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缺少了黎玉的身影。
黎玉作为山东纵队的创始人,绝对有封为开国上将的资格。
同时,黎玉为建立山东革命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在抗日时也获得了很多成就。
然而,建国后,黎玉不仅没被授衔,他的职位也断崖式下降。
黎玉这种遭遇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革命早期黎玉,祖籍山西。他在私塾读过书,升入中学后接触到了新思想,决心走上革命的道路。
黎玉在20岁时就加入了共产党,早期革命时一勇当先,总是冲在最前头,所以总被国民党盯着,三次入狱。
那时国民党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员处境变得十分危险。黎玉在山西学校的党支部活动也只能转为地下。
那时的国民党发动“白色恐怖”,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黎玉为了掩人耳目,便借考学的名义成立了“北大候补生团”。
同志们便每天在这里接头,小心翼翼地开展活动。可是世上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学校还是发现了不对劲。
为了避免惹上麻烦,学校悄悄联系了国民党。国民党特务为了一网打尽,让学校派人盯着,什么时候聚在一起开会的时候再来通知。
就这样,一次黎玉等人正在商讨支部工作的时候,国民党特务破门而入,把他们都给抓了起来。
幸而黎玉平时便早做了准备,每次开会时都会让同志们带上课本、纸笔做样子。
就这样,在国民党进行审问时,每一个同志都一口咬死是在准备考学。
国民党特务实在是审问不出什么,再加上也没有确切的证据,只能把几人当作嫌疑犯暂且关进了监狱。
可进了监狱日子也十分不好过,监狱里的典狱长和狱卒腐败贪婪,每一顿都给囚犯吃些剩饭馊饭。而每日的粮食份额都被他们据为己有。
黎玉等人在狱中的生活极不好过,狱中关押的几乎都是共产党员,黎玉不忍看着这些同志们每天受苦,于是便提议大家合伙向典狱长发难。
在众人的计划下,典狱长一来到监狱,就遭到了众人的攻击。剩饭剩菜、杂草、石头全往典狱长身上招呼。
典狱长大怒,放言以后一点饭都不会发给他们了。
但黎玉早知道今天国民党干部要来提审调查,于是就威胁典狱长说要告发他贪污公款。黎玉抱胸看着典狱长说:“国民党的手段你也是知道的,不怕你不招。”
就这样,典狱长再也不敢惹这群祖宗了,监狱里的生活也好过了许多。
1929年黎玉在关了将近一年后终于出狱,他立马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随后便前往北平大学法政学院担任党支部书记。
当时国内革命热情高涨,各地罢工活动,暴动行为不断发生。黎玉也带领着北平的同志参加游行示威活动。
可是这次却被早有预谋的国民党抓获,示威队伍四散逃开,黎玉忙着组织大家逃离,落到了最后,又一次被捕入狱。
这次黎玉也长了经验,他在审问时说自己是来找朋友,只是路过就无辜被捕了。
国民党抓捕时场景混乱,确实失误抓过几次平民,听黎玉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当下也有点被说服了。
后来,黎玉又尽快托人联系了朋友,很快黎玉就被保释了出来。
还有一次是后来在石家庄重建党组织时,之前的党组织被国民党识破,遭到了大肆破坏。国民党知道中共不会就此罢手,所以一直盯着这条线。
黎玉等同志的行动已经足够隐蔽了,可还是被特务挖了出来。
在一个晚上,特务一脚踹开了黎玉家的门,正在休息的黎玉很快就被抓了。
特务在黎玉家仔细地进行了搜查,翻查出了很多中共的文件。
这次审问时,国民党势必要挖出点什么,于是对黎玉上了各种刑具。黎玉一一接下了,始终坚持说是路人留下的,他也不知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家。
后来国民党想出比对字迹的方法,让黎玉写材料。这个计谋被黎玉一眼看穿,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
就这样始终没办法给他定罪,只能把他暂且关在羁押所,一年后便出狱了。
