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57年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动荡时期,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谄谀易合,正直难亲”,不知有多少人早晨还“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无限荣光”,晚上就变得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包括国家主席刘少奇,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彭德怀,“人民文学家”老舍等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这种天渊之别,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191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6日)自然也不例外。
“革命忠心贯日月,战功卓著载史篇。”黄克诚在《怀念杨勇同志》的诗篇中,以这两句诗高度概括了杨勇将军光荣且辉煌的一生。杨勇原名杨世峻,湖南浏阳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十九年(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杨勇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在鲁西南战役中创造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单独攻坚和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2个旅的先例。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回国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在我军擅长军事指挥的开国上将之中,有三位将军被周恩来称为“三杨(羊)开泰”。他们分别是杨得志、杨成武和杨勇。虽然比起前两位将军,杨勇的“知名度”相对小一些,但他仍然是57位开国上将当中赫赫有名的一位指挥型将领,战功十分突出。后因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声誉,杨勇将军还负责我国的出访外交任务。然而1978年6月,杨勇将军率中国军事代表团出访南斯拉夫时,铁托竟然拒绝接见。邓公了解其中缘由后当即表示:是时候将杨勇升为总参谋长了。
杨勇在那次浩劫中也受到波折,当杨勇被带走进行隔离审查时,所谓的专案组气势汹汹地对他进行审讯,想要在他的身上安插莫须有的罪名。但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杨勇,即便是在战场上面对国民党的枪炮,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都没有屈服,这些人又怎能让他就范?
一直不肯承认罪名的杨勇被关押,看守他的正是北京军区的军人。
虽然这些士兵跟杨勇并不熟悉,但大家都知道他是自己的首长,而且这些年在部队中杨勇爱兵如子深受士兵们爱戴,所以在杨勇被隔离这段时间里,经常有看守他的士兵给他送吃的,还有北京军区的领导冒险前来探望,对此杨勇非常感动,内心也极为欣慰。
杨世峻
当然偌大一个军区,也可能会有少量害群之马。其作为杨勇的下属,当老上司遇难时,竟伙同动荡分子一起对杨勇进行批斗,甚至有一名北京军区的干部,在批斗还对杨勇动了手,打得他头破血流,头上留下了疤痕。
多年后,杨勇官复原职,当时打了杨勇那个干部下场如何?杨勇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呢?
少时更名,一生不负“勇”字如何形容杨勇将军的一生?倘若用两个字来形容,大概只有冲锋最为恰当。杨勇原名为杨世峻,听起来算是一个比较儒雅的文人名字。
年少时,杨勇在学校里上课,中共党地下员陈世乔当时在这所学校里任职,他在给学校讲课时特地讲过这个勇字。
陈校长在讲课时说道:“勇字形容士兵勇敢,刚强不屈,这才能够展现一个好男儿的刚强之气。”听完陈校长的解释后,杨勇便对这个勇字情有独钟,以至于后来自己把名字改成了杨勇。
杨勇十四岁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17岁正式加入革命队伍之后跟随红军南征北战,五次反围剿、长征等重要战役中,全部都有他的身影。
杨世峻
杨勇在战场上怎是一个“勇”字了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红军三团四十四师四团遭遇敌人,时任团政治处主任的杨勇率领部队英勇作战。战斗时,杨勇与死神擦肩而过,一发子弹贴着他的头皮横穿而过,他的头皮中央被划出了一道5厘米的伤痕,鲜血顺着脸颊瞬间就流了下来。普通人在这个时候早已吓得面无血色,可杨勇非但没有害怕,连伤口都不包扎就率领队伍继续作战。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长征路上的土城战役,为了夺取土城的有利地形,时任团政委的杨勇亲自率队冲锋,一颗子弹从杨勇的右腮穿入由嘴唇贯穿而出,子弹直接打掉了他的六颗牙齿。当时杨勇整个面部都浮肿不堪连话都说出不来,可他依然不下前线坚持写字指挥战斗。
有勇有谋才是真豪杰他不但有勇,还有谋。在抗日战争中,为了粉碎日军扫荡吕梁山革命根据地的意图,时任686团团长的杨勇接到任务,奉命在薛公岭地区伏击日军补给。
当时杨勇亲自带人查看伏击位置,发现最佳伏击地点竟然设有敌方碉堡,这就给686团的任务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果在伏击之前将碉堡拿下,那么会让日军提前得到消息,运送补给的线路就会发生改变。如果碉堡不提前打掉就会给他们的设伏留下隐患,很有可能会让伏击部队腹背受敌。
