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你的话少了,孩子就好了…

诺妈家有男宝娃 2024-09-11 14:52:39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也时常经常陷入这样的沮丧中:

为了孩子能够听明白,为了孩子能够记住不再犯错,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向他们说道理。我们总希望孩子多听进去一句,就能少走一段弯路,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要么装聋作哑,表面附和,实际还是我行我素;要么压根不领情,表示强烈的抗议。

说话是一种能力,不说话是一种智慧,会说话是一种境界!

实际上,父母的话少了,孩子反而会更好。

PART.1

你越唠叨,孩子越不听

心理上有个“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或作用太久,容易引起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就像吃饭一样,再好的菜肴,吃多了也会觉得腻。

面对孩子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家长如果喋喋不休地唠叨,就会起到一样的“超限效应”。

家长不妨回想一下。

孩子边写作业边小动作不断。你看见了,叮嘱了一遍,孩子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你抬头又看见孩子手在把玩一个小物件,你又教育了他一下。

你以为孩子会引起重视,但隔了没多久,你又看到了他的手,又再捏着另一个小玩意儿。为了引起孩子的重视,你提高了音量,你也加重了语气,你具体分析了这个小动作会带给他的学习影响……你以为孩子听完,会有所改观,可结果呢?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这是因为一开始,孩子可能听进去了一些,但随着家长唠叨的次数多了,频率高了,家长的唠叨已经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话变成了“耳边风”,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孩子甚至会越听越不耐烦,产生逆反心理。

PART.2

你的唠叨,削弱孩子的能量

“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乱了?”

“作业写完了吗?别磨蹭!”

……

如果给家庭生活录个音再回放,你会发现,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叨唠,常常是抓着孩子的一些小事不放。

这些话,不痛不痒,既起不到震慑作用,也没有明确的指令让孩子做改变。

但恰恰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唠叨,却在不断消耗孩子的精气神。

孩子每被唠叨一次,就像被拔掉一根羽毛,久而久之,孩子就像一只泄气的皮球,失去了向上的动力。

家长其实完全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工作中,如果你的领导时不时巡逻,然后在你耳边唠叨你的不足,你是不是也会觉得疲惫不堪,郁闷不已,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再没有向上的冲劲?

孩子也是一样,他们的心灵更脆弱,更需要家长的呵护和鼓励。

PART.3

你的唠叨,破坏亲子关系

父母的唠叨看似是关心,但实际上却可能破坏亲子关系。

唠叨往往伴随着指责和不满,这会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

比如,孩子每次出门,父母都要叮嘱“别忘了带伞”“路上小心”,这种过度的关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被质疑。渐渐,孩子就会关上心门,不愿再与父母沟通交流。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不能用唠叨去浇灭孩子心中的那把火。

PART.4

与孩子相处的原则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才能避免以上问题呢?

少说多听

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要学会耐心倾听,不要轻易打断,也不要加入自己过多的见解。

比如,当孩子告诉你他在学校的一天时,你只需要静静地听,偶尔给予一些回应,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理解。

你的倾听比说来得更重要,这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少说多做

教育是靠相互影响,父母的实际行动比言语更有力量。

好比白岩松说的,搓麻将的家庭养不成热爱阅读的孩子。

身教重于言传。如果你想培养孩子成为你眼中的样子,那么自己先成为孩子眼里的镜子。

少批评多鼓励

中国的父母,似乎大多吝啬对孩子的表扬。

孩子的信心是被鼓励起来的。父母善于发现并鼓励孩子的优点,孩子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样子,变得越来越好。

学会抓大放小

孩子衣服穿得脏,还是干净?孩子吃饭快一拍,还是慢一节……

这些生活琐事,实际上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主旋律。家长少关注一点日常琐事,匀出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性格培养、逆商、情商培养等,这才是孩子长远的发展能力。

用“规则”代替“唠叨”

与其反复唠叨,不如制定明确的规则。

比如,孩子出门时常落东西,那么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出门清单,出门前检查一遍,让孩子学会自纠,好过父母不断提醒。

***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和方法。

父母的话少了,并不意味着关心少了,而是学会了更高效的沟通方式。

让我们少一些唠叨,多一些智慧,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陪伴他们成长。

我是诺妈,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为父母们提供有价值的育儿干货!

0 阅读:85

诺妈家有男宝娃

简介:家有男宝,致力于亲子成长研究,分享有价值的育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