黎玉同志这三进三出,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英勇坚强,也体现了他的机敏灵活。而这正是做革命所必需的。正是这种精神为他日后创建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
建立山东革命根据地黎玉凭借他的坚强的意志,灵活的思维得到了党中央的赏识,于1936年到达济南负责重建山东党组织。
山东党组织其实是成立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但由于军阀势力的盘踞,山东地区的党组织屡遭破坏,多次与党中央失去联系。
黎玉来到这里就是肩负了这个艰难的任务。
当地的军阀众多,张宗昌、吴佩孚、韩复榘都在这里有庞大的势力。黎玉刚一来到这里就先打听了这里的具体情况。
他了解到在军阀的多次打击下,当前山东的共产党同志已经分散各地,很难重新联系起来。
但重建党支部的任务还是要进行,他与当地的党员赵健民等召开了会议上。会议上宣布了重建中共山东省委的命令,黎玉任省委书记。
但这次参会的只有几个人,重建之路任重道远。黎玉也并不气馁,他知道赵健民在这里任职时间久,便让他小心联络其他失散的党员干部。
在国民党和军阀的双重戒严下,赵健民等人在地下秘密地联络着曾经的党组织成员。而黎玉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进行着新成员的扩招。
这是一项风险巨大的活动,如果国民党特务借机混入,那又将是对于山东党组织的毁灭性打击。
黎玉行动很谨慎,对于每一个新成员都不会贸然接近,而是先对其进行一番考察。首先确定不是敌对分子,再然后考察其是否具有革命的决心以及能力。
一定要选取最忠诚可靠的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而壮大党组织的力量。
就这样,在黎玉的指挥下,山东党支部很快就建立起来并且发展壮大了。由最开始的几个人壮大到在各个地区都有分部特支,很好地统一了山东地区的革命力量。
山东党组织建立起来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1937年11月,日军逼近山东济南。
一看日本鬼子要来了,驻扎在这里的军阀不敢和日军正面对抗,带着手下的部队就要转移。
一片兵荒马乱之中,山东驻扎着的国民党政府官员也见形势不对,不是投机倒把当了汉奸,就是带着财物向后方撤去。
最后遭殃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战乱年代土匪横行,各个势力鱼龙混杂,都参与进了这一场混乱之中。
面对日军的铁骑,不论是军阀还是国民党都逃之夭夭了,只有中国共产党还坚守在此地。黎玉接到了中央的命令,要爆发抗日起义!
不能坐以待毙,要奋起反抗。
接到中央指示的黎玉认真地思考了当地的形势,日军的势力强大,而我方在人数上非常不占优势。
于是首先,便派党员干部进行抗日宣传,在各个村口张贴起义军的标语,呼吁青壮年们踊跃参军。
这时的反动势力早已撤离,所以共产党的行动并没有遇到过多阻碍。
有了共产党的组织,起义军很快就建立了起来,人数也达到了几百人。黎玉见时机成熟,便召集了起义军的所有人举行了组织会议。
会议地点就在徂徕山腰,黎玉早早就来到了现场。他看着起义军的兄弟们一个个地上山,有的拿着家里的大刀,有的拿着自己做的长矛,家里有猎枪的也都把猎枪拿了上来。
看着兄弟们一个个都上来了,黎玉让大家保持安静,接着便开始讲话。
“兄弟们,我是共产党山东省委的书记黎玉。”黎玉站在一小处山坡上,声音洪亮有力。
底下的兄弟们都一起欢呼,他们这几天已经听说过了黎玉的名字,也对他这种领导抗日的行为感到很敬佩。
黎玉挥挥手接着说了下去:“但现在,站在这里,我们都是一起抗日的兄弟!日本鬼子来了,但是现在,军阀走了,国民党也怕了,但是我们共产党不会退后!日本鬼子马上就到山东了,谁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干!”
黎玉的话振奋人心,大家都高举着手中的武器说要跟着共产党一起抗日!
“打倒鬼子,守卫山东!”起义军的每一个人都高喊着这句口号。
接下来的会议便宣布正式成立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黎玉担任政委。
会议上还讲解了作战方法,面对日军的人数压制,决定采用游击作战的方法,给起义军的每个人都备了枪弹。
就这样山东革命根据地在黎玉的领导下建立了起来,山东纵队也初具雏形。可后来黎玉又为什么遭到降职呢?
