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武汉很多地方的人都选择到光谷来上班,不仅有武昌区和洪山区的,甚至连江对岸的汉阳和汉口地区,都有不少人来光谷上班。
而比较尴尬的是,前往光谷的交通却承接不了这么大的通勤流量,于是就出现了早高峰去光谷的各个方向拥堵不堪的情况。
为此不少人说光谷的地铁太少了,这里应该修一条去光谷的地铁,那里也应该修一条去光谷的地铁,光谷内部也应该多修几条地铁。
那么为什么光谷的地铁这么少?不多修几条地铁方便人民通勤呢?
发展迅速,早期规划跟不上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武汉早期的地铁规划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比起北京和上海,武汉的轨道交通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1984年的时候,武汉市就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探讨武汉地铁,结果到2000年地铁1号线才开始动工,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地下轨道2006年才开始建设。
期间很多人说武汉的地质不适合建地铁,导致武汉的地铁进程被耽误了至少10年。
而在2009年到2013年期间武汉开启了满城挖大爆发时代,武汉步入高速发展时代,光谷也在2011年托管左岭后成了518平方米的超级大区。但2012年底武汉的第一条地下轨道才正式开通,彼时武汉的地铁建设和地铁规划压根就跟不上武汉发展的需求了。
在这种情况下,武汉为了更好地带动郊区和开发区的发展,也为了缓解武汉地铁建设的资金压力(开发区修地铁比城区回报率大),在第三轮规划中就出现了不少超前规划线路。比如去光谷东的11号线一期,去阳逻的21号线,以及去蔡甸和江夏的两条延长线。
同样的,在第四期规划中也是去郊区和开发区的比较多,特别是人先稀少的地方,比如经开的16号线,光谷的19号线,以及去东西湖和黄陂的延长线。而老城区除了12号线,没有新增任何线路。
这就导致了老城区缺乏地铁,特别是光谷这边,民族大道、关山大道、南湖大道常年拥堵不堪,但就是没有一条沿线走向的地铁。
湖泊割裂,审批困难除了早年规划跟不上发展导致后期侧重超前规划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武昌地区被湖泊割裂严重,导致在地铁规划和地铁审批上都出现了很大的难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9号线。
其实武汉不是不想修9号线,只是在最开始和申报的时候遇到了各种问题。首先就是9号线跨越了东湖,早期线路是从余家头那边贯穿东湖到鲁磨路这边的,但是东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环评很严格的,不是说随便在湖底挖隧道或者在湖面架高架就可以的。
后面虽然暂时砍掉了贯穿东湖的部分,但是还有汤逊湖啊,那边地质本身就比较特殊,已经有武咸城铁的高架了,再设高架环评啥的也得重新全面评估一下,就这样9号线从第三期规划拖到了第四期,最后第五期看能不能获批。
说完东湖和汤逊湖,我们再来说南湖,这也是网友吐槽交通最多的一个地方。
如果说东湖使得青山、徐东等地与光谷存在天然割裂无法建直达地铁,那么南湖和华农则是白沙洲和光谷之间建地铁的最大阻碍,就算有规划地铁,后面设计到环评也是一个重大的拦路虎。
且南湖已经有两湖隧道了,东西走向建隧道几乎不可能,导致后期地铁规划要么是沿着南湖大道走,要么是沿着南湖北岸走,但这两条路线都涉及环评,且道路前期预留空间不足,存在拆迁卡脖子的情况,即使有地铁批复,修建也很困难。
不仅仅是南湖这边,南三环和南四环之前,更是一大堆的湖泊,也存在天然隔离的情况,所以在规划上,为了让好过审的线路先获批,让好建设的线路先建,这么大一片就被地铁暂时给遗忘了。
///////////////////
综上,由于早期规划跟不上发展,后期又因为发展侧重超前规划,使得武汉很多老城区没有地铁。而光谷这边重心在光谷东,鲁巷、关山等地属于光谷的老城区,发展已经饱和,无需地铁带动,自然被遗忘了。
另外,由于大武昌地区湖泊较多,导致光谷与很多地区存在天然割裂,而地铁环评很严,获批也存在一定难度,一些涉及湖泊隧道以及湖泊沿线的地铁规划较少,且推动较慢
以上两个原因便是光谷地铁少的本质原因。
如果一开始武汉申报11号线的时候优先申报11号线1期,在规划2号线南延沿线的时候走关山大道再绕去光谷大道而不是绕去武汉东站,在规划9号线的时候尽量避开湖泊,或许今天大家去光谷上班就不会这么拥堵了吧。
但一切没如果。毕竟如果不先修11号线二期,去光谷东的人上班也不方便,如果2号线南延线不走今年的线路,可能一大批人上班也不方便,万事难两全,只能说当时的规划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最后希望9号线和13号线一期能顺利纳入第五期规划且顺利获批,让去光谷上班人通勤更加便捷吧!
编辑:筱莜
图片:网络
武汉对光谷太无情了!一点资源都不给
八十年代武汉财政全力支持深圳,结果没钱修地铁。反而是深圳先修了地铁
11号线2期今年开通
房子都卖完了,还修个屁啊
光谷那么多就业,人口那么密集,公共交通却少得可怜,搞不懂都怎么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