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关羽“败走麦城”,可谁又知道,他究竟被多少位猛将围攻

念桃说历史 2024-11-25 14:04:42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纷争,一时间多少豪杰出现在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曾对这段历史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述,其中的很多生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一直被人们所熟知,并流传到现在,关羽是其中的典型。

他或许不是三国之中的战力最强者,但却超越了小说这种文字性的存在,不仅以一种鲜活的形象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和认可,还成为中华大地上“忠义”的武神,他忠心于主公刘备,在基业建立初期便一直跟随,从未嫌弃,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都是美谈。

令人最意难平的,就是“关羽败走麦城”的桥段,作为一代武将,没能死倒在冲锋的路上,却死在了阴险小人的算计之下,这也成为后世人们讨论的焦点,很多人都只认为关羽“刚愎自用”导致麦城之危,却不知道他当时面临多少武将的夹击围攻。

多方位了解关羽

无论是在正史之中,还是在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之中,关羽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形象,他不仅是刘备集团最初基业建立时的重要支持者,也是蜀汉政权建立来兴衰变革的重要见证人和关系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纷繁复杂的联系,才有了后代人们认知中的关羽。

想要全面解读关羽的形象,就不能只看到他过五关斩六将的赫赫战功,中间有些错误所反映出来的个人性格也十分重要,因为这些小细节是后来无奈败走麦城的重要因素,例如关羽“傲上而不辱下”的性格,这样的特征贯穿始终,甚至导致了关羽的死亡。

他虽然是中华的武圣,但在性格方面的缺陷却无法忽略,和三弟张飞类似,关羽的自傲最终成为害死自己的“凶手”,在企业建立初期,关羽就瞧不起除了刘备之外的任何人,在三人结拜之前,甚至连卖酒屠猪的张飞,关羽也不放在眼中。

在追随刘备后,“三顾茅庐”这一事件让关羽瞧不起年幼的诸葛亮,即使有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这样的出色表现,关羽对诸葛亮心中的一丝芥蒂仍然长期存在,随着后续逐渐位高权重,关羽的能力也开始展现,但他依然对武将普遍存在轻视。

如颜良文丑二将,这两人虽然在武力上不如关羽,但也不容小觑,不曾想在面对张辽的提醒时,关羽却直说“插标卖首之徒”,只不过因为实力差距太大,关羽在这场战斗中轻松取胜,而这也让心中的傲气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赤壁一战,对东吴诸位将领纷纷称之为鼠辈,随着刘备征讨西川的计划出现问题,关羽承担起了镇守荆州的重任,基于其自傲的性格,面对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叮咛与嘱咐,显得毫不在乎,而这也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与死亡。

绝境下的败走麦城

这一部分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运用了五个章节,主要描写“英雄”的惨败,关于奉命从江陵北上,和曹操争夺襄樊地界,早期的“水淹七军”让对方闻风丧胆,也算是关于生命最后时刻的荣光,只可惜在胜利的欢欣鼓舞之中,关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他忘却了当年军师临行前的嘱咐,将荆州城中兵马调出攻打襄樊,和曹操军队正面交锋,殊不知这是东吴吕蒙,和曹操军队正面交锋,殊不知这是东吴大都督吕蒙正在等待的时机,荆州向来是孙刘两家难以调和的问题。

当年赤壁之战,这里就成了刘备的栖身之所,诸葛亮以攻打西川为借口占据荆州,在鲁肃等人的劝说之下,孙权暂时选择和平,在“主和派”死亡后,双方的关系逐渐僵化,面对孙权的几番讨要,关羽直接选择了拒绝,没有留下丝毫回旋余地。

和平往来不奏效,孙权当即决定通过武力夺取荆州,他先令人修书一封,送到关羽处让他放松警惕,当其抽调城中兵马增援襄樊之时,派遣吕蒙装扮成过往客商渡江前来,不费吹灰之力就生擒烽火台士卒,兵不血刃拿下荆州。

关羽因此进退两难,最终选择退守麦城等候援军到达,但最终却命丧此处,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呈现之中,关羽是因为轻敌而导致失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甚至是因为不听手下劝解而选择了错误的道路,进而让自己丧失了生命。

