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的铺垫,极越汽车用一场闪电式“爆雷”惊呆了所有人,既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拉下了大幕,也似乎为2025年提前写下了注脚。
极越汽车猝死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百度和吉利是否不合?夏一平是不是贪腐?这些内幕消息外界无从得知,因此也无法分析多米诺骨牌从哪里开始倒下。
但是极越猝死产生的影响已经被所有人看到,从最直接的员工面临欠薪、失业到车主权益、未来售后可能受损问题。
但是影响更滞后,后果更严重的,还是极越汽车猝死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冲击。
在未来数年,这一冲击或许改变更多车企的命运。
01 极越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极越事件开了两个非常坏的头。”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者王斐认为。
极越开的第一个坏头是,爆雷之前没有蛛丝马迹和征兆,从被传出股东不再投资的流言,到猝死就隔了一天时间,让人没有反应时间。
事实上,极越官方过去一直营造的都是企业还在强劲增长。
按照官方发布的数据,在猝死之前的几个月极越的销量增长速度很快,10月交付量相较6月增长6倍,有新闻稿甚至称其为“年度成长最快新势力”。
在很多人看来,虽然绝对销量不高,但是月度交付了迈上了3000的关口,极越还是有希望的。在9月12日,极越还举办了极越07发布会,曾毓群、李彦宏、李斌出席站台。当时如果谁预测极越三个月之后会倒闭,可能没有任何人会相信。
在表面欣欣向荣的背后,极越的真实情况被少数人刻意的掩盖、遮蔽了。
王斐认为极越最不可思议的是倒闭之前居然连员工社保都无法缴纳了,但是公司依然选择了隐瞒,直到最后一刻才搞突然袭击,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财务状况不可能是一天之内变坏的,夏一平、极越财务高管、百度和吉利两家股东肯定是知情的,但是没有人采取措施,任由事情走向不可挽回。”
极越开的第二个坏头是,极越汽车身陷危机后,其背靠的两大股东百度和吉利居然坐视不理,没有拯救的动作。
在许多媒体的报道中都提到,在公司闪崩之后,夏一平给股东打电话,对方不接电话。
王斐认为,极越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小角色,本身的品牌力不强,很多人买车也都是冲着吉利和百度做靠山,觉得应该比较稳,但最后的结果是面对极越的资金危机时,两家都作壁上观,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02 追杀下一个“极越”
最近准备买车的吴兴发现,极越事件改变了许多准备购车消费者的三观。
有消费者感慨,极越事件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教训,就是所谓的技术能力、股东实力、背景靠山都是浮云。“技术再先进,智驾再厉害,但是相比倒闭的风险啥也不是。”
在各种社交媒体、汽车论坛中,人们纷纷开始预测谁是下一个“极越”。
有人从销量角度出发,列出比极越销量还少的汽车品牌,提醒大家注意避开。
还有人从股权的维度来分析,认为“只要不是一家企业直接干,两三个企业合作投资的很可能不靠谱。”
在网络上,有网友按照销量情况、股权复杂程度,造车经验对所有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盘点,按照极度危险、比较危险、可能危险、轻微风险进行评级。
大部分国产新能源品牌都被视为不安全,其中极星、极石、极狐等几个和极越一样的极字辈都被归为极度危险之中。
而乐道、蔚来和尊界、享界被归为比较危险;阿维塔、智己放到了可能危险中;理想、小鹏也被放到了轻微风险级别。
看完这份总结,有用户戏称“新能源全部危险,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别买”。
在某整程度上来看,极越断了国产所有新能源品牌的路。如果连蔚来、阿维塔这样的品牌都被认为有风险了,那其他新势力想得到用户的认可就更难了。
“月销量不到1万的都不能买。”吴兴说,现在用户中这样的心态很常见。
以前用户买车,会把小品牌也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觉得有些品牌造型好看,或者智驾比较强。
但现在大家把选择范围都集中在了头部几家,其他的都不考虑了。“很多人只买销量最靠前的几个品牌,担心小众品牌万一倒掉了连零件都没得换。”
当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信任被极越消耗,用户开始不信任任何国产新能源品牌的时候,也意味着新势力们中小品牌迎来催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