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璟中玩转世界 2024-12-11 04:39:08

乾隆是一位相当具有争议的皇帝,有一种说法,认为乾隆要是少活30年,凭他的所作所为能排名到中国历代帝王的前五。

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早年时收复新疆、平定大小和卓等一系列壮举让中国的版图达到惊人的1316平方公里,人口在60年的时间里从一亿暴涨到两亿,完成了康乾盛世的最后一块拼图。

可乾隆到了晚年却十分固步自封,认为大清就是天朝上国,无所不有。面对英国使者来访不仅目中无人,甚至还想册封英国国王。

当年乾隆就曾给英国女王写过一封信,虽然只有短短976字,但这封信仿佛就是当时整个大清的缩影,将“愚昧无知”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封信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那么信中说了些什么?

一、清朝衰败的开始

中国在古代长时间在世界上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让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们其他来访的国家都是一种君临天下、合我其谁的霸气,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这种情况尤其在清朝时期达到了顶峰,清朝解决了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少数民族问题,而在这一基础上从而造就了康乾盛世繁荣的场景。

但准确的来说,“康乾盛世”的顶峰到了乾隆在位前期还维持了一段时间,等到了乾隆中后期就已经开始明显在走下坡路,而在这位皇帝晚年时期就连个盛世的影子都见不到了。

历史上把乾隆描述成一位爱玩、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君主,事实上他的确爱玩,看看他“七下江南”,在景色宜人、美女众多的江南流连忘返、简直是“乐不思蜀”,就能印证。

但要说乾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那绝对是胡扯,他看似热情、奔放,实则保守而且自大,尤其是在被后世多有诟病的闭关锁国这项国策上就能看出乾隆这两种性格是有多明显。

他的爷爷康熙和老子雍正虽然也曾颁布过类似的海禁,但都在之后适当地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开放,然而到了乾隆时期却直接上升到了国家政策,而且是长期且严厉。

乾隆皇帝之所以要这么做,说是出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等方面的考虑,实际上则是乾隆皇帝沉浸在“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当中。

而这种优越感使得当时的清朝完美地错过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走上了一条与欧美国家完全相反的道路。

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让传统手工业被效率更高的机器代替,这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社会的财富暴增、国家实力也得到了极大增强。

在这场工业革命中获益最大的就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国家在迅速崛起之后,开始满世界寻找巨大的财富和市场,以满足井喷的商品。

在满世界寻找了一番之后,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把目光紧紧锁定在了位于遥远东方的清朝身上,他认为清朝不仅拥有广阔的土地,更重要的是有着上亿人口,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锁定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派遣合适的使者带着乔治三世的诚意远赴这个东方大国,与他们的皇帝进行谈判,以达到促使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与英国合作、并开放巨大的市场的目的。

二、乾隆的傲慢

这个极具挑战的任务最终落到了一位名叫马夏尔尼的外交家身上,这个人不仅阅历丰富、而且反应极快,更重要的是精通外交礼仪,是乔治三世心中出使中国最为合适的人选。

在进行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后,马夏尔尼带着一支规模庞大的使团浩浩荡荡的从伦敦出发、向着遥远、富庶的清朝进发,期间经历了千难险阻最终到达了舟山,并在这里短暂修整后又北上来到了位于承德的避暑山庄。

使团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当时已经八十多岁的乾隆正在这座皇家避暑胜地庆祝自己的八十大寿。而当乾隆得知一个离大清万里之外、叫做“英吉利”的国家派出使团来到这里,还以为他们是来给自己祝寿,因此很是高兴。