忍辱负重山东革命根据地建设成功了,抗日队伍也组建了起来,战争也很快打响了。
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山林间穿梭,让日军头疼不已,始终攻不下这小小的徂徕山。
相反,游击队却给予了日本鬼子重创。游击队分为几支小队,在日军必经之路上进行伏击。日军为了追捕游击队,常常会分散开来,游击队便借此机会剿灭了好几支日军小队。
在黎玉的带领下,这一小支游击队伍不断壮大。到了1938年,原本只有几百人的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发展成为了20万人的武装力量。
并且依照中央的命令,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依旧是由黎玉任政委。事情慢慢发生了转折。
黎玉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他一手建立发展了山东革命根据地。但是后来却因不公的批判而遭到了断崖式降职。
那时抗日战争刚结束,国共的合作自然也就破裂了,国民党又漏出了丑恶的嘴脸,处处与共产党作对。
这时的共产党为了争取农民正在农村大搞土改,党中央发布了《五四指示》。根据中央的指示,黎玉也在山东进行土地改革的运动。
依据当时的局势,为了争取农民兄弟,中央把抗日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了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但《五四指示》中也规定了“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而且对于抗日将士中家中带有富农成分的也应酌情考虑。
总之,要求尽量减少纠纷,在分给农民土地时尽量考虑其他各阶级的利益。
当时的山东省归入了华东局的管理范围,而黎玉任华东局副书记。在仔细研读党中央的指示后,他便针对山东情况制定了政策。
但华东局当时的书记饶漱石看到黎玉在山东又有声望又有功绩,便起了争权的心。
他与康生勾结在一起,指控黎玉在山东搞“富农路线”。黎玉听了他这话,也看清了他的意图,心中不禁冷笑。
他质问道:“当年毛主席在苏区搞土改,王明等人也是以搞‘富农路线’污蔑的毛主席。现在你也拿这个名头压我,那我到时想听听,你说我哪里搞得‘富农路线’?”
饶漱石听了他这个质问,心中一下子也乱了神,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黎玉见他这样,挥袖就离开了。
但饶漱石并没有善罢甘休,接下来多次召开会议。最后在一个文件中仍然以走“富农路线”污蔑黎玉。
这时饶漱石带领下的土改肆意抢占中农富农的土地,如有不从就叫嚣着要打要杀,甚至还在会议上扬言要去城市里把城市小资本家的房屋也一起抢占过来。
山东阶级矛盾严重,而饶漱石非但不纠正,还对中央的人说他这是“形式上左,实际是右”。
饶漱石和康生两人持续地在黎玉头上施加“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的罪名。
而黎玉对这些攻击只是默默地接受了,他在会议上做了违心的检查。
黎玉知道他不能和饶漱石陷入这无止境的权力争斗中,国民党大军虎视眈眈,如果因为他和饶漱石的斗争而造成山东省两派分裂,让解放军,让革命蒙受损失,那是万万不该的。
为了大局着想,黎玉就这样遭受了多年的冤屈,在建国后也始终背负着不属于他的错误。饶漱石对他的指控依然背在他的身上,在建国后也没有得到重用,只在上海市委担任秘书长。
最后还被调到了地方工作,这无疑是把黎玉“流放”了,在后来的授衔仪式上,也无人想起黎玉,谁让他身上还带着“富农主义”的罪名。
但黎玉相信党终会为他主持公道,而中央也不辜负他的期望。
终于在1986年,为黎玉等华东局中所受冤屈的干部进行了平反。
结语黎玉一生任劳任怨,以其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出色的能力建立了山东党组织根据地,在抗日战争等革命事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面对冤屈,他为了大局考虑,忍辱负重多年。
他的这一生是跌宕起伏,辉煌光荣的。虽然没有被授予开国上将的荣誉,但黎玉所做的贡献我们会一直记在心中。
您对黎玉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
1.《黎玉回忆录》
2.《黎玉传记》
3.黎玉:战火中走出的老兵|世纪风采
4.黎玉|山东省政协文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