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绝命后卫师”,师长政委战死,唯一幸存的团长成开国中将

雨故人愁思 2025-01-05 18:20:16

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中,有一支被誉为 “绝命后卫师” 的英雄部队,那便是红5军团第34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让主力部队和中央机关顺利突围转移,红34师临危受命,担负起了后卫掩护的重任。

在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的率领下,红34师的将士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湘江战役中,红34师浴血奋战,成功完成了掩护大部队渡江的任务,但自身却被敌重兵阻于湘江东岸,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壮烈牺牲。

而该师一名团长韩伟在率部完成掩护任务后,幸免于难,历经辗转,最终成为了开国中将。

红军撤离苏区战略转移 红34师担负垫后重任

1934年10月,由于受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我党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遇失败。

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央主力红军决定实施战略性转移,根据上级的计划部署,红34师紧随党中央、中革军委直属部队以及兄弟部队之后,进行跟进。

11月26日,红34师100团团长韩伟在道县葫芦岩接替红4师的阻击任务后,被师部紧急召至军团接受新的任务。

军团长董振堂面色凝重的告诉众人,超过40万的国民党军队正向我军逼近过来,形势极为严峻。

朱德总司令命令全军划分为四个纵队,迅速渡过湘江,前往西延山区。

紧接着,时任军团参谋长的刘伯承以沉重的语气强调道:“国民党各路军队正从不同方向向我军围攻过来,企图将我军歼灭在湘江边,当前形势不容乐观。”

刘伯承在说完这句话后,稍作停顿,随即向红34师下达了任务:阻击尾随而来的敌军,确保全军能够成功突围,担负起垫后的重任,而韩伟所率领的100团,则作为红34师的后卫部队,负责为全师垫后。

在撤退过程中,红军遭遇了极度不利的局面,国民党“追剿”部队的持续追击,几乎将红34师推入绝境。

逆境中,韩伟率全团将士与强敌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最终在兄弟团的回援下,成功摆脱了敌军的围攻。

可谁知我军甩掉追敌,进入广东境,便又遭到国民党粤军的重兵围堵,这使得红34师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

红5军团第13师紧急回援参战,在董振堂和刘伯承指挥下,红军在渡头、土地圩激战两昼夜,重创敌军。

韩伟领导的部队成功掩护了红军主力,连续突破了敌人构筑的三道封锁线,随后,毛主席提出了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建议。

然而,由于“左”倾领导的干扰,我军错失了宝贵的战机。

11月下旬,蒋介石在湘江构筑了第四道封锁线,并且增派了20多万重兵,正马不停蹄地赶来湘江两岸,意图将我军消灭在湘江之畔。

在这生死攸关的关头,红军唯一的出路就是抢渡湘江。

1934年11月27日,红军遣部队迅速渡过湘江,控制渡口并搭建浮桥。

尽管第1野战纵队距离渡口仅80公里,但因辎重过多,行进缓慢。

国民党军“追剿”部队陆续赶过来,对红军发起猛攻,红军在湘江两岸与敌军血战数日,确保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机关在12月1日安全过江。

红34师在江东与敌军激战三天,部队人数大幅减少,第100团同样遭受了重大损失。

国民党军队发现红军主力已经渡过江后,便将全部火力集中对准了红34师。

困境中,韩伟提议留下掩护,让陈树湘带领其他部队突围,但此时红34师北上西渡湘江的道路已被切断,即使强行渡江,也难以追上主力。

血战湘江 “绝命后卫师”中唯有团长韩伟幸存

面对继续强渡湘江已无胜算的严峻形势,陈树湘师长果断作出决定,带领部队沿原路返回湘南,开展游击战。

可在部队东返行至青龙山附近时,部队多次遭遇追击和堵截。

经过连番激战,尽管重创了敌人,红34师自身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即便如此,仍未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而此时的敌军,又调整了战术部署,大有不将红34师歼灭绝不罢休的架势。

陈树湘师长迅速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立刻召集师团级干部,果断作出了两项决策:首先寻找敌军防御薄弱之处实施突围,一旦突围成功,便向湘南地区转移,开展游击战,如果突围失败,那就做好为革命献身的准备,与敌人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就在红34师拼尽全力突围的时候,广西一股敌军向我军展开了猛攻。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疯狂进攻,红34师无一人畏惧退缩,而是做好了与敌血战到底,用生命捍卫革命的坚定决心。

