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三||让良好家风发扬光大

一轮明月皎洁如盘 2025-02-04 02:16:38

让良好家风发扬光大

文/郭有三

中国人历来有着极强的家族观念,人们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繁衍生息。有家就有家风,家族的兴旺发达,与家风传承息息相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以和兴家、以德立家、以勤治家、以俭持家是优秀家风的核心内涵。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家训百字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范文正公,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文学巨匠。在地方任职时,范仲淹积极兴修水利,大力整顿教育,每一处足迹都留下斐然政绩。于中央任职期间,他怀揣改革政治的宏愿,推行“庆历新政”,提出十项改革举措, 后遭到保守派反对,改革功败垂成,他也无奈被贬出京。范仲淹的文学成就更是令人瞩目,诗、词、散文皆造诣深厚,《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饱含着他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在人们心间回响。

范仲淹的风范,巍峨如山,令人敬仰;他的声誉,悠长似洛水,源远流长。他一生清廉节俭,为官数十载,身边的仆役未曾多添一人;一生辗转各地任职,长期漂泊,居无定所,直至生命尽头,也未曾购置一处宅第。他不仅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对子女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在朝中为官时,他多次寄信给苏州的家人,谆谆告诫族中子弟要“清心做官,莫营私利”,叮嘱家人要勤奋研读圣贤之书,尊敬师长如同敬重双亲,秉持礼义,谦逊待人,与邻里和睦相处。如此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在范家悄然形成。

范仲淹的《家训百字铭》,更是字字珠玑,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这百字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范氏子孙前行的道路,也为后世之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指引。

“勤”为立家之本,“俭”乃立德之源,勤俭持家,不仅是治理家庭的重要法则,更是家庭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范家后世从宋朝绵延至清朝,长达800余年,人才辈出,诞生了80名状元和400余名进士。这背后的奥秘,就在于范仲淹设立的范氏义庄和传承下来的家风家训。范氏义庄,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族慈善组织,亦是中国家族信托的雏形。自成立之日起,范氏子弟不仅能领取俸禄,还能获得免费读书上学的机会,这极大地激发了后代子孙求学上进的热情,也提升了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

学习范家的家风家训,重视家庭子女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在未来的发展浪潮中,始终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实现家族与国家的长久繁荣昌盛。尊老爱幼、妻贤夫安、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家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建设中自觉接受优秀家风文化的熏陶,促进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一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精神和家风家训,将永远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良好家风家训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郭有三,笔名安乐书生,农行洛阳分行工作,现居住于洛龙区安乐镇洛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是一个有一定金融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工作者。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于客户营销、信贷管理工作,撰写的《信贷资产良性循环的实践与探索》一文,在河南省农行交流学习,关于信用卡、零售​业务、信贷方面的工作心得在农行总行发表,在市级媒体发表宣传报道作品多篇,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写作是利用闲暇时光为人们留下有意义的美好故事。

​​​

0 阅读:0
一轮明月皎洁如盘

一轮明月皎洁如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