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卖女度日的花家,是如何中兴的?宝玉的抱怨说出了答案!

小白红楼 2024-03-06 23:39:26

在贾宝玉的身边,作为首席大丫鬟的袭人,享受的待遇是极其体面的,正如原文所说,贾府中的副小姐,比正常人家的小姐还体面。只是,或许很少有朋友,会想起她的过去。

袭人之所以进入荣国府,是为了帮助花家渡过难关。正如在《红楼梦》第十九回中,面对母亲、哥哥提出将她赎回的时候,袭人所说的一般:

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的。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

况且如今爷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因此哭闹了一阵。

放着自由身不做,非要做失去自由的奴才;袭人的果决,自然包含了她对亲人的失望;当然,更多的是,因为她与宝玉的亲密关系、因为她此时的身份,而生出的“争荣夸耀”之心。

当然,袭人为何拒绝亲人的赎回?在此我们不再深入谈论。现在,让我们来聊一聊,昔日需要靠着卖女度日的花家,是如何中兴这个话题?

从袭人面对亲人赎回而明确拒绝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昔日的花家,是非常贫穷的;以至于,让有着孝心的袭人,心甘情愿的与贾府签下来死契,做了奴才。

只是,这短短十多年,花家却早已成贫穷之家发生了转变,家成业就了。要知道,这可是天子脚下。

当初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他的祖上在京城做官,自然,他们一家也居住在京城;只是,随着家业凋零,他们又不得不搬出了京城,住在了乡下。

由此可见,在京城落脚,对于寻常人家而言,并非易事。

如此一来,我们更有理由怀疑,花家的中兴之法了。

对于这一点,在原文中,我们是否能够找到答案呢?或许,在贾宝玉的抱怨之中,依稀流露了出来。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中,在赖嬷嬷家的宴会上,贾宝玉与柳湘莲有过一段离别前的对话。他们想起了昔日的好友秦钟。

宝玉便拉了柳湘莲,到厅侧小书房中坐下,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

湘莲道:“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去,离他坟上还有二里,我想今年夏天的雨水勤,恐怕他的坟站不住。我背着众人,走去瞧了一瞧,果然又动了一点子。回家来便就弄了几百钱,第三日一早出去,雇了两个人收拾好了。”

宝玉道:“怪道呢,上月我们大观园的池子里头结了莲蓬,我摘了十个,叫茗烟出去到坟上供他去,回来我也问他可被雨冲坏了没有。他说不但不冲,且比上回又新了些。我想着,不过是这几个朋友新筑了。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

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昔日他们三人的深刻友谊。只是,在贾宝玉的言语中,有一点却让人十分疑惑,那就是他竟然在柳湘莲面前哭穷了;竟然连为秦钟捧坟区区几百钱都拿不出来?

对于贾宝玉的月钱,在这原文中,是明确提过的。每个月二两银子,当然,对于寻常的小姐或许下人而言,二两银子并不见的多,因为有着众多的开销。

但是,对于深得贾母宠爱的贾宝玉而言,对于荣国府众人心中的“宝二爷”而言,他是毫无开销的。

况且,以贾府的习俗,逢年过节,他还能得到赏赐、喜钱,而这些,都流向哪里去了呢?

对于这一点,原文通过两个细节,说出了答案。

1、袭人对宝玉月钱的过度关心。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在螃蟹宴上,袭人乘着无人,主动询问起平儿,有关月钱的事。

原来,因为凤姐挪用下人的月钱在外面放高利贷,因为例钱没有及时收回来,导致了众人的月钱没有及时发放。

按说,月钱迟发几天,对于贾宝玉而言,是毫无影响的。也是因此,我们才会对袭人如此关心宝玉月钱的举动,产生怀疑。

2、晴雯生病期间,麝月的抱怨。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袭人因为母亲病故回家去了,而晴雯,因为受了风寒生了病。胡太医前来诊断后,给她开了药方。

只是,当宝玉看见这方药方时,当看见其中有着“麻黄、积食”这些虎狼药后,大骂他是庸医,只是,按贾府的规矩,也不能让他白白的跑一趟。

于是,在怡红院中,便上演了这样的一幕。

宝玉与麝月,在怡红院中,四处找寻银两。

宝玉听说,便命麝月去取银子。麝月道:“花大奶奶还不知搁在那里呢?”宝玉道:“我常见他在螺甸小柜子里取钱,我和你找去。”说着,二人来至宝玉堆东西的房子,开了螺甸柜子,上一槅子都是些笔墨、扇子、香饼、各色荷包、汗巾等物;下一槅却是几串钱。于是开了抽屉,才看见一个小簸箩内放着几块银子,到也有一把戥子。

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提起戥子来问宝玉:“那是一两的星儿?”

宝玉笑道:“你问我?有趣,你到成了才来的了。”

这一幕虽然有些趣味,但细想之下,却大有深意。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怡红院中,袭人是管理钱财的管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是如麝月这样的二等丫鬟,也是连戥子都不认识的主。

小结:

或许,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昔日靠卖女度日的花家,究竟是如何中兴的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离不开始终牵挂花家的袭人。

当然,身为人子,对亲人的关爱也是人之常情;试看,即便如晴雯这样不懂得为人处世的人,对自己的姑舅表哥多浑虫也是照顾有加,帮助他成家立业;自然,袭人对花家的帮助,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如此一来,苦了宝二爷罢了!

0 阅读:6
小白红楼

小白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