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屏幕夹断5岁童指,智能防夹成摆设?车企连夜升级藏猫腻

繁华梦再寻 2025-03-28 12:27:33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拼命追求的智能生活,会不会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坑?小鹏X9后排屏幕夹断5岁孩子手指这事儿,就挺让人后背发凉的。

5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结果却因为车上的一个“高科技”配置,永远失去了一截手指。你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鲜血染红车厢,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还有父母那种绝望又无助的心情……这哪是智能汽车,简直就是“隐形绞肉机”啊!更让人气愤的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车企的回应却让人感觉冷冰冰的。10万块钱的赔偿,在他们眼里可能只是个小数目,但对这个家庭来说,却意味着孩子未来无法完全恢复的手指功能,还有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事情发生后,小鹏连夜升级了防夹功能,这亡羊补牢的操作,总让人觉得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说是升级,但具体怎么改进的,改进效果怎么样,却含糊其辞。更气人的是,他们还暗示是家长监护失职,这锅甩的,简直让人无语。这事儿一出,网上立马炸开了锅。有人说,这哪是防夹功能,简直就是“摆设”;还有人说,车企把儿童安全锁当成了“免责金牌”,良心都喂狗了?

说实话,大家的愤怒,我特别能理解。现在智能汽车是越来越多了,但安全设计却好像没跟上。折叠屏、充电枪,这些看似方便的设计,一旦出了问题,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这背后,其实暴露出智能汽车行业的一些老问题。一方面,车企过度追求“科技感”,恨不得把所有新玩意儿都堆到车上,但却忽略了儿童操作习惯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国内对于防夹功能,压根儿就没有强制性的安全标准,车企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这不就给了他们钻空子的机会吗?说句不好听的,出了事儿,车企就拿“用户手册免责条款”来搪塞,消费者维权难如登天。反观国外,欧盟对车载可动部件的防夹测试有严格规定,违规企业要面临巨额罚款。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其实,小鹏的安全争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之前就有AEB失灵导致撞车的事件,还有充电枪伤人的事故。每次出了事儿,小鹏的回应,总是让人觉得在“甩锅”。时间长了,再好的品牌,也会被消耗殆尽。仅仅是车质网上,近一年来关于小鹏的投诉就超过了1000条,动力异常、续航虚标、安全系统失效……这一连串的问题,不得不让人怀疑,小鹏到底是在造车,还是在“造雷”?专家就说了,从AEB到防夹功能,小鹏屡次将责任推给用户,这种技术短板和傲慢态度,正在摧毁品牌信誉。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管好孩子,特别是车内的可动部件,一定要开启儿童锁,并且全程监护。在买车的时候,也要多留个心眼,亲自测试一下防夹功能,别被那些“纸上安全”给忽悠了。当然,光靠家长还不够。行业也得行动起来,强制车企执行儿童安全设计标准,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制,严惩那些推诿责任的企业,完善消费者赔偿制度。别忘了,智能汽车的终点,应该是便利,而不是灾难。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