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为何会亲笔敕赐“天下清官第一”给此人,他到底做了什么?

村人说史实 2019-11-12 20:32:31

江西新干地处鄱阳湖平原南沿,境内河流纵横,湖漾密布,拂堤杨柳醉春烟,小桥流水绕农家,沃野花香沁心脾,民俗经典话传承,今天的乡村,呈现出一派美丽与和谐,给人以怡人与畅快。

在距离县城不远的溧江乡塘边村,一名叫指天峰山坡,登临此地,山青如黛,水绿似蓝,风光旖旎,站立高处放眼望去,一面群山连绵,植被葱茏,树木参天,另一面水面波光粼粼,浩渺一片,周边的河流就象镶嵌在群山之中的一条白色的绸缎,顿觉感天之苍苍,水之茫茫,何等壮哉,何等美哉!

就在这地,有有一座古朴古香的祠堂,悬挂着一块匾额,长170厘米,宽75厘米,厚2厘米,中间横书“敕赐”,纵书“天下清官第一”,笔力苍劲雄浑,右侧上方竖向直书“康熙四十三年甲申鸿岁”,左侧下方竖向直书“顺天府宛平县知县 王言立”,是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赐。

据考证,康熙四十三年,康熙帝御驾亲临永定河巡视,河道总督奉召宣谕:“永定河官,天下清官第一。”夸王言才德超人,并升调他为顺天府尹。康熙四十七年王言奏请辞官告老还乡。康熙皇帝令画师为王言画了一幅肖像,并亲书 “天下清官第一”赐予王言,后代将康熙皇帝敕赐“天下清官第一”做成木匾,悬挂于王言故里王氏宗祠。

短短二十九字,小小方寸之间,却是康熙皇帝赐予一位普通官员的至高荣誉。那么,之王言究竟做了什么,值得一代著名帝王圣祖爷的推崇呢?

原来,王言,字慎夫,号两峰,清康熙十八年进士第,先后任马平知县、柳州郡丞、永清知县、宛平知县、顺天府尹。在任期间,勤政爱民,清正廉洁,诚恳谨慎,不畏权势,刚正不阿,政声斐然。

当年,王言任永清知县,奉旨为治理永定河总监。治理永定河是个浩大的工程,在一些人的眼里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可王言想的是工程越大,责任越重,马虎不得。他不时亲临工地巡视督察,坐镇指挥,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时朝中的一位姓程的尚书同时看上了这块肥肉,也想从中捞一杯羹。此人为人奸诈,贪婪成性,大造豪华府邸,私下用金银贿赂王言,请求帮忙提供木材石料,遭到王言严词拒绝。程尚书觉得丢了面子,怀恨在心,三番五次诬告王言任总监期间,以权谋私,大量敛财,“家田万顷,奴仆成群”,家中“金碗盛饭,洋参泡茶”。

康熙帝听信谗言后,将王言革职查办,同时派遣官员前往王言老家查访。可当他们看到王言家“田庐荡废,四壁萧然”,吃的是粗茶便饭,住的是一栋又矮又窄的土瓦平房后,老母坐在门口缝补旧衣,妻子在脚踏纺车织布,家里摆设简陋,连招待朱轼的鸡蛋也是向邻居借的。如此节俭,让人折服。不禁叹道:“天下竟有如此贫寒的‘贪官’!”

于是,康熙急忙召见王言,说:“卿家如此贫寒,天下少有,朕甚怜惜。”并赏其银两布匹以资贫寒。但王言伏地回道:“微臣什么都不想要,只要能给我留下一个清白的名声,便心满意足。”康熙便令御史拿来“文房四宝”,凝神屏气,写下了“天下清官第一”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赐予王言,并要将王言官复原职。但王言婉言谢绝,执意告老还乡。

在治理县域时,王言极力推行“减火耗、差徭役、恤夫疫、免行户,建学校”的治县良策。他这些同情民间疾苦的善举深得民心,受到了百姓的拥护与赞许。在他调离马平之日,数千名百姓夹道相送。

康熙书法

王言在家乡病故,临终前,他将儿孙们叫到床前,对他们说:“我就要走了,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产,深感内疚。想我一生清白为官,至此只能空口传送‘清白’二字,望‘清白传家’,永不忘本。”

翻检史料,康熙帝一生大力表彰清官,他重视对臣下道德品行的考察,对清官也从来不吝啬赞美之辞,他当皇帝六十年,曾经有三位清官被他表彰为“天下第一”,分别是河南的张伯行、山西的于成龙和江西的王言。

后来,王言的长子王泰森,孙子王云翔、王云焕都分别考中进士,被誉为“大车里四进士”,素有“一家三代四进士”之称。他们为官期间,没有辜负王言的训导和期望,均以“清廉勤职、同情民间疾苦”,成为清官的典范。

0 阅读:4
村人说史实

村人说史实

讲叙发生在各地的名人史实,介绍那些过去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