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同事小刘,入职公司马上就要1年,为此他非常兴奋。当然并不是因为他多么热爱他的工作,而是满一年就有年假,他正兴奋的计划怎么用年假。
“小刘,年假准备这个月用完吗?”同事张姐问道。
“我正在计划怎么用?”
“不计划攒一攒,等有事儿再用?”
“从来没这个打算,我这人就喜欢及时行乐。”小刘说的极为潇洒,其他同事纷纷竖起大拇指。
作为目前办公室最小的成员,也作为00后,小刘的很多生活态度都让大家眼前一亮,也会让我这个当妈妈的反思一些事情。就比如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一个育儿问题:是教育孩子及时行乐,还是延迟满足呢?
及时行乐的优势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里,很多人都感觉到压力很大。有一项关于《90后理财与消费报告》,数据显示有98.4%的90后感到压力很大,其中65.2%的压力是关于房贷,31.7%的压力是人情消费。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人生苦短,应该尽量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与快乐。对于孩子的教育上,也采取及时行乐的引导。
1、享受生活,充分体会美好瞬间
前两天看到一则报道,一个20岁的哥哥利用自己假期打工挣的钱,带6岁的妹妹去全国各地旅游。他希望妹妹在6岁的年纪,就可以看到他20岁才看到的世界。
这位哥哥没有将打工的钱存起来,而是选择带妹妹去看世界,充分体会美好瞬间。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及时行乐”意义非凡。
2、提高生活满意度,享受当下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背着房贷、车贷,生活上压力很大。也有一部分人,选择摒弃当“房奴”、“车奴”,虽然是租房子,坐乘坐交通工具,但他们会把钱用在提高自己生活质量上,享受当下,愉快的过好每一天。
3、更加自由,应对挑战
“及时行乐”的态度,会让人感到更加自由和放松。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强调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快乐和享受,而不过分担心未来或拘泥于过去。
我觉得,这种态度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放松心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延迟满足的价值“延迟满足”是上世纪60年代,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教授沃尔特·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结论。当时沃尔特·米歇尔教授从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选来了10多个孩子,每个孩子面前放了一颗棉花糖,并且告诉孩子:“你们可以现在吃掉棉花糖,若等一段时间再吃掉棉花糖,会再奖励一颗。”
之后实验人员开始观察孩子们的反应,有的孩子当听到可以吃后,立刻将棉花糖吃掉;另一部分坚持了一会儿后,也吃掉了棉花糖;还有一部分孩子,为了得到奖励的棉花糖,一直熬到实验结束。
等到这批孩子青少年时期,当初的实验人员对他们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时立马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性格多数固执,孤僻;而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则适应能力强,学习成绩也更优秀。
这个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控能力强,能够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实现目标,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一段时间,我家哥哥总是嚷嚷着放学后要先与小朋友玩一会儿,虽然想到了先玩后写作业的后果,但作为民主型的妈妈,我还是表示了支持。果然,玩到不亦乐乎的后果是写作业到很晚,闹脾气还总是出错。
“要不要试试先写作业,然后再去找小朋友玩呢?”在哥哥又一次因为写作业到太晚以后,我给出他酝酿已久的建议。
第二天写完作业,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场后,哥哥带着轻快地语气告诉我:“我觉得把想玩的心压下来,先写作业,之后就可以尽情的玩,这种感觉真不错”!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用到。这就是延迟满足带来的价值,能让孩子增强耐心,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可以长远的看待问题,更好的做出决策。
教育孩子的策略既然及时行乐有优势,延迟满足有价值,那么教育孩子选择及时行乐还是延迟满足呢?我认为,不同的教育观念,会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两者都有足够的优势,但也会有各自的劣势。
及时行乐如果不懂得克制欲望,那么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灾难。网络上有一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信用卡逾期债务达8.18亿,花呗上5亿用户中,有60%的就是学生。而这些学生在还没有挣钱能力的时候,就信奉着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借钱来花。
这种“及时行乐”会让这些孩子失去工作能力,养成不劳而获的生活习惯,结果会怎样,不言而喻。就像家庭专家邹璐老师曾说:引导孩子及时行乐,是最大的恶,只追求快乐,是教育最大的陷阱。
而延迟满足,虽然是引导孩子克制欲望,学会自控,但引导过度,会给孩子很大压力,失去应有的快乐。
综合来看,延迟满足与及时行乐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观念,而是应该相辅相成。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与特点,根据具体的情景与需求,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
Tips:只有平衡使用及时行乐与延迟满足的育儿方法,才能够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孩子。
凌晨妈妈来叨叨:
及时行乐并不意味着放纵,而延迟满足也不是一味的克制。长远来看,育儿过程中两者使用得当,才能得到1+1>2的效果!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