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袁绍——北方霸主的没落(7讨董盟主)

吕尘玄 2024-04-19 03:49:25

第三章 讨董盟主

2.起兵讨董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他自署相国,又自称“贵无上”,性极残忍。

董卓擅行废立和种种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他所任命的关东牧守也都反对他,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而讨伐董卓,袁绍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本来,冀州牧韩馥担心袁绍起兵,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今河北沧州东),看守袁绍,让袁绍无法行动。这时,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写信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云云。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他问大家应当助袁氏还是助董氏,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说:“兴兵是为国家,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写信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的年号是“初平”,而袁绍字“本初”,年与字相合,他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平定祸乱。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董卓听闻关东起兵,因为害怕而毒杀弘农王刘辩,二月迁都长安。当时,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今河南焦作),韩馥留邺城(今河北临漳邺镇),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

由于家族的巨大影响力及其本人的政治声望,袁绍被推举为盟主,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讨董战争。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董卓得知袁绍、袁术在山东起兵,就把他们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杀掉。此时,豪杰大多归附袁绍,而且因他一家遭难受感动,人人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袁氏旗号的。韩馥见人心归附袁绍,忌恨袁绍得到众人拥护,害怕他对付自己,于是经常派人阻碍袁绍的行动。

六月,董卓派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瓖,劝降袁绍等各路军队。袁绍指派王匡杀掉了胡母班、王瓖、吴循等人,袁术捕杀了阴循,只有韩融因为德高望重免于一死。

然而,讨伐董卓的各州郡长官各怀异心,为了保存实力,拖延不进。

酸枣联军方面,诸将会盟时遥推远在河内的袁绍为关东联军首领,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对阵董卓部将徐荣的荥阳之战时,袁绍也派人参与其中。荥阳战败后,酸枣联军的将领每日大摆酒宴,谁也不肯去和董卓的军队交锋。粮尽后,酸枣联军化作鸟兽散,一场讨伐不了了之。

河内联军方面,袁绍将军队引到孟津,与冀州十郡郡守、在漳河歃血结盟,盟誓共同讨伐董卓,辅助王室,拥戴天子。在孟津战场,袁绍的部下河内太守王匡与董卓对战,被击败。驻军河内时,原驻扎酸枣的将领曹操、原何进部将张杨都率兵来到河内与袁绍汇合,后张杨跟随袁绍到漳河与匈奴单于于扶罗一起驻兵。

南阳联军方面,豫州刺史孔伷去世,袁术麾下的长沙太守孙坚率领豫州兵将在梁东与董卓激战。

0 阅读:1
吕尘玄

吕尘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