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初始,家长和孩子们刚将情绪从张灯结彩的喜庆气氛中抽离出来,就突然意识到一个重要情况:紧张的期末冲刺阶段又来啦!
每到这个时候,孩子和家长就都进入了精神紧绷期,心和大脑都仿佛栓紧了一根弦。作为家长,当然非常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开开心心地迎接春节;而对孩子来说,又有谁不希望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呢?然而有些孩子却因为注意力缺陷、作业拖拉、学习障碍、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等问题备受困扰,成绩就是上不去,一家人都很头疼。

值此之际,太原天使儿童医院特别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孙倩教授领衔会诊,旨在帮助更多孩子解决学习困难这个大问题,让家长不再为孩子的成绩操心,让家庭不再因孩子学习问题不宁。
忙碌的会诊间隙,孙倩教授抽出宝贵时间,在我院进行了一场“别让多动症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拦路虎’”主题科普讲座,并将会诊中遇到的案例与在场家长进行了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大家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注和认知。

讲座开场,孙倩教授先以当下非常火爆的“学习困难门诊”为引切入。在学习困难门诊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基数非常大,具体表现有多动冲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难完成以及成绩不理想、下降快等。

孙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患儿小勇的案例。小勇今年9岁,上小学四年级,因学习成绩下滑前来就诊。问诊中孙教授得知,小勇从小就表现得非常好动,幼儿园时经常登高爬低、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上小学后也是丢三落四、上课走神,甚至不停地影响其他同学。但由于一直到三年级小勇的成绩都一直处于中等水平,所以家长也没有太在意,只把这一系列不正常的表现归结为“男孩子小的时候就是会调皮一些”。然而四年级的第一次测评,小勇的成绩就来了个“大跳水”,直接掉到了班级倒数,这下小勇父母可傻眼了,怎么会突然退步这么多?来到医院进行一系列专业检查评估后,小勇被确诊为多动症,这种病症正是小勇成绩下降的“罪魁祸首”。

孙教授表示:三年级之前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且课本、书籍上的内容多以图片为主,强调的是“被动注意力”,也就是借外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成绩不会有太大差距。但三年级之后,知识难度增加,文字阅读量大量增长,这时注意力缺陷孩子的劣势就会明显暴露出来,因为他们的“主动注意力”严重缺失,自我难以控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成绩大幅下滑。这时家长要细心耐心,善于辨别,发现核心问题,帮助孩子治疗,摆脱成长困境,而不是一味苛责孩子。

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对多动症和学习困难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家长,学习解读多动症、了解障碍儿童的重要性,为自己今后采取有效的家庭教养方式提供了帮助。
此次讲座的开展提升了家长们对儿童多动症的认知,引导家长们树立科学家庭养育观念,对呵护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院将继续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精神理念,怀揣一颗热忱的医者之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三甲名医携手,开展多种主题的知识科普讲座,帮助更多患儿家长了解儿童特殊疾病,帮助更多孩子走向健康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