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看书时会打开免打扰模式,在那个时间段我是收不到任何消息的,并不是故意不回,而手机也会在这个时间里变成一个纯粹的阅读器。
还有一点,读书不是为了装什么,纯属是喜欢(也不知道为啥,以前同事看我在午休时间看书,背后老嘀咕“装什么”哈哈)。
因为书中的内容很精彩,就像金克木和周锡山合著的《文化卮言》中写到的这句话一样:“读书是读一个世界,读一个世界也好像读一本书。”
想要放下手机,让书变精彩起来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的文章作为一个参考~
给自己设定一个能完成的阅读目标。
这点挺重要的,涉及两种心态。而这两种心态又关乎着你是否能把阅读这个行为坚持下去:
当月能完成阅读目标,你会感到一种正向反馈,所以每次看完一本书,心里就会不自觉涌现出一股暗爽感。
当月不能完成阅读目标,你会觉得自己做啥都不行,连简单的每月看几本书都完成不了,这时候负面情绪就会涌现,搅得你无法把阅读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所以在设定阅读目标时,我一般是在心理阅读数量基础上增加2-3本。
选择的书也有一些讲究,其中必定有1-2本是自己爱看的类目,以此用来吸引自己完成本月的阅读目标。
巧用对比带动自己去多看书。
比如把玩手机和看书能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做一个对比表格。
表格做好后贴在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
虽然看书多不一定能得到很大成就,或者一下子给你升职加薪,但至少可以让我们视野变开阔,思想范围变广,看待问题变深刻。
尤其是我在沉迷看视频无法停下时,我会立即抬头去认真看一遍自己列下的对比表格。
心里开始默默盘算,如果不能按量完成输入目标,下一个月的选题就会受限,收入就会受到影响,退一步来讲,收入减少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这里提一下,巧用这个对比表格 ,确实让我多看了好些书。
想要养成看书习惯,首先得找到你感兴趣的书。
要把阅读这一行为变成习惯,读自己喜欢的书是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始终找不到喜欢看的书,本身对阅读的耐心会在翻看一本本不喜欢看的书时被消磨殆尽。
如果可以找到你喜欢的书,你就能持续不断从阅读中得到看下去的动力和兴趣。
正如赫尔巴特说的:“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
而自我活动是一个主动行为,它并不需要外界逼迫,是自己想要做出的一个行动。
这不是让你把全部时间都用来看你喜欢的书,而是用喜欢的书吸引着你看更多有用的书,毕竟很多人感兴趣的书其实对工作事业并没有什么太大作用。
手机有吸引力,但是感兴趣书籍带来的吸引力比手机更甚。
在这个电子产品丰富的时代,想要挣脱电子产品带来的吸引问题,找到一个兴趣爱好很重要。
想买点书 但是太贵了 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