其实这样的展现方式对于关羽而言充满了不公平,既然吕蒙能想出攻取荆州的计策,就定然能预判关羽的逃跑路线,即使关羽巧妙避开了对方的陷阱,其他的城门方向也存在大量追兵,面对这样的重重合围,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对于关羽的战败和荆州的丢失,诸葛亮认为是他“刚而自矜”,这种理解十分片面,实际上,当时的关羽年龄很大,在个人身体健康上已经力不从心,出师攻打襄樊之前,关羽曾做梦,惊醒之后觉得自己左脚十分疼痛,这一点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是痛风发作。

但当时已经举行了祭旗仪式,大军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 58岁的关羽只能选择在痛风多发的年龄段,坚持带病上阵,另外,宴会上的美酒佳肴对于当下的关羽来说,是最容易导致痛风的食物,这样的身体状态外出作战,怎能不遭遇失败?

更重要的是,即使没有痛风这个外因,当时的关羽也是带病之身,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来看,当时的关羽身受箭伤,虽然经过刮骨疗毒,身体已经有所恢复,但在进攻途中又被射中右臂,在饮酒之后,伤口受到刺激,病情多会反复。

这些种种,都会导致关羽力不从心,也就是说,随着荆州丢失,就当前关羽的身体状况,无论选择从哪个方向突围,用何种方式突围,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即使没有敌军围困,面对西川千里迢迢,仅凭关羽也不可能安全到达。

其他不利因素和面对的武将

不仅如此,刘封和孟达拒绝发兵救援的做法,也成为关羽在麦城之战中无能为力的重要因素,即使关羽当时受伤,身体健康状况也十分一般,但个人的战斗力依然强大,虽说不能外出克敌,但坚守一座城市一定的时间并不是问题。

况且当时已经有人外出寻求救兵,如果孟达与刘封在获悉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出手相助,关羽自然能够相安无事,只可惜刘封想起了昔日和关羽之间的矛盾,最终没能发兵救援,导致关羽被困守在此,长期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最终不得不拼死一搏,才走上了敌军的圈套。

从敌方视角来看,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之下,即使关羽没有被困守孤城,也没有逃脱的可能,因为这是孙权和曹操一方联合之下所设的圈套,大魏有曹仁这样的武将存在,造成关羽调兵攻打襄樊开始,曹仁就做好了十分长远的打算。

面对声势浩大的工程,曹仁选择坚守不出,甚至可以说他并没有出兵的意思,因为他的目的并非取得胜利,而是拖住荆州方面的来兵,此时他虽然不清楚攻打此地的是荆州所有的兵马,但却知道只要坚守一段时日,援军定会到来。

这一举措和关羽的速战速决完全相反,两军很快在这里出现了相持,魏国虽然没有明面上和东吴走向联合,但曹仁这样的举动无疑是为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创造了机会,向前不能快速攻下,向后大军又纠缠在此无法撤退。

所以关羽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尽快攻城,这才给了东吴吕蒙可乘之机,北线的军队被曹仁牵制,这件事情完全出乎关羽的意料之外,就算撑到了主将决战,关羽也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将曹仁斩于马下,所以麦城的失败,很早就已经注定。

而这只是曹魏一方,东吴一方有吕蒙的长远谋划,和潘璋等猛将的围攻,若是年轻时期的关羽,一定不会畏惧这些无名小卒,但如今兵马不足,东吴为了彻底击败关羽,同时派出了吕蒙,潘璋,朱然,马中等大将。

其中一人负责攻打荆州,其余几人均在城外埋伏,后来关羽退守麦城之后,这些人又纷纷在城外安插伏兵,对于关羽而言,当前唯一的机会就是攻下襄樊,因为自己身后所面对的乃是天罗地网,所有不利因素全都集中在了一起。

同时树立了曹魏和孙权两大敌人,这才是对于关羽而言,真正的致命要素,面对如此多的武将,纵使是关羽也无可奈何,荆州之失和麦城之败都是历史的必然。

正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关羽虽然丢失了荆州,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后来更是位列仙班,成为兄弟义气的重要象征。

参考文献

[1]董守聪.关羽败走麦城的另一原因[J].健康之路,2006,(10):25-26.

[2]高明阁.读“败走麦城”[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04):75-80.

[3]周兴涛,张振敏.像而有灵:关羽图像演变[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9(03):63-69.DOI:10.16856/j.cnki.52-1141/c.2024.03.005.

0 阅读:5

念桃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