在这一刻,红34师越战越勇,集中兵力火力进行反击,敌军似乎被我军将士的英勇所震慑,竟然匆匆后撤。

尽管这场胜利极大地提振了指战员们的斗志,但红34师实际上是一支孤立无援、深陷敌占区的部队。

在兵力、粮食和弹药都无法得到补充,且缺乏兄弟部队和民众支持的情况下,韩伟果断提出由他带领100团进行掩护,让陈树湘率其他部队迅速向东突围。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认为这个计划可行,陈树湘师长也表示了赞同。

韩伟立即将实际上连一个营的兵力都不足的100团集合起来,重新编成3个连,并做了任务部署。

突围行动伊始,韩伟便带领全团战士与反扑的敌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抵御了敌军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但100团也遭受了重大伤亡,整团兵力锐减至不足30人,更糟糕的是,他们与师部失去了联系。

在一场与千余追兵的激烈战斗中,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在弹药耗尽、粮食短缺的绝境下,韩伟和其他几位战士被逼至悬崖边缘。

面对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他们没有时间进行商议,只是迅速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心照不宣地一同跳下了山崖。

幸运的是,韩伟在跌落的过程中被一棵大树拦了一下,得到了缓冲,最终摔落在浓密茂盛的草丛中,只受了一点轻伤,总算保住了性命。

然而不久,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传来:师长陈树湘率领师直及另外两个团的残部突围至湖南江永县附近时,遭遇敌军猛烈攻击,身受重伤,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的他,不幸落入敌手。

为了不沦为敌人的俘虏,陈树湘毅然决然地用手从腹部的伤口处扯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与此同时,师政委也在激战中英勇牺牲,全师几乎全部覆灭。

韩伟大难不死 最终成为开国中将

劫后余生的韩伟,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他东躲西藏,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辗转,终于来到了武昌的弟弟家。

韩伟迫切希望找到党组织,一刻也在家待不住,每天都出去四处奔波。

由于他是湖北人,而且在武昌有不少熟人,很快便引起了叛徒的注意,为了获得赏金,叛徒将他出卖给特务,就这样,韩伟大难未死,却不幸遭叛徒出卖,被关进了国民党的监狱。

在狱中,韩伟面对敌人的严刑折磨,始终咬紧牙关,未曾泄露任何党的机密。

敌人对他失去了耐心,最后被国民党当局判刑十年,关押到汉口的陆军监狱。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共两党达成共识,开始携手合作,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在此期间,经党组织营救,韩伟被释放出狱。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韩伟回到了延安,并进入抗日军政大学深造。

完成学业后,韩伟奉组织指示,离开延安,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军区工作。

当时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刚筹建完成,正需要优秀军政干部,因此,韩伟一到晋察冀军区,便被任命为军事教育主任。

在教育岗位上,他为我党培育了众多军事骨干人才。

不久之后,根据战略需要,军区进行了重组,韩伟被调至第2军分区,担任第4团团长。

随后,韩伟带领第4团积极投入保卫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中,沉重打击了来犯的日伪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数不胜数的大小战功。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意图独占抗战成果,无视民众的反对声音,对解放区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而引发了内战。

此时,已晋升为晋察冀野战军第 2 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韩伟,积极协助纵队首长,指挥着部队成功攻占了若干战略要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平津战役的落幕,上级对第2纵队进行了重组,并改称解放军67军,韩伟被任命为军长,肩负起新的使命。

在随后的太原战役中,韩伟带领67军英勇作战,与顽强的敌人展开激烈对抗,并再次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解放战争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新中国即将成立,党中央计划在开国大典上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央领导人们经过商议,决定将开国大典中陆军阅兵训练这一重大任务,交由韩伟来负责。

韩伟不负党中央对他的深厚信任,亲自领导并制定了阅兵训练计划,而且还耐心地进行示范指导。

1949年10月1日,经过了两个多月严格训练的参阅官兵们,步伐坚定、铿锵有力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新中国和人民的检阅,在这一刻,他们将新中国军人的威武和荣耀展现的淋漓尽致。

韩伟因功勋卓越,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党和国家委以重任,在军中一直担任关键领导职务。

1955年,在大授衔仪式上,荣获中将军衔。

结语:

韩伟,这位“绝命后卫师”中唯一幸存的团长,他从未忘记过在湘江血战中壮烈牺牲的战友们,每当回忆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嘱咐儿子韩京京,自己去世后,一定要将他的骨灰葬到闽西,他要与红34师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1992年4月8日,韩伟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的骨灰安葬于闽西革命烈士陵园。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