但乾隆不知道的是,在马夏尔尼刚刚抵达避暑山庄时,就已经与当地的官员因为见到乾隆皇帝到底要不要进行跪拜大礼进行了激烈争论。

马夏尔尼方坚持认为自己是代表了大英帝国和乔治三世,双方在地位是平等的,而且自己是使者,只需向乾隆鞠躬行礼即可。

但清朝官员显然不认可这种说法,坚持要让马夏尔尼和使团其他成员行跪拜大礼。双方就这么你来我往,最终达成了妥协,那就是在见到乾隆时单膝跪地表示尊敬。

当马夏尔尼带着使团向坐在龙椅上的乾隆单膝跪地行礼时,把后者气的够呛,认为对方毫无礼貌可言。所以当马夏尔尼此后递上乔治三世写给乾隆的信、并且提出要和大清做生意后,遭到了乾隆傲慢地回复。

乾隆告诉马夏尔尼,“大清地大物博,啥都不缺,因此不需要与英国这个小国做生意”。这句话让乔治三世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破灭,也让满怀希望的马夏尔尼失望而归。

马戛尔尼回国后用了三句话总结了自己看到的中国:“科学极度落后,人民普遍贫穷,军队不像军队。”

这也不是马戛尔尼因为乾隆的拒绝从而瞎说的。

在马戛尔尼来到中国前,欧洲人了解到的中国基本都是来自《马可波罗游记》,书中写道中国的老百姓普遍穿着漂亮的丝绸,住的房屋富丽堂皇,可以说是遍地是宝。

书中极其华丽的词藻让许多欧洲人都对中国有着极好的印象,直到马戛尔尼到中国后才发现,除了皇帝、王公大臣穿的富丽堂皇之外,老百姓都是粗布麻衣,许多老百姓的衣服上都打着补丁。

皇宫内富丽堂皇歌舞升平、而在皇宫外的街头脏乱差,老百姓们一个个目光呆滞,皇宫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尤其是马戛尔尼看到中国士兵的军纪松散,使用的武器还是大刀长矛等冷兵器。这个时候马戛尔尼就断定,虽然中国大,但却是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然而当这位使臣离开中国之前,乾隆还特意给乔治三世写了一封长达976个字的回信,然而正是这封信让英国在几十年后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在这封信中,满篇都是“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以及对于英国这个“蛮夷小国”的鄙视。

信中的内容让英国国王看到后直接气红了脸,因为在信中乾隆告诉他,“英吉利”不过是一个西方从未听说过的小国,竟然敢向大清提出在国内建立使馆的无理要求,实在是自不量力。

甚至还写到英国的那些玩意都是奇淫巧技,远远不如我大清回赠给你们的绫罗绸缎和茶叶。光这些还不是最让英国国王气愤的。

乾隆最扎心,也是最显得愚昧无知的当属甚至还想要册封英国国王,让英国称为大清的朝贡国执意,但是乾隆念在英国距离大清路途遥远,不需要他们每年到大清来朝贡,将敬畏大清放在心中即可。

而英国也没有和清朝废话那么多,一心埋头发展工业,在1840年用坚船利炮彻底打醒了清朝天朝上国的美梦。

当时的乾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这份傲慢和那封976个字的回信,竟然会在几十年后害了自己的子孙后代、甚至直接造成了清朝晚期被列强羞辱。

如今,这份信被保存在了大英博物馆里,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告诫人们永远不要固步自封、盲目自大。

根据记载,乾隆前中期中国的GPD占到全世界的35%-40%,然而因为固步自封不愿意和世界接轨,到了晚清时期骤然下降到11%。

乾隆的傲慢换来的不是英国人的妥协和退让,反而是几十年后的报复。当年他用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赶走了马夏尔尼、却不知错过了与世界接轨、让大清能够得以发展的良机。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清朝开始被列强远远甩在身后,距离越来越远。所以说“清朝亡于乾隆,”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

参考资料:

1.阿兰·佩雷菲特(法国).《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08-01

2.(清)国史馆.《大清历朝实录》.中华书局.2012-11-30.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四 乾隆五十八年条

3.马戛尔尼访华背后的阴谋.中国文化数字报

4.礼仪之邦最后的固执 马嘎尔尼访华始末 .新法家

0 阅读:133
璟中玩转世界

璟中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