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尖底瓶用途,科学研究改写认知:苏美尔文明源于中国?

诸史 2023-05-08 01:09:28

上个世纪,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考古发现众多别具特色的小口尖底瓶,贯穿于仰韶文化的全过程,历时长达2000余年,伴随着仰韶文化的成长、辉煌、衰落。其中,西安半坡遗址的尖底瓶(见下图)与甘肃马家窑遗址的尖底瓶最具特色。

在西安半坡小口尖底瓶的影响下,距今5000年时的仰韶晚期,甘肃马家窑文化又演化出了一种新型尖底瓶(下图,现代手工复原),被称之为“彩陶旋涡纹尖底瓶”。因此,马家窑尖底瓶与半坡小口尖底瓶一脉相承,属于继承与改进的关系。

然而,对于小口尖底瓶的用途,不少学者却出现了重大错误。

起初,学者普遍认为尖底瓶是既省力又方便的汲水器,并将之编进中学教材教辅等(下图),但半坡遗址工作人员与北京大学力学系合作实验,发现尖底瓶汲水并不实用,基本特征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座右铭源于此,中庸思想也与之有关),装满水之后就会翻倒,装一半才能“正”,因此汲水说不可信。

既然不是汲水器,那么尖底瓶又是什么用途呢?现代科学研究取得重大发现,再次印证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发现,让我们不得不对苏美尔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产生新的怀疑,即至少苏美尔文明的部分源头未必不在中国!

尖底瓶的用途:一种新型酿酒器

近几十年来,考古专家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尖底瓶中的残留物,以判断它们的真正用途。

第一次研究,四个不同区域的仰韶中晚期的尖底瓶,距今约6000—5000年,与三个中原地区的前仰韶时期遗址的小口鼓腹罐,距今约9000—7000年,其中之一是贾湖遗址陶器。结果证明,这些陶器都是酿酒器,以黍或稻米为主要原料。其中,距今约9000年的贾湖遗址,再度被证明拥有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酒。

不过,第一次研究的两组样本,中间存在千年间隔,此时正处于仰韶文化早期(距今约7000—6000年),小口尖底瓶初现之时。正因如此,2017年时又有了第二次研究,样本为2件半坡遗址和9件姜寨遗址的不同大小的尖底瓶(上图)。

经过科学分析之后,研究结果颠覆认知,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发表的《半坡和姜寨出土仰韶文化早期尖底瓶的酿酒功能》一文,对此有详细分析,其中三个重要结论如下:

首先,所有尖底瓶都有酒的残留证据,而尖底瓶在仰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表明“酒被当时人们普遍享用,而不是少数精英人士的奢侈品”。

其次,小口尖底瓶属于一种新型的酿酒容器,相比前仰韶时期的小口鼓腹罐,尖底设计更利于沉淀与发酵,至今啤酒厂仍采用尖底设计的罐子酿造。因此,小口鼓腹罐与尖底瓶是一种继承与改进的关系,一脉相承。

第三,尖底瓶口的边沿,存在磨损的微痕形态,而2个姜寨尖底瓶标本中发现芦苇茎叶的证据,表明古人将芦苇吸管插入尖底瓶中饮酒。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芦苇管喝酒,在中国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至今犹存(见上图)。

甲骨文的继承:文字印证了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到商代时,仰韶小口尖底瓶已经消失不见,但令人惊奇的是,甲骨文上却还大致保留了这一历史,比如“酉”与“饮”二个字形。

甲骨文中的“酉”,本义是“酒”,字形见下图,就是尖底瓶的形象。与之类似“酒”(旁边多了水形,会意酒水)、“尊”(双手捧酒坛)、“奠”(酒坛置于平台之上)、“福”(双手捧着酒坛,准备放到旁边祭台上)等文字都有“酉”字旁,而无论“尊”、“奠”还是“福”都一种礼仪,因此它们这种字形,说明中国“无酒不成礼”习俗的历史及其悠久。

甲骨文中的“饮”,就是一个人伸手扶着尖底酒坛,张口吐舌向一个坛子舔饮的形状。但奇怪的地方在于,喝酒之人舌头似乎是分叉的,这又是什么原因?

上文学者研究发现,尖底瓶中发现芦苇茎叶的证据,说明古人是用芦苇管喝酒的,因此笔者认为“饮”字反映的应该是古人用芦苇管喝酒的场景。

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往往反映了时代的风貌,由此就不得不让人怀疑,“酉”、“饮”等文字,可能不是始于商朝,而是在更远的仰韶时期就已经出现。

其实,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除了上述文字异常之外,比如距今7300多年的双墩刻符(下图),已经形成语段文字特点,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三大造字方法,共有630多个符号,被广泛使用于周边地区。因此,中国文字的出现,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早,只不过因为文字载体容易腐朽的缘故而失传,又因为甲骨文的特性而部分保留了下来。

中国文化西传:苏美尔的来源?

