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现3个“微迹象”,是最好的征兆!

墨澜清风文化说 2024-08-21 21:04:35

《说苑·谈丛》有言:“福生于微,祸生于忽。”

福祸变化,始于细微之处,洞察细微,足以感知吉凶,预知运势。

身上出现三个“微迹象”,必定命中有福,是最好的征兆!

01 微逆

《格言联璧》中说:“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jǐng)之。”

人生微逆,不是祸患,而是上天在降福前,给你留下的警示。

顺境时微逆,能使你居安思危,日进一阶;

低谷时微逆,能使你心性坚韧,破浪乘风。

王阳明说:“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我也。”

境遇微逆,迎难而上,沉淀心智,打磨能力,最终“福也是福,祸也是福”。

战国时期,魏王宠臣庞涓十分嫉妒师弟孙膑的才智。

为了不让孙膑得到赏识,庞涓对其施以酷刑,使其双腿俱废。

遭此劫难后,孙膑不仅没有消沉避世,反而化磨难为动力,誓要让庞涓美梦落空。

后来,孙膑装疯卖傻,历尽千难,最终逃出魏国,投入齐国帐下。

齐国军队在孙膑的指挥下,一路高歌猛进,直取魏都大梁。

最终,庞涓在马陵之战中大败,被齐军万箭射死。

而孙膑经此一役,名扬天下,与孙武、尉缭(liáo)、吴起并称为“‌兵家四圣”。

《菜根谭》有言:“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

“逆”是一种磨炼,“逆”中修得真知真行,才有承接绵延福泽的底气。

境遇微逆时,不妨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待到坎坷之后,便是顺风顺水的人生。

02 微愚

曾国藩说过: “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fú,除)不祥。”

越聪明的人,越时习惯说不懂,越明白的人,越愿意装糊涂。

凡事且留三分愚,不点破、不说尽、不戳穿,才是真智慧。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乘船赴英国留学,路上闲谈时,两人聊到了单词“bon”的法语发音。

杨绛认为,钱钟书读这个单词时带着些乡音,因此读得并不准确。

但钱钟书不赞同她的说法,坚称自己的发音没问题。

杨绛作为一名精通法语的翻译家,自然知道自己是对的,于是出声反驳。

两个互不服输的人便为此吵了起来,甚至说了很多相互伤害的气话。

最后,两人找来一位法国夫人做公断,结果证明杨绛的观点是对的。

事情虽然弄清楚了,但两人的心情却没有转好,本应美好的旅途也变得漫长难熬。

后来,杨绛写道:“好的婚姻,该演的戏要演,该装的糊涂得装,该和解的和解。”

正如《道德经》中所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为人处世,适当露愚,路才能越走越宽,日子才能越过越顺。

保持微愚,给别人留余地,给自己留退路。

不给别人添烦恼,不给自己惹麻烦,心情自然好,福气自然多。

03 微亏

《警世通言》中说:“吃一分亏,受无量福。”

吃亏,是不争辩对错的尊重,是不计较得失的眼界,是不为难他人的心胸。

人生这笔账,不必算得太清楚,偶尔吃亏,是给自己结善缘、攒福报。

乾隆年间,郑板桥在外做官时,收到一封弟弟郑墨寄来的家书。

其中写道,郑墨想要翻新老宅,但宅中有一堵墙,是郑家和邻居共用的。

因地契中明白标注,这堵墙属于郑家,所以郑墨便计划将墙拆除。

然而邻居却坚称,这堵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郑家不能挪动。

两家为此事争执不下,即使上诉公堂,也没能断出个结果。

气愤之下,郑墨便想让做官的郑板桥出面,与当地县令说情,将“墙”判给郑家。

郑板桥看完信,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寄给弟弟一条横幅、一封书信。

横幅上,写着四个大字:“吃亏是福”。

书信中则是一首打油诗:“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看完哥哥的回复,当即醒悟过来,主动撤去了诉状。

而邻居得知以后,也自感羞愧,不再与之相争。

后来,两家再没发生过矛盾,关系也比往日更加交好,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老祖宗有句话说:“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很多时候,因为吃亏而失去某些东西,早晚会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回报。

能笑着吃亏的人,格局不会小,运气不会差,福报不会少。

0 阅读:18

墨澜清风文化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