,不多纠缠;舔着脸在贾琏处求职,被关系户半路截胡,他也没有埋怨贾琏,而是认清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

其实,人类在心境的沟通上,是很难达到相通的,所以大部分人不容易体察别人的难处,还习惯埋怨。就像罗祥老师说的“误解是生活的常态,理解是稀缺的例外”,贾芸无疑具备这样的例外,他的关注点更多在自助上。

他的脑子时刻都在转动着,守着宝山,还能饿肚子?

贾芸情商高、能言善道,生活的挤压,让他小小年纪就善于筹谋、人情练达。

刘姥姥低头做人,为自家谋来翻身资本,脂砚斋曾批:

只为贫寒不拣行,

富家趋入且逢迎。

贾芸不也是如此吗?对于贫寒之家,岂有挑拣的资格?只要不伤天害理,成事虽在天,谋事却在人。

一次遇到宝玉,贾芸请安,宝玉开玩笑说他像儿子,贾琏在旁边笑翻了,挤兑宝玉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岁呢,说什么儿子?

这尴尬话,怎么接?

贾芸不慌不忙:

“俗话说,‘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子’。虽然岁数大,山高高不过太阳。只从我父亲没了,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若宝叔不嫌弃侄儿蠢笨,认作儿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贾芸有意套近乎,这段话说得漂亮,先解了宝玉的尴尬,大家族里,很多老来子,年龄虽小,奈何辈分大,一句“山高高不过太阳”,捧起了宝玉的地位,最后表态父亲没了,给自己诚恳的请求,扫清路障。

这话一出,宝玉这个不喜欢为难人的人,还如何拒绝?

很顺利,贾芸就搭上了宝二爷这条线,虽是玩笑收的儿子,但进出府门、园子贾芸有了更多正当的理由,这是贾芸给自己谋来的机会。

还有一次遇到醉金刚倪二。

倪二是什么人?放高利贷的泼皮无赖,普通人都躲得远远的,怕惹祸上身。但就这个倪二,那天碰到落魄的贾芸,动了结交之心,竟然仗义疏财,开口借给他十几两银子周转,不收利钱。

贾芸心里是防备倪二的,这等黑霸,他不敢沾惹,更不敢得罪,但别人有结交之心,不领情就是打脸了,他回得世故又圆滑:

“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我何曾不想着你,和你张口?但只是见你所相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似我们这等无能无为的你倒不理,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

贬低自己,抬高了倪二,又表明了承情的态度。语言的艺术,就在分寸的拿捏之间,既不显得疏离,又不露谄媚,这也是贾芸为自己赢得的第二个机会。

亲舅舅袖手旁观,令人齿冷;倪金刚雪中送炭,颇有侠义,世道人心真是让人意料之外、可歌可叹了。

还有一次,就是贾芸直接面见王熙凤。

凤姐可是大忙人,哪是谁都能近身的?贾芸需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凤姐记住他,很不容易。

他用倪二给的钱,买了上好的冰片麝香,因为当时正赶着端午节,往年王熙凤也是要采买这些香料药材的,这可以说是投其所好,但这话如何说,也是艺术。

这天一大早,赶上王熙凤出门,贾芸知道凤姐爱听奉承话,于是恭恭敬敬请安,凤姐看都没看他,嘴里客套一句,迈着步子就往前走了。

这种时候,最考验的就是巴结之人的情商了,若语言态度没打动人心,让对方停下脚步,机会也就擦身而过了。

“婶子身子生得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

夸奖,还要夸得实在,总是令人开心,并有成就感的,几句话让凤姐有了停下转身的兴趣。

被人这样夸赞,凤姐当然高兴,从心里舒服出来,耽搁两分钟多听听也无妨。

这时,贾芸拿出了冰片麝香,当然,他没有说专门买来孝敬云云,而是借了朋友去云南,香铺不开了,货物分送亲友,他得了冰片麝香,想着这东西精贵,若转卖,不好出手不说,还只能贱卖,若送人,想来想去,只有给王熙凤,才配用。

几句话的功夫,弯子绕了好几绕,但显然,凤姐很舒服地接受了。

专门买来送的礼,就有贿赂的嫌疑,接的人也会有顾虑;无意中得来好东西,想着婶子,就成了小辈记挂长辈的孝敬了。同样的举动,名目不同,却让收礼的人,感受完全不同,这份世故人心,贾芸拿捏得十分练达,虽是谎话,却得人心。

或许也有人会觉得贾芸就是个马屁精,善钻营。试想若贾芸有宝玉的地位,他还用拍什么马屁?他只是接受了残酷的现实,想改变自身命运,他需要比旁人付出更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亡母弱,他只是个普通人,有他不得不扛起的责任。但他的世故,不以伤害他人为代价,只是投其所好,为自己谋得机会,并不市侩,并没有落于唯利是图的下乘,所以也并不那么惹人厌。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第一次见凤姐,贾芸没有提差事,孝敬就是孝敬,他没有马上将目的托出,这就是为人的一种技巧了,不然印象分会大打折扣。

这不,本来正眼都不瞧贾芸的凤姐,最后还夸赞他:“怪道你叔叔常提你,说你说话也明白,心里也有见识。”

短短几分钟,贾芸成功给王熙凤留下了好印象,并记住了他。这份世故练达,这份高情商,最终圆了他的求职梦。

贾芸求职成功,顺利拿到了二百两银子,还了倪二的钱,拿了五十两开工,剩下的他没有胡乱花,交给了母亲,母子俩一年的嚼用都有了。

若贾芸老实巴交、按部就班的求职,这等肥差,势必被他人捷足,而他的生活,会依然继续在水深火热中煎熬。

有脸面的端着继续饿肚子,不要脸地逢迎找寻机会,你说贾芸能选哪种?

贾芸求职这段,可谓很接地气,过去古代,比我们今天的底层人机遇还少。而贾芸这样聪明世故有眼色的人,我们身边并不少,他们始终在努力,缺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然,这个机会贾芸谋来了,母子二人摆脱了挣扎在贫困线的生活,同时,他也并非嘴上说得好、办事不牢靠之人,相信未来也会走得更好。

脂砚斋对贾芸有批语:孝子可敬。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又批:果然。

按着前八十回的线索走下来,始终觉得高鹗所著后四十回中,贾芸忘恩负义的伙同他人要卖巧姐有些违和。

没有伞的人,会先学会努力奔跑。前八十回的贾芸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他比起红楼中的诸多男性角色,如贾珍、贾蓉、贾环、秦钟之流,算得上是积极进取的正面人物了,没有靠山,依靠自己,不仅收获了好工作,还收获了好姻缘。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