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悟行学宫
  • 怎么开启自己本有的智慧?

    物格而后知至。初释:真正的研究和通达事物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开启自己本有的智慧。壶天山人诠释:通过跟外物之间的接触、研究,

    2024-09-26 11:05
  • 孟子论不动心的真谛#世界读书日公益征文活动

    孟子所提的不动心,要集义与不动心。这个集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存天理,心存道义。他是在一种心存天理道义的基础上,慢慢的在积聚正能量,如此气定神闲,功夫做到了,自然就得到了一种定。

    2024-09-26 10:48
  • 如何以大本立而贯通九经?探寻《中庸》中的知行合一之道

    大本立而达到行,九经之属可一以贯之而无遗矣。初释:此句语出《中庸》: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

    2024-09-26 10:18
  • 如何达到圣人的境界?#世界读书日公益征文活动

    同时把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一定的高度。深远就是深度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广度就是通达,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明体达用,明体就是达到它的深度,达用就是达到它的广度。

    2024-09-26 09:43
  • 阴阳互根的基本原理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初释:此句出自《礼记·中庸》“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真能照这样做,即使

    2024-09-26 17:14
  • 修行路上的归寂与缘起#世界读书日公益征文活动

    修行者在修行中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个寂然不动就是一个归寂的状态。

    2024-09-26 16:41
  • 佛教视角下的内心虚静与直觉觉醒

    虚灵明觉初释:指的是人心中的一种原始的、朦胧的、浑沌而又往往比较真实的直觉。壶天山人诠释:虚灵明觉这个词用的很精妙,是佛

    2024-09-25 17:35
  • 什么是人心?什么是道心?

    人心就是人欲私心,道心就是天理道心。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有巨大的区别。作为人欲私心来说,因为他是有所目的,是站在自己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去认知世界认知宇宙,所以他就有所偏僻和遮蔽,这种是很难获得全体大用的。

    2024-09-25 17:07
  • 如何超越气拘物蔽?

    气拘物蔽初释:指的是一个人被气质所拘束为外物所蒙蔽的状态。壶天山人诠释:其实这个讲的有点像佛门所说的业力的问题。因为我们

    2024-09-24 17:51
  •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什么?#世界读书日公益征文活动

    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见地,不能够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如同八哥学舌一般。古人的话是古人的话,但我们一定要变成自己的话来理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这个道理。

    2024-09-24 17:06
  • “涵养本原”——所以什么是本源?

    涵养本原。初释:涵养本源则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指的是通过日常的努力来培养和保持个人的本性和道德根源。壶天山人诠释:想

    2024-09-23 17:38
  •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是什么?#世界读书日公益征文活动

    知识和文化的区别,文化叫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把知识内化于心,并且外化于行。他以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了,他已经变成了一种内生的智慧,一种大智慧,这才是一个根本之道。

    2024-09-23 17:01
  • “大道至简”中蕴含的道理

    厌繁就约初释:不重视或忽视复杂的事物,追求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简化生活,回归事物的本质。壶天山人诠释:这句话非常精妙

    2024-09-20 17:19
  • “狮子扑人,韩卢趁块”的典故应用#世界读书日公益征文活动

    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就马上去应对,去解决,而没有看到事物后面真正的本质,也就是发生这件事情的真正原因?因为你不去解决根本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会出问题。

    2024-09-20 17:17
  • 生心与无所住的智慧之道#世界读书日公益征文活动

    当美的和丑的移到镜子的前面,便自然呈现出他的美丑的一个景象。这个就是因景而生其心,所以叫生其心。它原本是无心的,因为对景一照,自然的就升起了心。而关键是一旦他离开了镜子,那么一切就归于空了,这个就叫无所住。

    2024-09-20 16:32
  • 阳明心学视角下的内外求道辨析

    即物穷理之说亦是玩物丧志。初释:研究天底下的所有事物,根据已经晓得的理来推究出新的理,从而达到极致,明白所有的理。这是“

    2024-09-20 17:12
  • 如何明白自己的本心?

    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初释:要想穷究本心,他的途径就在于要知道自己的本性。要想发明本我的智慧,就要在于明格事物的道

    2024-09-20 15:00
  • 圣人忘情于万物,顺应民心显至境#世界读书日公益征文活动

    圣人视百姓如刍狗这个概念。其实他讲的是他本身作为圣人来说,是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他是随顺众生的心情而进行教化和度化,这个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2024-09-20 14:39
  • 知行合一的最精妙展现在哪?

    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初释:互相存养,互相促进,本心和外物始终如一,不可分割。壶天山人诠释:这句话是知行合一的一个

    2024-09-19 17:41
  •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反身而诚”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自我反省,达到自己真心的认知;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反观内照,而见本心。只有反观内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2024-09-19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