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来生事

云水便有情 2025-04-03 14:20:33

色身短暂而无常。

为它造罪,一错再错,

值得吗?

当我们离开世界时,是投生三善道,还是堕落三恶道,取决于往昔的善恶业力和临终一念。如果以善心离开世界,就会使善业尽快成熟,反之则会使不善业成熟。

正因为如此,佛教特别重视给亡者做心理引导。让他放下的同时,还要提醒他生前所做的好事,让他忆念这些善行,欢喜而安心地面对死亡,而不是在痛苦、纠结、仇恨中离开。但临终者能否得到这样的心理引导,也要有相应的福报。

遗憾的是,很多人生前没有好好修善,只想着眼前利益,甚至为赚钱不择手段,损人利己,造下诸多罪业。这和我们所受的唯物论教育有关,使人没有因果观念,想不到所造恶业还有报应。

现在各行各业都有问题,连食品、药物都被造假。这样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其实是代表众生的共业。外在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错误观念,使我们没有为提升生命做过任何努力。

很多人觉得:要及时行乐,死后的事谁知道?或者说,未来那个生命和我有什么关系?

因为无所畏惧,就会被串习左右,造作杀盗淫妄。对于凡夫来说,陷入串习又缺乏观照时,是身不由己的。他不会检讨这些行为,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无形中又会支持它,使这些放逸行为更强大。

我们学佛后,虽然也有放逸的时候,但因为有正确观念,就会及时检讨,至少不会认可这些行为,一错再错。我们需要审视:为这个无常、短暂的色身造下那么多罪业,给未来生命带来极大过患,究竟值不值得?

死亡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我们曾经造下种种罪业,一旦成熟,将面临三恶道的无尽痛苦。这就必须生起悔过之心。只要具备一定道德素养的人,做了不善行之后也会后悔。但仅仅这样还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无始以来的贪嗔痴力量强大,所以还要寻找依赖,寻找究竟解决之道。

摘自:济群法师佛法讲座

0 阅读:4
云水便有情

云水便有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