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崛起:十年时间从默默无闻的底层幕僚到晚清第一巨擘重臣

杨修聊历史 2023-06-10 21:12:01
导语

李鸿章(1823—1901年),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早年投靠曾国藩成为其手下幕僚,后追随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十年时间里从一介默默无闻的幕僚走向前台,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职,成为封疆大吏之首,遥领中枢宰相之名。

可以说,在满洲贵族当权的清朝,李鸿章作为汉族地主阶级,上位与升迁之快为晚清罕见,既有时代、运气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政治能力。

背井离乡,投靠湘军:乱世绝境下的无奈抉择

1823年,李鸿章出生于安徽合肥的一户书香门第,父亲李文安是与曾国藩同批考中的进士,长期在刑部任职。李鸿章因在家中兄弟排行老二,故后世又称其为“李二先生”。

李鸿章从小聪慧异常,自六岁攻读经史子集,17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同时在其父亲引领下,进京遍访吕贤基等安徽籍京官,极大的锻炼了其社交能力,开阔了眼界。

1845年李鸿章会试落榜,此后不久投入到当世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义理,在长期的朝夕相处中,两人结下深厚师生情谊。

曾国藩的言行学问为李鸿章奠定了思想基础,正如李鸿章后期评价: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1847年,李鸿章第二次参加会试,最终考中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不久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一年多时间里呈燎原之势,规模达数十万之众,一路北上攻克湖南、湖北。

1853年初从武汉顺江东下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朝野上下一片惊慌。

但只有李鸿章暗自窃喜,正如他当初进京所做“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如今太平天国运动正给了他施展拳脚的机会。

恰逢咸丰下谕,要求各地组织团练武装,对抗太平军,由于李鸿章位低权轻,只能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请缨。

于是咸丰诏谕吕贤基任安徽团练大臣,办理防剿事宜,深感责任重大的吕贤基对李鸿章说:

“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

于是,李鸿章随其回乡办团练,1854年李鸿章带兵多次参与对太平军作战,李虽是儒生出身,但却颇有领兵天赋,作战极为灵活,从不正面硬磕,不逞匹夫之勇,一度赢得“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

同样是书生带兵,其恩师曾国藩却屡战屡败,李鸿章的灵活与曾国藩的一板一眼形成鲜明对比。

1855年二月,李鸿章凭军功被赐知府衔,1856年九月先后攻克巢县、和州等地,被赏加按察使衔。

然而,树大招风,功高遭妒,很多安徽同僚为了限制李鸿章的发展,不惜找借口打压弹劾,甚至肆意诽谤,一时之间,李鸿章几乎不能自立于乡里。

1857年其父病逝,心力交瘁的李鸿章以为父丁忧之名交出兵权回乡,1858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被迫携带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

1859年走投无路的李鸿章只能投入到曾国藩军营谋份差事糊口。

彼时湘军战局不利,军心不稳,曾国藩急需人才,对于门生李鸿章的加入,非常高兴,便让他做了幕僚,负责起草文书。

曾国藩生性迟缓,而李鸿章的作风则明快果断。每遇决策,曾国藩犹豫再三之时,李鸿章往往在旁数言而决。

李鸿章的聪慧机敏让曾国藩对他另眼相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鸿章逐渐成为曾国藩的左膀右臂,举凡“军国要务,皆与筹商”。

创建淮军:李鸿章正式崛起

公元1860年,太平军大破江南大营,清廷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失去最后一支主力,太平天国趁势占领苏、杭,兵锋直逼上海。

当时的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商业和赋税重地,为了避免上海落入敌手,清廷下旨要求曾国藩前往增援。

此时的曾国藩正率领湘军主力围攻江南军事重镇安庆,对于上海这个财富宝地,曾国藩自然明白这一地区的重要性。

钱对于军队犹如血液之于人体,尤其是长期缺钱少粮的湘军,所以曾国藩想把这块宝地握在自家人手里。

他首先找到自己的弟弟曾国荃,然而曾国荃压根没看上上海,他的注意力放在南京,当时曾国荃作为攻打太平军的主力,正集中精力攻打安庆。

安庆是南京的西部战略屏障,一旦被攻下,南京指日可待,而拿下南京就意味着获取平定太平天国的首功,所以曾国荃不愿分兵。

随后曾国藩又找到陈士杰,陈世杰作为曾国藩的老部下,以及湘军创始将领之一,深受器重,但陈世杰却以老母年迈为由,推辞不去。

李鸿章趁机抓住机会毛遂自荐,由于曾国藩实在找不出嫡系亲信,也只能做个顺水人情,由他去了。

其实李鸿章惦记上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身居湘军中枢,但决策核心都掌握在湖南人手中,在乡土地域文化浓厚的湘军,李鸿章一个安徽人显得格格不入。

再加上自己不过一介幕僚,寄人篱下非长久之计,只有另起炉灶才能一展抱负。

1861年夏,李鸿章奉命回安徽招募淮勇,凭借之前的团练基础和在当地的社会关系,很快身边就聚集了一批将领,后来的抗法名将刘铭传就是其中之一,不久一支规模近六千人的淮军组建起来。

