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王范被连降十级,毛主席得知后拍案而起:这件事我亲自审查

围讯见闻 2023-04-05 16:37:52

1942年的初春,一场发生在延安的整风运动,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早在1941年5月,一篇名为《改造我的学习》的报告,由毛泽东于延安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被提出来。目的是在于确立全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扎根于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之上,使得党组织内各成员之间能够协调统一,稳步发展。

但也正是此次“整风运动”,让不少作奸犯科的人“露出狐狸尾巴”,也有不少安分守纪的人得以进入党内工作。

但唯有一人,毛主席一度称他为“锄奸模范”。

他被党委以重任,为国家勤勤恳恳谋发展,为人民实实在在谋福利。

可就是这样一位任劳任怨的人民公仆,党的标杆,却在这次“整风运动”中,被连降十级。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惊,连说荒唐!亲自为其平冤昭雪,还他清白。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人物会受到主席如此关注?

请您跟着我的笔触,来认识一下这位“红色包打听”王范的传奇一生。

思想的觉醒,意识的转变

王范,本名“张庭谱”,1905年生于江苏省如东县上漫乡,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子弟。他的家族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农耕放牧为生他们的日子很不好过。

在王范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叫沙的习武的师傅,沙师傅见他身强力壮,心地善良,就把他收为弟子,王范就是在那里学会了武功。

经过数年的学习,王范已有了一技傍身,再加上王范本身就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平时那些地主老财为难乡亲们,王范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为乡亲们鸣不平,所以大家都对他的为人赞叹有加。

当时的王范已经长成一名青年,不仅有着一身的本领,而且还聪慧过人,村里的乡亲们都劝王范的父母,“把他送到学校去读书吧,他那么聪明,在家跟你们一样干一辈子农活,没什么前途,还不如再学习些知识,出去闯荡一番。”

听闻此话,王范的父母内心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借遍了亲朋好友筹够了学费,把他送到了当地的一所学校。此时王范自己也意识到了,这将是一次可以改变命运的好机会,所以他在学习十分认真刻苦。

这个时候,王范大概还没有意识到,勤奋刻苦的自己,已被乡下的一位老师给“盯上了”。

这位老师叫做王盈朝,表面上是一位乡下的小学老师,其实是一位地下的共产党成员。

王盈朝被委派到如东县上漫乡,一方面是为了宣扬革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展共产党员,各方面都表现优异的王范正是他看中的对象。

一天,王盈朝找到正在田里干活的王范,把他叫到身边后,在地面上画出一把镰刀和一把斧头的图案。

王范见此情形只觉得奇怪,笑着问道:“王老师不在学校里讲课,专门跑到这里来教我画画来了?”

王盈朝也笑着回应道:“我正有此意,我不仅要教你画,还要教你认识。你可知这一柄镰刀,还有这柄斧头的寓意啊?”

王范一脸疑惑的看着王老师直摇头。

王盈朝挪了挪身子继续道:“镰刀代表的是农民,而斧子则代表的是工人,像这样两者结合,足以给一个国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工农就能当家做主人了!”

王范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顿时肃然起敬,觉得此人绝不是一般的小学老师。

就这样,二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王盈朝不仅是王范的良师益友,还在生活上帮助他,王范才得以继续学习,并且也在王盈朝给他的《新青年》上,第一次了解到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存在,这彻底让王范点燃了心中革命的火种。

1926年,在地下党员王盈朝的推荐下,王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我党的一份子。

王盈朝每次出去为工农讲学时,他就做助理,帮助自己的父老乡亲,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及所面临的困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此过程中,张庭谱也结识了不少的革命者,他不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也从中获得了自己对于革命的更为深刻的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性的思想在民间根植的更深,这就使乡绅地主们感受到了危机,于是以吴省吾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始对我党的革命理念发起了抵抗。