杨勇在实地考察后做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决定在伏击开始的同时拔掉碉堡,而进攻碉堡的任务交给迫击炮连。迫击炮连在杨勇的示意后提前做好瞄准部署好阵地,在伏击战打响后一轮齐射直接拿下了碉堡,而伏击进行的也同样十分顺利。
杨世峻
之后杨勇又利用这种围点打援的计谋,先后在此地三次打掉了日军的补给部队,总共歼敌1000多余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吕梁山三捷。
杨勇的部队善啃硬骨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着杨勇这样智勇双全的将领,他所率领的部队必然也不是无名之辈。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最为艰难的是围歼黄百韬战役。
杨勇接到命令蒙城地区构筑防御工事,组织黄维兵团支援黄百韬和徐州,为后方阻击大部分赢取时间。临危受命时间仓促,且在装备兵力以及各种因素都不占优的情况下,他们要在此地区拖住黄维兵团三天的时间。
战斗开始,黄维兵团在飞机大炮的重火力压制下,疯狂的对我军的战线发动冲锋,可驻守阵地的战士们没有丝毫的退缩,作为守将的杨勇也没有丝毫的惧怕。
他们愣是凭借一个纵队的两个旅,拖住了黄维兵团12万部队三天三夜的时间,最后部队的建制都全部打没了,可依然没有一人后退。
金城战役形势图
正是杨勇率部英勇作战,为我军合围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改变了战场局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杨勇身为20兵团司令员,作为志愿军将领入朝作战,并且在金城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杨勇将军的一生,经历过无数的苦战、恶战、死战。也正因为他一次又一次身先士卒,所有军人都对杨勇将军十分佩服。
当然,为将帅者,需有勇有谋。有勇无谋或者谋而不勇,都成不了大器。与杨勇将军的勇敢相匹配的,是他的智谋。面对不同的敌人,杨勇将军总能想出不同克敌制胜的方法。他勇敢而机敏,总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给予敌军致命的一击。
对此,就连毛泽东都曾开玩笑说,解放军有杨成武、杨得志和杨勇,这就是解放军的“三羊”。美国佬还在朝鲜战场上负隅顽抗,那就再送一只羊(杨勇)上去,正好是三羊开泰。
特殊时期遭遇陷害1958年杨勇与志愿军一起回国,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并且给予极高的评价,之后杨勇便担任了北京军区的司令员兼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但在那场十年浩劫之中,杨勇也被人陷害遭到迫害。
杨世峻
1971年,被下放到农场“改造”的杨勇在劳动时不小心摔断了腿,周恩来总理知道后亲自下达指示,将其接回北京301医院进行手术。
当时形势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中央开始调查在混乱中随意捏造事实整人的情况。
北京军区杨勇的老部下去医院看望他,说起曾经整过杨勇的那个干部,部下说军区为杨勇鸣不平如今已经联合起来,准备揭发此人的所作所为。可杨勇听完这番话后却说:不行,具体情况我并不清楚道听途说当不得真,如果他真的有问题,组织上一定会彻查的。部下听完杨勇的话后,十分不理解,杨勇又再次解释道,这几年为什么隔离我心里有数,是谁整我我也十分清楚,但不能因为他们整过我,我就不负责任地也去整他们啊?
部下听完后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为老领导的宽容和豁达所敬佩。
后来那个干部生病之后,杨勇还冒着家人反对去看望了那个干部,对方既愧疚又感动。在杨勇病重即将去世之前,那个干部特地跑到杨勇的病床前探望,面对病重的老领导他羞愧得泣不成声……
出国访问的插曲朝鲜战争顺利结束后,杨勇将军升任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因为在国际战争中,中国的强悍表现,杨勇将军也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杨世峻
对此,中央安排杨勇将军就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列席常委,并着手准备相关外交访问工作。可谁也没有想到,因为当时的一个小小误会,导致外交活动中,出现了一次十分无奈的尴尬。
原来,彼时杨勇将军的职位是副总参谋长。待他抵达南斯拉夫后,却没有见到彼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铁托。而对方给出的解释也十分简单,他们始终认为杨勇的职位是副总参谋长,所以只需要南斯拉夫总参谋部负责接待即可。
197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际交往逐渐活跃。在这个时刻,中国派出了一位特殊的代表,杨勇,前往南斯拉夫进行外交访问。然而,这次出访却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事件。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正如春潮涌动。1977年,一个特别的客人踏上了这片土地——他是南斯拉夫的领袖铁托。那时,毛泽东已经离世一年,两位曾经的老朋友未能再次见面,成了历史的遗憾。然而,铁托的到来仍旧受到了中国人的热烈欢迎。
铁托在机场下了飞机。接待他的是中国的新领导人邓小平和邓颖超,他们亲切地与铁托握手,略带遗憾地说:“毛主席若在,必定会非常高兴见到您。”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铁托望着这个正在改革开放的国家,心中充满了敬佩。他在访问期间,不仅参观了工厂和农村,还与中国的普通人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惊叹于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勤劳,这与他通过媒体了解到的中国截然不同。临行前,他特意去了毛泽东纪念堂,缅怀这位老朋友。
