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疫苗新发现:30万人7年追踪,痴呆预防曙光初现?

奕行健 2025-04-12 20:26:39

在医学探索的漫漫征途中,每一个新发现都可能如同一束曙光,照亮未知的领域,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最近,一项震撼医学界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关注:30万人长达7年的追踪揭示,带状疱疹疫苗或许有着预防痴呆的神奇功效。这究竟是真的吗?如果属实,那它将为全球痴呆症防治带来怎样的变革呢?

说起带状疱疹,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它俗称“缠腰龙”,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当人体初次感染这种病毒时,表现为水痘,等水痘痊愈后,病毒并不会彻底离开人体,而是潜伏在神经节内。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这些潜伏的病毒就可能被再次激活,引发带状疱疹,发病时皮肤会出现疼痛的水泡,那种疼痛常常让患者苦不堪言。也正因如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成为了很多人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手段。

而痴呆症,作为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痴呆症患者人数将由2019年的5500万增加到2050年的1.39亿 。像阿尔茨海默症等常见的痴呆类型,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目前,科学界对于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虽然过往研究主要聚焦在β淀粉蛋白(Aβ)和异常tau蛋白累积上,但也有一些数据提示,病毒感染与痴呆症发生具有潜在联系,尤其是嗜神经性疱疹病毒可能在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那么,带状疱疹疫苗是如何与预防痴呆联系起来的呢?原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研究。他们巧妙利用了威尔士的一个特殊政策:1933年9月2日或之后出生的人从2013年9月1日起有至少一年的资格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而此日期之前出生的人则没有资格。这样一来,研究人员就可以比较那些年龄只差几周,仅因出生日期不同而有资格或没资格打疫苗的个体,这两组人群的所有特征基本相似,极大降低了分析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研究团队利用电子健康数据,对1925年9月1日至1942年9月1日之间出生的282541名个体进行了长达7年的随访,详细记录和对比了有资格和没资格打疫苗的人的痴呆症新增诊断病例情况。结果令人震惊: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在7年的随访期里,将痴呆症新增诊断病例的相对概率降低了约20% ,而且这种效应在女性中大于男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研究人员推测,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机制:一是带状疱疹疫苗可以减少VZV的再激活,从而降低了对神经系统的潜在损害。我们知道,VZV重新激活可能引发血管病变、Aβ斑块沉积和神经炎症,进而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生,而疫苗减少了这种风险。二是疫苗可能调节先天免疫系统,加速Aβ的清除和减少炎症,从而帮助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疫苗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大脑健康,让痴呆症更难找上门。

这一发现如果得到进一步证实,意义将十分重大。目前,针对老年痴呆仍缺乏有确切疗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近20多年来唯一批准的一款新药为卫材和Biogen公司合作研发的仑卡奈单抗,不但需要在患者发病早期使用,而且价格高昂,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但如果带状疱疹疫苗真的能预防痴呆,那它将成为一种非常具有经济效益的廉价预防方法,给无数家庭带来希望。

不过,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和谨慎。虽然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向,但研究人员也提醒,后续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观察到的效应是否确实为因果效应,并深入理解这种保护是如何形成的。目前还需要以随机试验的形式开展更多研究,来进一步测试带状疱疹疫苗对痴呆症和认知的影响。

30万人7年追踪研究揭示的带状疱疹疫苗与预防痴呆之间的关联,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虽然目前还只是曙光初现,但已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或许带状疱疹疫苗真的能成为预防痴呆的有力武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一起期待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见证更多的奇迹。

1 阅读:28
奕行健

奕行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