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终前叹息:我一死,大清很快灭亡,结果死后半个月清朝真亡了

一更历史 2024-09-18 20:37:39

1912年1月26日深夜,北京红罗厂附近的居民被一声猛烈的爆炸声惊醒。爆炸发生在清宗社党领袖良弼宅第门前,掷出炸弹的革命党人彭家珍当场牺牲。

良弼被炸断左腿,于三日后身亡。良弼死后半个月,在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溥仪下逊位诏书,结束了清王朝260多年的封建统治。

据说,良弼被救回去后,好一阵才苏醒过来,并留下一番临终遗言……

1877年,良弼生于北京,他是清初摄政王多尔衮的后代。1842年,代表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的大学士伊里布,则是他的亲祖父。虽有显赫家世,但良弼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如此出身造就了他坚毅的品性,学习特别刻苦,曾留学于日本陆军学校,毕业回国后进入练兵处担任都统。由于“根红苗正”,逐渐受到清廷重用。

早年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张绍曾、吴禄贞等许多汉族士官生,同学们畅言革命。

身为皇室后裔的他进行针锋相对反驳,可见良弼心里还秉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思想。

1904年前后,良弼进入练兵处任职,该处为清廷采纳袁世凯建议而设立,初衷是领导全国新军编练事宜,借此将军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宗室对全国军队的控制。

故任命庆亲王奕劻担任练兵大臣,袁世凯辅助。

庆亲王奕劻虽有统领全国练兵大臣之名,但资历与威望均不足以同袁世凯抗衡,练兵处实际由袁世凯一手主持。

良弼于1904年进入练兵处担任学司监督之后,其职位不断上升,引起袁世凯的强烈不满。

此时的良弼倒不在意袁世凯的提防,当他进入官场后这才发现满人亲贵大多顽劣不堪,少有可用之才的现实。

出于对皇室的“效忠”,良弼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加强军权,对抗袁世凯等北洋势力,只有利用前往日本留学归国的汉人士官生。

在随后几年,清王朝“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是其中重要推动力。

此外,他还尚有清廉、知人善任等诸多优点。在集体堕落的晚清官僚队伍中,尤其是在皇室成员中,良弼堪称鹤立鸡群。

1907年7月,丁未政潮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失去最后军权。此时的良弼已经是清廷在军事领域一位重臣,也是宗社党的党魁。

可以这么说,在内忧外患之下,良弼是满清皇室最为倚仗的一根救命稻草。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双双驾崩,摄政王载沣迫不及待向袁世凯出手。

1909年初,袁世凯被遣返回原籍,亲贵纷纷出台执掌军权,良弼一贯集中军权与清王室的主张得到了众人欣赏。

1910年初,良弼跟随载涛赴欧美考察军政事务,预想回国后对军政进行深层次改革。

可回国之后,却遇上了南方革命党人大肆“反叛”,这让良弼十分恼怒。他主张一手武装镇压革命,另一手则进行君主立宪,以笼络民心。

他亲自制定武装镇压革命党人计划,并请命前往前线督军。

当“起义各省屠杀满人”的谣言传到北京后,有满族亲贵宣称要把北京内外的汉人尽数杀害,以报复泄愤。良弼知道后立马进行阻止,他说:“这种种族偏见,恰好激起全国民愤。”

不久,清王朝迫于形势欲启用袁世凯时,良弼曾坚决反对,他还联络各旗军都统共同上书劝阻,但还是没能挡住袁世凯的复出。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袁世凯与临时政府的和谈也在秘密进行中。

1月12日,在一场王公亲贵的秘密集会上,庆亲王奉袁世凯的命令提出溥仪皇帝退位的建议,良弼与载涛、铁良等人坚决反对。

1月18日,隆裕太后召开御前会议,她痛哭失声。会后,良弼集合三十余名皇族亲贵来到庆亲王府表示强烈反对溥仪退位。与此同时,他组织起宗社党成员试图以各种方式阻挠溥仪退位。

由此一来,他便成为袁世凯的眼中钉肉中刺,更是成为所有革命党人想要实现共和的阻碍。

1912年1月26日,一位同盟会的青年成员彭家珍秘密来到北京。当天晚上,彭家珍通过正式拜书帖的方式希望求见良弼,却遭到拒绝,只好在府外等候至深夜。

十一时左右,彭家珍刚准备驾马车离去。走出不远,迎面遇见良弼乘坐的马车,他高喊一声“赉臣”(良弼的字),对方却未答应,彭家珍急忙调转马车跟进。

跟到大门外后,良弼下车准备回府,彭家珍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前去,迅速从怀中掏出炸弹掷向良弼。轰然一声,躲避不及的良弼当场被炸断左腿,晕倒在地。

因距离太近,弹片碰到墙壁后反击彭家珍的头部,当场死亡。

良弼被救回去后自知时日无多,遂叹息道:“我辈军人,死何足惜?不过我见政府已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只得组织宗社党,以图挽救老祖宗传下来的这数百年江山。如今我一死,清室也很快就要灭亡了。刺我者真可谓知我者啊!”

说完长叹一声,血流如注而死……

半个月后,随着隆裕太后代表溥仪签订《退位诏书》,清王朝正式覆灭。

当然,清王朝灭亡的原因并不在于个人生死,当时的政治形势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激烈碰撞在彭家珍的一枚炸弹下彻底引爆。

归根结底,良弼此人有才华却无大志,满脑子只想着忠于皇室,且完全看不清,或者不愿看清大势。像他这样的“死硬派”下场已经注定。

兔死狐悲,于是清宗室之中无人再敢坚持与革命政权对抗,大清王朝焉能不亡?

参考文献:

[1]吳桐.压垮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彭家珍舍身炸良弼钩沉[J].中国人才,2012(18):71-73.

[2]王家淼.彭家珍炸良弼于红罗厂[J].前线,2011(10):46-47.

0 阅读:97

一更历史

简介:看历史,阅人物,品人生!欢迎关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