铁托的访问给中国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中国便开始筹划回访南斯拉夫。1978年,杨勇将军,时任副参谋长,带着对南斯拉夫的好奇和敬意,乘坐专机飞往那个遥远的国家。
然而,当他的飞机降落在南斯拉夫的机场时,一股微妙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铁托原本以为迎接的是中国的领导人邓小平,但当他得知迎接的是杨勇将军时,内心涌起了一丝不快。铁托觉得,一个副参谋长不足以令他亲自出马。于是,在那个灿烂的阳光下,机场上的欢迎仪式空荡荡的,没有了国家元首的身影。可等到南斯拉夫安排相关人员回访中国才知道,其实杨勇将军的实际地位本就相当于总参谋长。时任南斯拉夫人民军总参谋长的斯塔查・波托查尔上将满含歉意,反倒是杨勇将军十分大度地挥手示意,双方不用在意这件事情。
杨勇将军一行下了飞机,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都微微错愕。南斯拉夫的接待官员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走上前来,支支吾吾地解释:“总统因紧急事务,无法亲自迎接,请将军见谅。”杨勇将军眉头一皱,但很快展颜笑道:“没关系,我们都是老兵,懂得变通。”尽管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他仍旧保持着军人的风范。
这个消息很快传回了北京。邓小平听闻后,微微一笑,沉思片刻,便道:“看来,是时候让杨勇将军升任正参谋长了。”这个决定在中央迅速得到了认可。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而在南斯拉夫,铁托得知了杨勇将军的真实身份后,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歉意。他没料到,迎接的竟是一位经历过无数硝烟的开国上将。杨勇将军,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他曾在抗日战争中展现过非凡的军事才华,是毛泽东的老乡,更是红军的老资格。
晚宴上,铁托亲自出席,以弥补之前的失误。他向杨勇将军走去,深深一握手,说道:“杨勇将军,对于今日的误会,我深感抱歉。我早就听说过您的英勇事迹,今天能与您相见,我感到非常荣幸。”
杨勇将军微笑着回应:“铁托先生,历史的巨轮总是充满变数,今天的小插曲不足挂齿。重要的是,我们能坐在一起,共商两国友好。”
晚宴上,两位老兵分享着彼此的战争经历,讨论着世界的未来。尽管一开始有了小小的波折,但最终,这次会晤在深厚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中达到了高潮。杨勇将军不仅以其卓越的外交才智赢得了铁托的尊敬,也为中南两国间搭建了更加坚实的友谊桥梁。
战争给他带来了荣耀与伤痕,他身上的五处弹伤,每一道都是生死一线的纪念,尤其是头部的那道伤疤,更是他英勇的见证。1955年,杨勇荣获上将军衔,自此,他一直以无比的忠诚和敬业,为部队,为国家,默默奉献。
杨世峻
然而,那一年的南斯拉夫之行,杨勇将军的待遇并未如预期。铁托并未亲自出面接见。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勇将军却展现了他的宽广胸怀,他没有怨言,优雅地接受了南斯拉夫方面的安排。
在接待晚宴上,杨勇将军与南斯拉夫的官员们交流甚欢。他们聊起了战争的往事,杨勇将军的故事让在座的人深感震撼。他谈及淮海战役时的艰难困苦,又述说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无畏,这些生死边缘的经历令听者动容。南斯拉夫的官员们被他的坚毅和勇敢所折服,纷纷举杯敬酒,表达敬意。
晚宴结束时,南斯拉夫一位资深的将军走上前来,握住杨勇的手,说道:“杨勇将军,您的故事让我们深受感动,您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对您的到来深感荣幸。”杨勇将军微笑着回应:“感谢你们的款待,虽然起初有些小波折,但我感受到了你们的诚意和友谊。”
邓先圣
邓小平不愿意看到杨勇将军在外国人眼中,名不正、言不顺。恰逢中央军队对解放军三总部以及各大军区领导班子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于是邓小平主动做出决定,不再兼任总参谋长,转而推选杨勇为总参谋长。
党政军的老同志们一番商量得出结论,杨勇仗打得好、作风好、纪律好,更关键的是能团结同治。因此,由杨勇来担任总参谋长,自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不过凡事总有意外,正当杨勇将军准备赴任时,老领导们几经商讨过后,又更换了决定,由杨得志将军担任总参谋长。至于其中原因,主要是杨得志和杨勇在战争年代期间就曾有过合作。彼时杨勇还当过杨得志的副手。两人战友重逢,一定能够将工作开展得更好。
后续发展也果然如领导们预料,在杨勇的帮助下,杨得志对各项工作都更加了解。哪怕杨勇生病的时候,也依旧坚持陪同新总长,并现场汇报介绍相关清情况。
杨世峻
纵观杨勇将军的一生,一直都为祖国奉先着一起。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当得起为国为民四个字。而他去世之前,甚至还将全家人召集到床榻前教训:一定要努力为党工作,不要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大公者无私,杨勇将军用实际行动告诉后人,爱国绝不只是说说而已。一代猛将、一代英雄,最终于1983年1月6日在北京去世。而他的过往,必将永远激励后人,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