面对如此情形,时年21岁的王范又该以何种方法,利用我党的身份继续促进革命事业的发展呢?那这就不得不提当时发生的一件大事了。

顽强的意志 ,炽热的“红心”

1927年7月15日,国民党右派发起“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王范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组织发动所有农民子弟兵,开展农民运动。

当时的国民党特务组织已经深入王范所在地,在开展的运动的过程当中,也多次与这些国民党特务“交过手”,屡次险象环生。

1940年前后,王范在延安留影

干革命哪有不流血的?王范在一次动员大会上被吴省吾的手下开枪打中了手臂。

之后,吴省吾还亲自过来“探望他”十分嚣张的说:“搞什么革命,我警告过你的,看在你父母是我长工的份上,我饶你这次,若是在给我捣乱,下次流血的可就是你的脑袋了!”

此事过后,家人害怕其有性命之忧,便让他退出党组织,不要再搞什么革命了,可他坚决不同意,于是便远离了家人 ,自己在外继续革命。

1930年,在王范的积极寻找下,冯步洲与其取得了联系,二人秘密召开了一次会议,在当地成了新的党组织,王范担任组织的书记。

自此,王范的活动范围扩的更广了,甚至还说服了不少地主募集了大量的革命资本,他将这些筹集财物全部都交到了红十四军手里,为下一次武装暴动做准备。

可是,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吴省吾的耳朵里,便开始组织手下打算与革命组织同归于尽,无奈武装暴动必是要提前了,而在这一次的交手中,这个地主豪绅吴省吾也被当场击毙。经此一战,王范也首次尝到了革命胜利的喜悦。

可是这胜利的喜悦还没过多久,国民的大批武装开始“围剿”红军,地主阶级 再次起势,随着队伍被打散,叛徒的出卖,到了上海的王范彻底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只身一人来到上海的王范,初来乍到,无依无靠。所以他决定先找个“营生”,再一点一点地寻找组织。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做一名当地的巡捕,不仅能掩盖自己身为党员的身份,又能利用职务之便寻找党组织,一举两得。

凭借着身强力壮,而且还会些武术的王范,很快就通过了巡捕房的考核,顺利“入了职”。

王范在当上了巡警以后,就开始借助自己优势,开始积极寻找党组织,争取早日与党组织取得联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苦寻,他终于和组织取得了联系。只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国民党的特务势力太过强大,诡计多端,组织并没有完全信任他。

虽然受到了组织的怀疑,但王范并未因此动摇其坚定的革命意志,他主动地接受了组织的检验,并将各项信息及时地提供给了上级。

1931年,上海地下党组织接到许多令人费解的“告密信”,其中写道:“当心二号,要时刻提高警觉。”地下组织的人看完此信,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虽然无法判断这个“二号”究竟是何人,但也能猜到是有人叛变了革命,所以及时根据信件内容做了防备预案。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个信中所提到的“二号”竟然是顾顺章,也就是中情局的二把手,这让当时在上海的地下党组织成员都有些措手不及。顾顺章叛变后,几乎将上海地下组织的所有人都都早到了迫害。只有有少部分人因为那封“告密信”,索性逃过一劫。

后续调查才得知,这封信就是从王范那里寄来的。

经过这一次,王范真实党员的身份终于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并重新与他取得了联系,允许他在巡捕房继续的中活动。

抗战的先驱,锄奸的模范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8日 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铸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海内外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此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许多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这也使得少数敌特分子也趁机潜入,延安的保卫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1938年4月重庆中央大学代表团来到延安一个叫沈辉的年轻人主动要求留下来参加革命,沈辉的政审由当时已经成为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侦察科科长王范负责。

面对着此前一直在上海南京从事地下工作,有着丰富经验的12年党龄的老党员来说,在一次谈话中,这名自称河南人的沈辉,不经意间会冒出一两句江浙方言。

看似行事低调却悄悄到处打听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各种信息,甚至还曾在毛泽东驻地杨家岭附近徘徊,王范觉得有些可疑便对沈辉暗中进行观察。

