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议大学里的水课都换成这些#话题冲上热搜,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
有知乎网友建议,不如换成一些更加实用的课程,得到了接近3万的赞同,例如:
《工作必备知识(了解五险一金、试用期、实习期、13薪等)(附毕业生合同排雷指南)》
《法律必备知识(实用的经济法、婚姻法等)(正当防卫与互殴)》
《消费主义与防诈骗指南(论当钱变成一串数字与密码后是否让人对花钱失去概念)(避免找工作被骗、避免过度消费、了解盲盒扭蛋与手游氪金的危害、创业与投资需谨慎)》
《了解所在地区的社区机构可办理的业务和可提供的帮助(如何领取失业救济金、就业指导等)》
《租房与买房必备知识(如何交水电费、接网线、安装电脑)(什么是房贷与烂尾楼)》
……
诚然,这些课程都聚焦在令一些“清澈”的大学生头疼的、步入社会需要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但是站在大学老师的角度,一些人却持有不一样的看法。
很多大学生呼声很高的课程,其实都是和一些生活常识强相关的。站在大学老师的角度而言,大学课堂更多是学习掌握基础研究方法、培养研究思维逻辑、探索自身专业发展道路的地方。
作为大学生,很多问题本应该用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和学习思考能力自行解决,而不是让大学老师继续扮演“家长保姆”的角色。一些大学老师直言,需要这样课程的大学生自己就是“水大学生”。
图片来源:微博
逃不过的“水课”
大学里的一些“水课”,一直是很多学生和老师头痛的重点。
什么是“水课”?其实对于具体哪些课程属于“水课”,并没有一个具体清晰的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水课”多指一些课程内容干货少、对专业或者能力提升没有帮助、讲课方式也缺乏创意和吸引力的一些课程。
例如,一些非本专业领域的选修课,老师上课放视频念PPT,考核方式多为上台汇报或者小论文,学生选课的主要作用是凑学分;或者一些课程虽然内容重要,但是由于教材落后、讲课方式呆板等原因浇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大学生不一定在课堂上,但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这一说法曾在网络上非常流行。除此之外,在社交网络上,“如何利用水课时间拉开差距”等话题也屡见不鲜。对于学生而言,在“水课”上学不到知识还浪费时间,碰到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更是刷绩点路上的“拦路虎”。
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听这类课,一些大学生上课的时候低头玩手机、刷短视频,还有一些迫于考公考研的压力选择在上这些课的时候自行备考。
图片来源:小红书
光明日报有文章指出,“大学生不爱上课”可能已经是一个事实。据报道,根据暨南大学一位教授的观察,不点名的课堂,出勤率可能不到50%。来上课的学生,也大多沉迷于手中的电子产品,认真听课的寥寥无几。
对于老师而言,面对不愿意上这些课的学生,教授一门“水课”的体验也并不是很好。许多大学老师虽然教授的并不是核心课程,但是面对教学课时、督导检查等压力,每节课也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但是当站上讲台面对毫无热情的一片后脑勺时,挫败感真的很难消解。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各方压力下求生的“水课”老师,有一些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躺平”。
图片来源:小红书
怎么教好“水课”
实际上,大学里没有哪一门课可以完全定义为“水课”,怎么教好这类课程,对于大学老师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首先,需要明确“水课”的教学目标。这些课程虽然不是核心课程,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老师应该注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浮于表面的教学形式。例如,如果碰到教材枯燥陈旧的问题,可以引入更多的案例,加入一些更有趣的内容讲解来吸引学生。
其次,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并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技术手段辅助,如投屏实时互动、多媒体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体验。
另外,虽然这些课程不像专业课那样硬核,但也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课前或课间休息时,可以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也可以通过适当安排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最后,大学老师还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还可以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和方法。
总之,“水课”并不是无法避免的存在,大学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真正从这些课程中受益。
2018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推进课堂革命、建好质量文化等共识,以水课为代表的课程质量问题随之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也明确提出要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22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高校应明确教授承担本专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
越来越多的政策在保证高校课程质量、提升高校教学师资力量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相信更多的“水课”在未来会逐渐脱“水”,变成更多的“金课”。
【来源】综合整理自麦可思研究整理自光明日报、中国高教研究、各高校网站等。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转载于麦可思研究整理自光明日报、中国高教研究、各高校网站等,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