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学霸染上艾滋:为何中国大学校园已变成艾滋病的温床

小双评历史 2023-07-01 07:01:00

明朝文学家徐渭在自己的文章《又启严公》中,将人二十多岁的这段时光称之为“桃李年华”,这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但是错误的选择却可以将美好的桃李年华变为一段惨痛的故事……

小烨,来自我国江西省的某个小县,从小成绩优异,即便在竞争激烈的江西省,他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全国知名的211名校,与同龄人相比,他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学霸”。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小烨的人生将会是一路坦途,本就聪明的他在接受了高水平的大学教育之后,势必能够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但是,一次又一次堕落的选择,却让他的人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然而,年仅21岁的小烨却被确诊感染艾滋病,并且已经错过了阻断期,只能通过药物对病情进行抑制,再也不可能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

为什么素质优秀,学识丰富的年轻人会染上艾滋病毒,亲手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呢?

一、带着罪恶的快感

出身小县城的小烨进入大学之后,见识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大学的课程任务相较于中学阶段来讲较为轻松,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

跳脱出学习环境的小烨,立刻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让小烨逐渐沉沦。

和这些相比,学校那“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因此,小烨经常跟着同学一起出入大大小小的酒吧,并且认识了很多陌生人。

作为大学生,适当的追求娱乐活动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小烨却沉沦在快感当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在酒吧或者KTV等场合社交的时候,小烨的社交圈子扩大了,这也让一些“有问题”的人,得以接近纯洁的小烨。

在罪恶快感的诱惑之下,小烨逐渐和一些同性网友打的火热,他们一开始在网上交流,最终一步一步走到了线下见面的程度。

小烨认识的这些网友出手大气,经常给小烨购买礼物,甚至还会给小烨所需的生活费,小烨的家庭并不优渥,有了这些意外之财,他的生活逐渐阔绰起来,而自己也没把这些当回事。

但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对方之所以对小烨这么好,就是想要和小烨这样的年轻人发生关系,而小烨自己也没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大不了的。

小烨的选择,最终让自己走向了深渊……

二、从未想到的病魔来袭

小烨就这样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有了那些“朋友”,他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也更加频繁的出入酒吧夜店等场所,认识了更多陌生人,逐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但是,在21岁时,小烨却在一次检查当中发现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HIV试纸显示的阳性,让小烨的世界迅速破碎。

他和医生说:和他发生关系的这些人里,从来没有人提起过艾滋病,自己也从没想到艾滋病真的能找上自己,哪怕现在已经确诊,小烨还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毫无疑问,正是小烨与那些网友的危险性行为使得他染上了艾滋病,在被现实冲击之后,小烨迅速恢复了理智,开始服用相关的抑制性药物,并且迅速和自己所谓的网友都断了联系。

但这一切都已经晚了,艾滋病毒已经进入了小烨的身体并且迅速发酵。

现代医学还没有一个手段能真正将艾滋病痊愈,小烨的后半生将会与药物为伴,同时错过生命当中的很多美好:婚姻,家庭,养儿育女……

这些本在未来当中闪烁的词汇,对现在的小烨来讲已经变成了奢望。

其实,像小烨这样误入歧途,亲手葬送自己未来的大学生不在少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为便捷,几乎每个人的社交圈子都被扩大,鱼龙混杂,难以辨驳。

同时,随着性意识的解放,当代人对性行为的重视程度也迎来了下降,而在LGBT(少数性别认同群体)文化的冲击之下,有很多年轻人的性取向都与寻常认知相悖而驰,这也就导致诸如艾滋的性病,在年轻人的群体当中发病频率变得越来越高。

三、艾滋病究竟是什么?

艾滋病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会患上艾滋病?在患上艾滋病之后是否就等于宣判了死刑?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经过研究得出:该类疾病起源于非洲,随后因人口流动而被带往美国,进一步扩散到全世界,1981年,艾滋病正是被美国疾控防控中心定义和记载,4年之后,中国也出现了本土的艾滋病病症。

艾滋病本身是传染病的一种,但好在其传播方式只有三种,并且在平常生活当中都难以实现,这三种传播方式分别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行为传播。

在现代医学下,涉及到血液交换的病例都会经过严格筛查,而艾滋病人本身的生育能力本就不如健康的人,并且大多数艾滋病人都拒绝生育,因此在当前时代,传播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危险性行为。

在不进行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性行为势必会涉及到体液的交换,而艾滋病毒正是隐藏在这些体液当中的“杀手”,在危险性行为中,艾滋病的传播概率较大,并且悄无声息。

和一般的传染病不一样,艾滋病毒有着6~9年的潜伏期,患者在感染艾滋之后的一个月内有可能发生一些例如咽喉疼痛,轻微发热等微不足道的症状,通常被误认为是感染风寒或者感冒,但这其实就是艾滋病急性期,是人体内免疫细胞最后的抗争。

在艾滋病急性期之后,感染者就进入了艾滋病的无症状期,也就是潜伏期。

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几年,在潜伏期里,艾滋病人不会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能够正常的生活。