1939年初延安城外出现了可疑电波信号,王范顺藤摸瓜在距延安不远处的绥德县,发现了国民党秘密电台。

1945年6月13日,王范(右)奉命离开延安,此前,他与当年被囚禁在南京国民党监狱的难友陈坦合影

经过缜密部署,王范和战友们锁定目标、果断出击,一举逮捕了7名特务,拔出了深扎在陕甘宁边区的钉子。

经审讯,特务们招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军统派了一名神枪手潜入延安,此人正是沈辉。

此行的重要任务就是暗杀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为了能顺利混入延安军统局为沈辉伪造了中央大学学生的身份。

在王范的严密防范下,沈辉无机可乘迟迟不敢动手,为求自保他甚至中断了与同伙的联络,同伙落网后,沈辉连夜狼狈逃出延安,国民党的刺杀阴谋又一次破产,此后王范又破获了几起敌特大案,党中央表彰他为锄奸模范。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全会讨论确定了在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后,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等问题。

位于北京市西郊的香山双清别墅,是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进入北平后的第一个驻地。

2月,王范跟随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先行来到北平负责党中央入驻香山的警卫工作。

北平刚刚和平解放,社会环境极其复杂,上百个国民党特务组织,近万名职业特务潜伏伪装伺机进行颠覆破坏,连时任北平市长叶剑英的专车都曾遭到袭击。

按照计划,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将乘坐火车抵达清华园,火车站随后前往颐和园,休息当天下午前往西苑机场举行入城式和阅兵式,最后回到香山双清别墅休息。

4个地点,三段路程,近50公里,沿途人员众多环境十分复杂,留给王范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半月。

3月10日,一支经过秘密集训的150多人的“便衣队”被王贩紧急调入北平,他们装扮成商贩居民,在沿途直守警戒。

为安全起见,向陕西驻地也对外宣称:劳动大学一切都按照计划有序的推进。

3月24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抵达北平的前一天,王范带人对已经排查了无数次的双清别墅做了最后的清查。

还有不到24小时中央机关和领导人就将入住,此时一颗手榴弹和几箱炸药的突然出现,让安保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这是敌特分子的精心预谋,还是中央驻地的秘密已经泄露,一时难以分辨,首要任务是确保驻地安全。

1960年,王范(左)探望李克农时合影

3月25日清晨6点,在人们的翘首等待中,中共中央领导人乘坐的专列缓缓驶进清华园火车站。当天下午5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来到西苑机场,阅兵在欢呼的人群中有序的进行。

没有人注意到,身着便衣的王范正密切注视着领导人周围的一切。

检阅结束后,新华社通过广播,向全国全世界发布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和毛泽东等胜利到达北平北平香山,也成为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

1956年 毛主席到上海视察,在簇拥的人群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时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王范 ,毛泽东仍亲切的称他为“红色包打听”。

1958年,因王范遭到不公平待遇,被“调离,免予纪律处分”,随后连降十级,被分配到到上海七一公社,任工业部门的副部长一职。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拍案而起,大说荒唐:“这件事由我亲自审查!”

最后,在毛主席的明察秋毫下,让上海市委重新考察了王范,最后把他调任为闵行区的区长。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王范曾到几个省、市视察,看到不少老干部受到冲击。

在当时的形势之下,他依旧选择向中央、向毛主席致函,把当时的形势真实地反映出来,为党的未来献出这份“绵薄之力”。

后记

王范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曾多次独自潜入敌后,收集情报,于党于人民,他都是一位久经考验、初心不改的革命战士。他为人正直,不管身在何位,身在何处都能做到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当之无愧的“锄奸模范”。

他的人格和气节,也将成为历史的长河中,最闪耀那颗启明星,指引着后人不畏艰险,大步向前!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第一章人物传略]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4 阅读:1600

围讯见闻

简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