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仰韶遗址”,由此揭开了仰韶文化面纱。但安特生认为,仰韶文化的彩陶源于中亚,故而提出了“中华文明西来说”。此后半个世纪,中国考古证实中亚彩陶源于中国,即仰韶文化曾经向西传播,与“中华文明西来说”截然相反。

问题在于:仰韶文化西传之后,对苏美尔文明有无影响呢?不妨先看看以下两点:

首先,苏美尔、古埃及的尖底瓶

苏美尔、古埃及也有大量尖底瓶,造型与马家窑遗址的尖底瓶一模一样,且用途也与中国的一样,都是酒器,古埃及的应该传承于苏美尔,但它们都比仰韶文化要晚一些。其中,苏美尔与古埃及也采用芦苇管喝酒。(上图,古埃及尖底瓶壁画,下图,芦苇管喝酒)

问题在于:马家窑遗址的尖底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与半坡尖底瓶一脉相承,但苏美尔、古埃及的尖底瓶却缺少演化过程,那么苏美尔的尖底瓶从何而来?显然,要么违背发展逻辑的自创,要么源于中国。

其次,楔形文字上的尖底瓶

中国亚述学家拱玉书指出:“陶器符号在西亚没有影响楔形文字的起源,就目前所知,楔形文字的起源和陶器符号没有关系。”

简而言之,楔形文字突然出现,仿佛从天而降,所以拱玉书认为是“英雄造字”,即英雄一时兴起造出一套系统的、抽象的文字,故而才没能在中西亚找到源头。

然而,通过下图可见,楔形文字中有马家窑尖底瓶演化出的字形,与中国文字中的“酉”几乎一模一样。既然如此,其他楔形文字的源头是不是也在中国?

仰韶文化西传,至少传播到了中亚,这是已经肯定的事实。而从尖底瓶来看,仰韶文化传播到了两河流域,并对苏美尔文明产生影响,包括部分楔形文字、酿酒饮酒文化等,最终又影响古埃及文明。因此,中华文明对苏美尔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今还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苏美尔文明至少有部分源头在中国。

36 阅读:3763

评论列表

叫啥名不重要正能量就行

叫啥名不重要正能量就行

11
2023-05-08 16:28

有理有据[点赞]

隔壁老王

隔壁老王

8
2023-05-08 22:09

sumer苏美尔 ,summer 夏朝

清晰是美

清晰是美

7
2023-05-08 21:42

看似科谱,想坐实苏美尔文明

王者记忆

王者记忆

6
2023-05-08 17:39

埃及文明有8500年历史,苏美尔文明有6700年历史。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自己考虑吧。

清晰是美 回复 05-10 13:20
白皮无脑信,长这么大都没自己的思想,你学的历史也是它们编的,以伪证伪,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是吧[得瑟],都告诉你了我们为了油井探过那片,往下几百米都是盐碱地,能出文明?有一种知识叫常识懂吗。[得瑟]

紫气东来 回复 清晰是美 05-11 17:18
真是无病可救,非洲化石第一个人类化石(360万年),黑人这么受歧视,全球还是承认人类最早在非洲诞生。你有意见么?那人类文明会有比非洲早的?

大雷

大雷

4
2023-05-09 13:51

古时候没有桌子,地也不平。罐子放不稳,所以干脆做成尖底插在地上。这还需要哪个文明教哪个文明吗?[得瑟]

jenemy

jenemy

4
2023-05-09 19:27

全篇胡扯。尖底瓶的用途是方便取水和插入灰堆里加热保温。作为日常用品,数量特别大。还全民喝酒…原始社会哪来多余粮食酿酒。夏商时期酒池肉林都是了不得的大罪过了。

jenemy 回复 缘起 05-09 23:43
去半坡文化遗址看看就知道,有尖底瓶取水和烧水的示意图。

缘起 回复 05-09 22:09
尖底瓶非常不适合取水,进水会翻。

王不了

王不了

4
2023-05-08 11:38

尖底瓶的作用是饮用水过滤,类似道尔顿发明的硅藻陶瓷过滤器。

watch

watch

3
2023-05-09 01:45

三星堆出土的外星人面具就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说明华夏人是从中东地区迁过来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watch 回复 神马 05-09 12:55
都是中东人的子孙后代,有啥不服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神马 回复 05-09 12:10
古天乐不服[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吟风

吟风

3
2023-05-09 14:56

什么叫“文明”?文明就是“历史”,历史就是“历”和“史”。原始文明没有历和史,只有遗留的生活用品和建筑。什么是“历和史”?历就是时间的定义,然后测量,记录,这一系列工作必然要发明相应的工具,理论依据,创造相应符号,文字,计算公式,记录用的相应工具材料等等,最终发明历法,“史”就是记录时间概念诞生以后的主要人文活动,承接历法诞生过程中产生的书写材料,记录方式等,所以说,只有“历史”才能叫真正的文明开始,在没有历史的前代都是原始文明,不能称之为文明。纵观天下,除了中华5000年文明,没有一个文明具有5000年历史,阿拉伯文明最多不超3000年文明,欧洲文明不超千年。

蓬篙人

蓬篙人

2
2023-05-08 10:07

[得瑟]让大家见笑了,这些是我上个月刚和的,不聊了,我再撒泡尿再和几个

用户17xxx37

用户17xxx37

2
2023-05-09 00:44

用管子吸谓饮。

邹氏引力场论负质量粒子是宇宙的基石

邹氏引力场论负质量粒子是宇宙的基石

1
2023-05-09 16:09

三星堆人来自冰川地域,头像奇怪是因为他们都戴着雪镜。具体参考因纽特人的木雪镜,突出三寸是因为有粗脖子病,眼球突出,又在雪镜上加了两个竹筒,这样就不会压住眼球。

我不是老司机

我不是老司机

1
2023-05-09 21:45

苏美尔[得瑟]西方考古可信度有多少大家都懂

诸史

诸史

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