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藏在父母的规划里,避开这3个误区,未来可期

墨仔妈妈育儿 2022-06-09 13:54:32

前两天和老朋友聊起我们现在的工作,朋友说,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会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走出去,而不是按照父母的规划,回厂里工作。

我和这位老朋友一样,都是某大型企业的子弟,以前我们这些孩子毕业以后都可以直接回大厂就业,工作安稳,待遇尚可,还可以低价购买福利房,在那个年代,这是非常稳妥的人生路径,一届又一届毕业的孩子,大部分都会内部就业,少部分才会跳出去,从事别的行业。

可以说,一个大厂养活着好几代人,规划着一代又一代的父母们,每一代父母也会按照大厂的政策规划着自己孩子的就业方向。

然而十年之后,大厂政策变了,福利也削弱了,铁饭碗变成了合同工,我的朋友们也将面临一个问题:让自己的孩子留下呢,还是走出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何规划孩子的未来,是每一个父母都会考虑的事情,这样的考虑很有必要,也很考验父母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规划,不能陷入的3个误区

1、用旧思维、老观念规划新时代的孩子

我老公小时候颇有一些绘画天赋,也学了几年国画,但是家人认为绘画这条路又穷又窄,熬到一大把年纪才有可能出名,所以就放弃了绘画这方面的支持。

然而绘画这件事情放在今天来看,并不是一定要成为顶级画家才能养活自己,和绘画相关的行业太多了,我们聊天用的表情包、手机壁纸、各种商业插画、漫画、包装设计等等,都需要会画画的人。

我关注的几个儿童绘画科普视频博主,线下开画室,线上做科普售卖课程,教学能力过硬,又赶上要求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乘着自媒体的东风,大放光彩。

这是时代的变化造就的机遇,但,首先你得有绘画这门技术,其次,你能看到时代的变化。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已。

如今,我儿子从1岁多就开始痴迷画画,也展露出小小的天赋,我决定要支持孩子发展这方面的兴趣,家人依然摇摇头说,绘画这条路太窄了,不好就业。

这个观点如果放在十几二十年前可能是对的,但放在今天,就不合时宜了。

时代的车轮一直在前进,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原地,或者活在过去,孩子将会错失很多机遇。

规划孩子的未来,不能用老观念,旧思维。

2、只管规划目标,不管目标是否合理

前段时间,我朋友给孩子转了幼儿园,从私立幼儿园转到了公立幼儿园,转园的原因是私立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要让孩子练习写数字、笔画、算数,每天都有家庭作业,让孩子练习写五六行字或者背古诗。

小朋友回家后总是完成不了,拒绝写作业,还没到小学,就已经出现了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现象。

朋友认为这样的学习任务很不合理,建议家委会向老师提出建议,可是家委会中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确实应该早认字、学算数、学写字、学拼音,要不然小学一年级就跟不上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朋友果断选择了转园。

朋友问我这么做对不对,我说:他人笑你不上进,你笑他人看不穿。

其实每个家长都不会放弃“鸡娃”这个目标,只要中考的对半分流,高考的一分压倒一大片存在,鸡娃现象就不会消失。

然而,鸡娃并不是让娃学得越早就越优秀。

真正会鸡娃的家长,首先会懂得孩子每个阶段的各项发展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引导,不会摆烂怂管,更不会拔苗助长。

在同样的幼儿园阶段,有的家长给孩子规划的是各种学学学,有的家长给孩子规划的是各种玩玩玩。

不懂幼儿发展规律的人,会认为玩玩玩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懂规律的人则会明白,“玩”才是幼儿园孩子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能玩、会玩的孩子后劲十足。

规划孩子的学习目标,不能违背生长发育规律,孩子发展到哪个阶段,就做哪个阶段该做的事。

3、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和眼界,规划孩子无限的未来

我非常喜欢一个科普类博主,叫“无穷小亮”,他也是《博物》杂志的副主编,“鉴定一个热门网络生物”是他科普视频的开场白,从他的视频里能看到他是一个知识渊博、幽默风趣、极其专业的人。

他一定从小就喜欢动植物,凭借着这份兴趣,最终和事业完美地结合起来。

很多人觉得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诸如游戏、玩具、兴趣爱好等,又不能提高成绩,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只要不是课本上的内容,都是没有用的。

这样的认知和眼界,是狭隘的,玩和学并不冲突。

有竞争力的学霸,大多都是学得好,玩得好,爱好广泛的人。

因为他们能够高效管理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目标明确,有很强的内驱力。

著名教育专家黄静洁说,要让孩子在学习之外找到一个喜欢的目标,让学习为这个目标服务。

她讲到她儿子为了能够多一些玩音乐的时间,就会快速高效地完成功课作业。

允许孩子有兴趣爱好,并且支持孩子在上面投入时间和精力,只要孩子能够平衡学习和玩这两件事情就行,这样的父母认知和眼界是高远而开阔的。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是规划孩子生活与学习的大智慧

父母究竟该为孩子规划些什么

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在一档访谈节目里说:其实人生的路都是要靠自己探索出来的,如果一条路是早就父母规划好的,他就会失去一个探索的过程。

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雄厚的经济基础、人脉资源,加上我们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最终,孩子的人生还是得靠他自己去走。

我们能做到的规划,应该是这样的:

1、规划孩子那些不变的底层能力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我们的规划不应该是要学拼音、写字、算数这些接近小学课程的具象的学科内容,即使要学,也可以等到大班以后。

我们应该规划的是,孩子的情绪能力培养、社交技能培养、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独立思考判断、睡眠习惯等能力。

这些能力是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会需要的底层能力,是不会变的。

反过来,这些底层能力越强,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以不变应万变。

正如梁冬所说,儿童教育的本质,应该关注那些不变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变化的东西,因为变化是你追不上的,而那些不变的东西才是重要的。

2、做长线规划,把目光放长远

3年幼儿园、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加起来共计15年,这也是让我们家长最焦虑的15年,15年是一段很长的路。

这中间有太多的变数,有的孩子小学成绩优异,但到了初高中却滑坡式下降,有的孩子小学平平无奇,到了初高中却逆袭成一匹黑马。

从幼儿园到高中这几个阶段,就像一个又长又高的阶梯。

长线规划,是需要家长能够看到,从最底下的那个台阶走到最上面的那个台阶,需要经历哪些事情,做好哪些准备,不轻易给孩子的人生设限。

同时也能接受,在向高峰攀登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出现摔倒、倒退、停止不前的现象。

如果再把眼光放长远到整个人生,教育的目的就不仅仅是让孩子考上大学,找到工作,有口饭吃,而是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愿意为之努力。

3、规划孩子的兴趣,让他做到极致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对于儿童的培养,就是要找到他喜欢的事情,并且让他把它做到极致。

这个时代最大的进步,应当是对成功的定义多元化了。

以前的家长会说“你要是考不上大学,你这辈子就完蛋了”,然而今天看来,如果一个孩子确实不擅长学习,但只要他能掌握一项技能,并能做到极致,依然可以活的很精彩。

命运充满了无限可能,而非一条竞赛跑道。

孩子喜欢什么,兴趣在哪里,擅长做什么,我们就往哪个方向规划。

我闺蜜说她娃特别喜欢吃面包,也喜欢动手做,如果学习不好,那就做个面包师吧,在小区门口开个面包店。

父母有此觉悟,孩子的人生就不会太辛苦。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带着天赋,发现它,挖掘它,就是我们规划的意义所在。

0 阅读:9

墨仔妈妈育儿

简介:专注婴幼儿睡眠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