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减刑——和尚作诗戏美女,官员让他再作一首,准他抱得美人归

智者聊过去 2024-04-12 21:43:18

古代学而优则仕,做官的都是读书人,饱读诗书。读书人惺惺相惜,对满腹才华的人自然心有好感。古代官员断案,对触犯刑律的罪犯的判罚,都出自一念之间。有些罪犯虽然触犯刑律,因为出口成诗,文思巧妙,博得审案官员的称赞,竟然能逃脱刑责。

一、方谷珍义释戏女僧

元朝末年,方谷珍占据明州,掌管军政大权,时常要处理民间的诉讼官司。这一天,方谷珍接手了一起奇特的案例——

告状的是一对父女,女儿名叫柳含春,家住明州城中。前些时候,柳含春生了一场大病,医药无效,柳家人来到延庆寺中,求神祷告,许下重愿,没想到竟然真起了效果,柳含春的病情果然得以好转。柳家人便带着柳含春来到延庆寺中还愿。

柳含春年轻貌美,来到延庆寺中烧香还愿时,庙中的一个小和尚无意间看到了柳含春的姿容,惊为天人。小和尚见柳含春正跪在佛像前许愿,他悄悄来到姑娘身边,跪坐在佛像前,装作向神祷告的样子,念了一段诗:“江南柳,嫩绿未成阴。枝小未堪攀折取,黄鹂飞上力难禁,留与待春深。”小和尚将柳含春的名字巧妙地蕴含在其中,他以为柳含春听不懂,听到了也不会懂其中的意思。没想到柳含春听出了诗中的寓意,她觉得小和尚是在调戏她,心中恼怒,原来已好转的病情,顿时又变重了。

柳含春回到家中,将小和尚调戏自己的事告诉了父亲,柳父一怒之下,将小和尚告到了方谷珍那里。方谷珍将小和尚传讯到堂,问小和尚姓名,小和尚回答说姓竺名月华。方谷珍又问起他吟诗调戏柳含春的事情,小和尚供认不讳。

方谷珍吩咐工匠做了一个大竹笼,形状圆滚滚的,打算将小和尚装进去沉入江中。小和尚自觉罪不可恕,也不分辩,闭目等死。方谷珍见状,心中倒有几分同情,他于是对小和尚说道:“我也用你的姓名做一首诗,送你东流。”方谷珍开口吟道:“江南竹,巧匠作为笼。留与法师藏法体,碧波深处伴蛟龙,方知色是空。”

小和尚闻言,向方谷珍请求道:“反正也快要死了,那我也再作一首诗吧。”方谷珍点头同意,小和尚不假思索,张口吟诵:“江南月,如鉴亦如钩。如鉴不临红粉面,如钩不上画帘头,空自照东流。”方谷珍听了,不禁暗自点头称赞,自己是用他的姓作诗,小和尚则用自己的名作答,对答巧妙,让人莞尔。

方谷珍笑了起来,下令免去小和尚的刑责,无罪释放,而且让小和尚蓄发还俗,还将柳含春许配给了他。小和尚含泪感激,千恩万谢。这个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将上文的柳含春说成就是方谷珍的女儿。不管如何,小和尚才思敏捷,因祸得福,都是一段佳话。

二、一对减死

明代总督韩襄毅在江西巡察,他提审当地的死刑犯时,正值严冬,他看到堂外冰天雪地的景象,心中一动,吟诵了一句上联:“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可是上联吟出来之后,他好久没有对出下联,沉吟了许久。

这时,堂下跪着的一群死刑犯中,有一个人站起身来:“大人,小人有一下联。”韩襄毅不太相信,看着那犯人说道:“你要是真的能对上来,我就免你一死。”那犯人脸上一喜,当即对道:“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韩襄毅一听,果然对仗工整,不禁大声叫好。他说话算数,真的减免了犯人的死刑。

三、巧对减刑

有一个无锡人,做平湖县县令。这个人有才学,但是却有点贪污受贿的行为,巡抚察觉了县令的不法行为,想要弹劾他,又怜惜他的才学。巡抚于是召来县令,给他出了一个上联:“平湖湖水水平湖,未餍所欲。”巡抚让县令对下联,县令略加思考,便对出了下联:“无锡锡山山无锡,空得其名。”巡抚觉得对联工整,而且听出了县令尚有悔意,于是便没有再弹劾他。

还有一则故事,一个书生用假银子在集市上买东西,被商家发现,两下起了争执。正在这时,知府大人从路边经过,听说了事情缘由,要责罚书生。知府给书生出了一个上联:“使假银,买真货,弄假成真。”那书生应声作对:“遇凶徒,见吉星,逢凶化吉。”知府连声称妙,于是释放了书生,不再追究他。

0 阅读:1
智者聊过去

智者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