对此曾国藩也极为重视,考虑到新建的淮勇兵力太单薄,特意将湘军中安徽籍士兵三千人拨给李鸿章作为赠嫁之资,日后的甲午抗日名将丁汝昌当时即在此列,至此淮军正式宣告成立。

随着淮军的崛起,李鸿章也从曾国藩手下的幕僚,转变为地方上独当一面的军事领袖。

1862年初,李鸿章水路并进挺进上海,经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成功解除太平军威胁,立时让上海中外人士对这些被“笑指为丐”的淮军刮目相看。

在曾国藩推荐下,清廷授其江苏巡抚之职。在上海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从军制和吏治两方面入手,巩固权势。

军制上,“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使淮军成为装备洋枪洋炮,并由外国教练训练的新式军队,半年内,淮军就迅速扩军至两万人。

到1864年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七万余人,成为仅次于湘军的第二大地方武装。

吏治上,李鸿章严厉打击私开地下钱庄、囤积鸦片、挪用公款等腐败行为,罢免一大批垄断霸市的买办官吏。不同于遵循封建理学的湘军幕府,李鸿章建立了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的淮军幕府。

1862年末,李鸿章对太平军发起反攻,先后攻克常熟、太仓、昆山、常州、苏州等地,到1864年四月江苏大部均被收复,当时,湘军久攻天京不下,清廷屡次下诏催李鸿章前往会攻。

李鸿章考虑此为抢功天京,恐得罪曾氏,于是他按兵不动,直到湘军攻城将成,才派遣数千淮军支援以示尊重朝廷,防止清廷疑心。

事后,曾国藩曾执手向李鸿章表示感激:

“愚兄弟薄面,赖子保全。”

不久李鸿章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被封一等伯爵。

此后关于淮军去留问题,李鸿章采取了与曾国藩不同的手段,曾国藩在攻下天京后不到一个月,就将湘军大部分遣散,十五万湘军仅保留三万。

除了湘军暮气已深,曾国藩更担心的是功高震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而李鸿章则认为:

“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

因此他主张保留淮军,其用意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所以七万淮军只裁一万。

天津教案:曾退李进,汉族地主集团内部从此权力易位

公元1866年,李鸿章剿灭祸乱中原、安徽及湖北等省份的捻军,升任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并兼署湖北巡抚。

要知道在此之前,捻军起义已十余年,极善游击战、运动战,是一个比太平天国更难缠的对手。

满洲嫡系名将,曾击败过英法联军的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死在捻军刀下,曾国藩平捻一年多也铩羽而归。

而李鸿章成功扭转战局,风头逐渐与曾国藩并驾齐驱,不过让李鸿章问鼎大清疆臣之首的还是当时轰动社会的天津教案。

1870年六月,天津的法国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国儿童因病大批死亡,先后达数十人,传教士将儿童尸首草草掩埋。

但由于埋得非常草率导致尸骸很快暴露,鹰啄狗刨后,很多尸身无目、胸腹洞开、失去脏器,惨不忍睹。

人们开始传言外国修女以育婴堂为晃子,干的是绑架杀害孩童,贩卖器官作药材的勾当,由于文化差异和沟通不畅,导致双方冲突加剧。

法国领事丰大业竟开枪打伤天津县知县刘杰,结果愤怒的群众冲击教堂,打死丰大业及传教士、侨民二十余人。

事件发生后,法国纠集英、美、俄、普、比、西等7国向清廷提出抗议,法国甚至调集军舰到大沽口以战争相要挟。

时任直隶总督曾国藩为息事宁人、安抚列强,将这一切责任归结于天津民众,处死为首杀人的16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发配黑龙江,赔偿法方49万两白银。

曾国藩这一举动激起了天津各界的愤怒,成为社会口诛笔伐的对象。

朝廷迫于舆论压力,再加之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曾国藩只得离任直隶,重任两江总督。

而接过这一烫手山芋,给曾国藩收拾烂摊子的就是李鸿章,李鸿章采取与曾国藩不同的策略。

用李自己的话说就是“痞子腔”,由于在上海的几年,李鸿章经常与洋人打交道,很显然比曾国藩更懂洋人和外交,在交涉中能推就推,顾左右而言其他。

同时利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为契机,努力争取权益,最后赔款减少为40万两白银,天津知府和知县充军,8名肇事者处以死刑,25名送往新疆服苦役。

此后又偷梁换柱,用监狱里的死刑犯用来替换被判处死刑的肇事者,虽然结果改变不大,但却为李鸿章赢得不错的社会口碑,挽回了朝廷的颜面。

当年八月李鸿章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至此他以一人主管直隶一省政务、北洋三口通商及国家外交事务。

甚至有舆论评价为:

“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枢府常倚为主,几有成为清政府第二朝廷的趋势。”

同时汉族地主阶级内部也完成一次大换血,曾国藩从平定太平天国,再造大清的救世能臣沦为卖国奸臣,形象完全崩塌。

曾本人也于1872年抑郁离世,而李鸿章则借天津教案接过权杖,坐稳封疆大吏第一把交椅。

3 阅读:122

评论列表

汤长春

汤长春

2023-06-17 23:59

过大于功

杨修聊历史

杨修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