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柔富贵之乡,繁华锦绣之地的大观园里,有山、有水、有小桥流水,更有风花雪月,不仅有花团锦绣的风光,更有绿树成荫的美景,当初,因要迎接贾贵妃省亲,还曾参照皇家花园的建筑风格,还建设起了一座栊翠庵,绿树之中掩映着这个素以素洁的佛门之地,成为一处洁静的雅致去处,也住有一些年轻貌美的尼姑。
而在 《红楼梦》中有七个尼姑,她们是: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这些年轻漂亮的尼姑,分别居住在铁槛寺、水月庵的栊翠庵等处。
众尼姑中最大名鼎鼎的自然是妙玉,原本是仕宦人家的小姐,是读书仕宦之家,极通文墨,拥有咏絮之才,极端美丽、博学、聪颖,因父母双亡,因受仙人点拨遁入空门以保阳寿,遂成成带发修行尼姑,但也极端孤傲、清高、不合群,不为世俗所容,投奔贾府,居于大观园中拢翠庵。
本来,作为一个尼姑,“佛”不容“情”!“礼”不容“情”! 不仅如此,她还要打造一个“清高”拒人的外壳,但在这大观园,与这位格调清高的怡红公子,连佛门弟子素不关心的俗世生辰,她也细细打听了来。当贾宝玉生日,妙玉用粉红笺子,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这自然使贾宝玉感到莫大的荣幸。这个粉红笺子,正如现代的生日卡片,除了亲人,多是朋友彼此相赠,其意自见。一下子就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她仍是“带发修行”,虽为佛门弟子,青丝未断,尘缘亦难断,依旧一腔世俗的欲念,也就自在情理之中了。
妙玉,金陵十二钗之六,她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后在瓜州渡口“红颜不得不屈从于枯骨”,以牺牲自己的方式,使史湘云和贾宝玉最终相遇,结为夫妻,是十二钗中分水岭式的人物。后来妙玉在贾府差不多败落时一次去做客,却恰逢府中遭到了抢劫,被匪徒看上,后在庙里念经时被掳走,自此下落不明。
妙玉是曹雪芹珍爱的人物之一。虽然在前八十回正面出场仅两次,又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与四大家族没有亲戚和姻缘关系的女子,但她排名第六,在“脂粉英雄”王熙凤之前。她爱读庄子的文章,自认为是畸零之人,这意味着她对政治,对权力,没有兴趣;对社会,对俗世,对名利,也都看破;她不合群,自愿在边缘生存,享受孤独。但因为她能与天、与宇宙、与自然达到和谐,她又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很有价值,不可轻亵,凛然莫犯。
妙玉有着极高的灵气,又师从高人,从宗教哲学上本应达到凡人不及之境。但并没有。遁入空门又舍不去三千烦恼丝,不远千里追求贝叶文却又不得老庄精髓。贾府请她来,她嫌弃侯门公府以贵势压人。既如此不屑,又不肯彻底清净,终在贾府下了请帖后被车轿接入贾府,赚足了面子。
智能,《红楼梦》中水月庵小尼姑。她自幼在荣国府走动,常与贾宝玉、秦钟玩笑,长大后,出落得十分妍媚。她看上了秦钟,秦钟送灵到铁槛寺时,便乘机与她幽会。
书中未表述她如何会进庵当尼姑,但从她称水月庵为“牢坑”的口气看来,定是被迫的。庵中枯寂的生活束不住她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后来她又私逃进城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逐出,从此没有下落。按照曹雪芹的笔法,像智能这样着重描叙过的人物,后文会有照应和下落,但在续书中已无迹可寻。
曹雪芹不愧是大家,好多不起眼的情感,经他的生花妙笔一鼓捣,立即就变得不同凡响起来。比如,秦钟和智能儿昙花一现而且凄惨动人的“小爱情”就是。之所以说是“小爱情”,一是因为他们相爱的时候年纪尚小,二是因为他们的爱情如露珠一般短暂,三是因为他们的爱情很纯真。
智通,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水月庵姑子。(见第七十七回)她早想拐两个女孩子去做活使唤,恰逢芳官等被撵出园后,寻死觅活要剪头做尼姑,遂向王夫人花言巧语一番,芳官就跟她出家了。
智善,水月庵尼姑净虚的徒弟,智能的师妹。
圆信,《红楼梦》中七尼之一,地藏庵的尼姑。
书中写道:王夫人把分给姑娘们的唱戏的女孩子通通撵出去,让各自的乾娘自行聘嫁。藕官不甘心让乾娘再度买卖,便与蕊官一起跟地藏庵的圆信出家去了。
大色空,《红楼梦》中七尼之一,铁槛寺的尼姑。
净虚,馒头庵的姑子净虚,小尼姑智能儿的师父。
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
张金哥是长安县大财主之女。她已与原任长安守备之子定亲,可长安知府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中了她,倚势强行求亲,她父母遂应允了。但是守备家不干。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就去转托凤姐,她就假托贾琏的名义,给长安节度云光写信。云光就逼令守备家受了前聘之物。张金哥闻知后,便一条麻绳悄悄地自缢了。然后守备之子也自尽了。王熙凤跟净虚要了三千两银子,说是办事用。其实就是自己留下了。她为了3000两银子,迫使一对青年男女双双自尽。净虚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书中描写的这些尼姑,其实,很多与佛家的“四大皆空”是不相容的,她们有的出家并非出于自愿,也不是看破红尘而遁入空门,甚至是迫入了佛门。她们都是“有我之境”,纵不舍红尘,究竟敢爱敢恨,一生一世为的是自己的心。
还有些是欲洁不能,欲俗不屑,守不得青灯古佛,舍不去姹紫嫣红,空留一身怪诞,竟活成了一个纠结的糟线团!
其实,在那个年代,佛是最高尚,那些不良思想是肮脏的。然而,这些正处在豆冠年华的妙龄少女,佛门清规的长期禁锢,一团春情积压在心里,没有机会发泄,一旦在外界有意无意的挑动下,就会魂不守舍,春情爆发。
尼姑们的幻梦,正是表达了渴望情愫,在“灵”与”肉’,“情‘与“理”的交织与冲突,不时折磨着她们,为"情"所困,为"情"所苦.,为情所累。也正如对妙玉的判词一样,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这些尼姑身在槛内,心在槛外,尼姑思春,精神下凡!正是是体现她追求美好爱情,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