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说:就得杀鸡用牛刀!一小时歼敌3000,打出经典战例

陈冠任 2024-10-19 09:29:18

1947年3月,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毛泽东率党中央主动撤出生活了十年的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兵团离开延安后,一直隐蔽,3月25日,对胡宗南部31旅发起突然打击,歼敌2900余人,活捉敌旅长李纪云,前后战斗只一个小时,干脆利落。这一战的打成,给气焰嚣张的胡宗南和蒋军当头一棒。

此战之达成,其实是中共高超的军事艺术的大集成,堪称经典战例。

首先是彭德怀的军事敏感性。

撤离李延安后,毛泽东和彭德怀就时刻准备抓住胡宗南军的一个弱点予以狠击。

3月21扫晚,彭德怀的野战军电台截获并破译胡宗南发给敌31旅的电报,令该旅经川口渡延水,进至青化砭筑工事据守,限24日到达。彭德怀十分敏感,马上认为破敌的时机到了,决心打一场伏击战,歼敌31旅。

其次,。

这是撤离延安后的第一仗,只能胜不能败。

能不能打,如何打?彭德怀连夜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报告,毛泽东完全同意,说:“趁其立足未稳,彻底歼灭该敌。”——为彭德怀定下了速战速决之策,定下了“快、准、狠”的战役之调。

再次,选择作战点的高超。

彭德怀高明地选择了青化砭的蟠龙川伏击。

为什么选择青化砭呢?

因为,1,青化砭离延安只有50余里,可以威胁敌占延安;2,最为重要的是,青化砭有一条40多里长的蟠龙川。咸榆公路沿大川而上,穿过青化砭。公路两侧是连绵起伏的山地,便于部队隐蔽,是打伏击的理想战场。

彭德怀选择这里布阵,敌31旅只要钻进“口袋”,就只有灭亡一条路可走。

第四,体现了决战的坚定性。

24日拂晓前,西北野战军各旅进入伏击阵地。这时春寒料峭,冷气袭人。官兵伏在尚未解冻的冰冷的山岭上,紧握钢枪,随时准备出击i。可是,从天明等到下午5时,也未见敌军踪影。6时,彭德怀只好下令撤出阵地休息.

埋伏了一天而敌人没来,有人耽心离延安这么近,会不会走漏了消息?此外,情报可靠不可靠?彭德怀很坚定,说:陕北的乡亲们是不会去向敌人告密的,情报也不会错的。敌人一定会来。今天伏击不成不要紧,就当成一次演习。

彭德怀为什么如此坚定且拿出耐心?因为,从军事上,他分析,胡宗南虽然是个草包,但是他的主力由延安北上安塞之后, 需要派兵保障其侧翼安全,这一点军事常识胡宗南还是有的,不然他怎么能捞一个陆军上将当呢?何况他有大炮、坦克,有汽车,又想捕捉我主力部队,这陕北唯一的一条公路,他能不走吗?所以说,他一定要来。

第五,敌情分析的一致性。

当晚,彭德怀向毛泽东报告敌情分析,说敌31旅24日到达拐峁,停止前进,可能是待补粮食(事后得悉,31旅在川口宿营补给)。并且提出明日仍按原计划部署伏击。彭德怀的分析,与毛泽东的分析完全一致。

于是,彭德怀电令各纵旅:“明日我军仍以伏击态势,按24日部署坚决执行伏击。必须耐心认真布置,勿因敌一二次不来而松懈战斗准备。”

第六,及时出击,打得非常快速,干脆利索。

3月25日凌晨4点左右,寒星闪烁,彭德怀部主力进入原地区设伏。上午6时许,胡军第31旅果然由川口,拐峁沿公路向青化砭前进,其空中侦察和地面的火力搜索,都没发现彭德怀部,于是大模大样朝前走,机枪、小泡裹着枪衣,炮衣,还捆在驮子上。

10时左右,其先头部队进至育化砭附近,后卫过了房家桥,整个行军纵队完全进入彭德怀布下的伏击圈内。于是,彭德怀下令战斗打响,野战兵团按照事先的部署,一部在石绵羊沟紧紧封住袋口,拦头断尾;东西两侧的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 猛烈夹击敌人,迅速将敌压至不到7公里长,只有二三百米宽的川沟里。敌军首尾不能相顾,兵力尚未展开就完全丧失指挥,顷刻间乱作一团。

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敌31旅直属队及92团2900余人全部被歼灭,旅长李纪云被俘。整个战斗打得非常快速,干脆利索,子弹消耗少,缴获多,当时被新华社称为“模范战例之一”。

战后,彭德怀兴奋地说:“敌人气势汹汹,可是在眼前这小小的战场上,我们以绝对优势兵力压倒了它。在具体战斗中,就得杀鸡用牛刀!”

彭德怀还说:“古人写信,信封上写“如瓶’两个字。边区群众对敌人真是守口如瓶,不是自己人就不给你说真话。青化砭这一仗,要不是在陕北,是很难打的。”

撤离延安后,只有一个星期,彭德怀就在青化砭给胡宗南当头一击,这一仗打得彻底、干净,胡宗南军的嚣张气焰顿灭,陕北军心的斗志和信心大振。这一仗的达成,体现出了彭德怀、毛泽东等人杰出的军事才干。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战,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0 阅读:214
陈冠任

陈冠任

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作家,自媒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