这也就是艾滋病的可怕之处,许多人在感染艾滋之后并不知情,反而在后续的生活当中成为了艾滋病毒的传播者,造成十分严重的社会性影响。

潜伏期结束之后,就是真正的艾滋病发期,此时的艾滋病毒已经将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屠杀殆尽,病人的身体就好像是丢了盔甲的士兵,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够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艾滋病人在生命晚期将遭受非人的痛苦,他们难以进食,身形暴瘦。

身体里出现大量的肿瘤,任何温度和饮食上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病理性反应,最后只能因恨而终。

艾滋病毒的毒辣之处在于:它不会第一时间让感染者的身体反应过来,反而是一步一步瓦解人体内部的免疫系统,最终让其他疾病夺走感染者的性命。

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人死于艾滋病,但几乎所有艾滋病人都死于艾滋病引起的并发症。

虽然世界范围内的医学家和科研工作人员都在努力对艾滋病进行攻克,但是截止到今日,整个世界范围之内只有四例患艾滋病后还能够痊愈的病例存在,而其余的艾滋病人,要不就是整日与药物相伴,在痛苦中挣扎,要不就已经离开了人世。

所以,艾滋病也被认为是最危险的性病之一,艾滋病人在大多数人眼中也就成为了“瘟神”一样的存在,正因如此,有些艾滋病人为了避免歧视会选择隐瞒病情,这种自私的行为也进一步导致了艾滋病毒的传播。

既然艾滋病如此危险,为什么小烨等年轻人还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和选择,最终酿成苦果呢?

四、艾滋病在中国

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第1例艾滋病是在1985年被发现的,在这之后,每年都会有新的艾滋病例出现,每年也都会有新的因艾滋病而死的患者。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2011年到2015年的这4年时间里,15岁到24岁的在校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增长率为每年35%,经过计算,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概率,相较于其他人群要高出41%以上。

在中国的土壤中,艾滋病的主要攻击目标,正是小烨这样的学生。

校园之所以会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是因为学生本身的价值判断力还不够成熟,并且拒绝诱惑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他们乐于追求新鲜事物,体验刺激的快感。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性观念逐渐变得开放,这也就导致学生群体发生性行为的概率逐渐增加。从频率推算概率,学生群体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变多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学生对艾滋病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总是以为这是一种存在于书本上的病毒,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很远。就像小烨在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之后,竟然第一时间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人的性观念普遍比较保守,在中小学相关的性教育也没有做到真正普及,很多学生只能从生物课本中的几个章节去了解性行为,从一段几百字的文章当中去了解艾滋病等性病,这也就导致他们对于这种可怕的病毒没有产生应有的敬畏。

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中心的主任吴尊友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就非常直白的提出了中国防艾工作上的问题以及中小学性教育的缺失。

吴尊友说:“在中国开展性教育并非易事,从根本上缺乏社会范围的支持,学生们的家长以及大多数成年人,对性话题太过敏感,并且一味的规避。”

一方面是外来“性解放”文化的冲击,一方面是内部性教育的缺失,在二者的共同催化之下,中国高校已经成为了艾滋病的重灾区,如果不加以改变和引导,像小烨这样亲手断送未来的年轻人,将会越来越多……

五、艾滋病并非死刑

虽然艾滋病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病症,但是感染艾滋也并非意味着“死刑”。而且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完全有机会将自己与艾滋病隔离开来。

首先,在交友时要慎重,不和来路不明的陌生人发生关系,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杜绝艾滋病的传播,对于普通人来讲,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唯一渠道,只要在性行为之前加以分辨,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将自己从艾滋病的魔爪当中保护起来。

其次,在性行为发生时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安全套可以隔绝绝大部分性病的传播,对双方都是一个保护。

然而,目前的很多人还只是把安全套当做避孕的工具来使用,尤其是在同性恋群体当中,不用考虑意外怀孕怀孕的他们自然也不会使用安全套,这也就导致艾滋病在同性恋者当中的流通比例变得越来越大。

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真的和来路不明的人发生了危险性行为,那么就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去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院服用HIV阻断药物,如果在24小时内服用的话,能够大大降低自身感染艾滋病的概率。

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之下,如果真的意外染上艾滋病,也可以通过药物抑制来延后艾滋病的并发症,这些药物虽然不能将人体内的艾滋病毒消灭,但是却可以遏制艾滋病毒对自身的复制,让患者的免疫系统多存活一段时间。

如果按时用药,并且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艾滋病,那么患者一般也都能存活几十年,相较于正常人,只不过是生活受到限制,生命的总体长度并不会有极其悬殊的差异。

即便如此,艾滋病也依旧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对手,截止到目前,依旧还有许多年轻人误入歧途,断送自己的大好人生。

想要把艾滋病赶出中国校园,就必须普及性知识,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到洁身自好,不染淤泥。

参考资料:

凤凰新闻:中国HIV感染大学生年增长30%,肆意蔓延的艾滋病为何在高校成重灾区?

进准抗艾:艾滋在中国:大学生感染者每年增长率超30%,他们经历了什么?

凤凰网山东:聚焦世界艾滋病日:中国高校成艾滋病高发区

中国科普网:浅谈艾滋病

0 阅读:193

评论列表

套你

套你

2
2023-07-05 19:58

10个男同9个艾滋 还一个已经死了

小双评历史

小双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