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总错失一次进军河南机会,不料竟然避免了一次大损失!

陈冠任 2025-01-14 19:30:16

1938年1月,南京失守后,日军正向着河南、安徽进攻。

八路军参加抗战后,到底向哪里发展、去哪里建立敌后根据地,一直是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人考虑的问题。

这时,他们都认为山西的国民党军可能退过黄河,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下一步究竟向南去河南发展有利,还是向东去河北、山东发展有利》一时难以确定,但几人都比较倾向于向河南发展。

不久,在武汉的周恩来建议八路军在长江、黄河之间的鲁、豫、苏、皖地区发展,并要求将八路军驻临汾办事处处长彭雪枫调去河南工作。这个思想与毛泽东多少有些不谋而合。毛泽东也主张把八路军115师转入豫鄂西地区,为此他曾考虑把山西、鄂豫皖、苏浙皖赣边、陕甘、鄂豫陕边及湘鄂赣边六个地区作为长期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而以苏鲁边、冀南、热冀边、大青山等几个地区作为辅助区。因此,向河南发展是很重要的一步。

恰巧,蒋介石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朱德、彭德怀率八路军三位师长一起参加会议。在会议期间,蒋介石有一次同129师师长刘伯承谈话中,表示有意让129师去鄂豫皖地区。刘伯承因为不了解朱德曾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讨论过八路军战略发展方向问题,所以,没有向蒋介石表明态度,只是含糊地表示可以考虑一下。蒋介石见他热情不高,也没有强求。

随后,朱德知道了这件事,但是已失去同蒋介石进一步商谈的机会,很觉得惋惜。

在这一次洛阳会议上,蒋介石确定了山西的阎锡山、卫立煌率军队不过黄河。八路军隶属阎锡山、卫立煌战区指挥,于是也改变了主力向河南发展的这个打算。

正是因为八路军错失了去河南发展的机会,随后日军进军河南,而八路军远在山西,于是躲过了与日军主力的直接较量,避免了一次大损失;也因此接着有了1938年底115师挺进山东的壮举——创造了偌大的山东解放区。

后来,朱德回忆此事,高兴地说:“洛阳会议时失去了与蒋商谈去河南发展的机会,我还懊悔几天,哪里知道没有去河南,反而使我们躲过了一场危险,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0 阅读:25
陈冠任

陈冠任

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作家,自媒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