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三章的奇葩解释:“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万丈豪气文化 2024-12-08 02:48:01

上一篇讲过“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镛之道”,是“中间标准”的意思。由此“庸”字才引申出了“平常”、“一般”等意义。

在讨论《中庸》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的这一句之前,我们先来看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就是:君子讲求“中间标准”,小人则反对“中间标准”;君子时刻以这个标准来提醒自己,小人则根本不在乎。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句话居然被解释成“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既然“中庸之道”只是“中间标准”,又如何成了“最高的德行”?你又如何解释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段呢?明显智者和贤者的德行高于“中庸之道”。

何况“民鲜能久矣”也根本不是“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而是“普通民众很少能长久遵守这个中间标准”!

因为君子会长久保持,而小人则根本无视。只有介于两者间的普通民众才有时遵守,有时难免就放低要求了。就好比偶尔做好事容易,但天天做好事难。

所以第四章的那段意思就是:孔子说,中庸之道这个标准为什么不能施行的道理我明白了:智者的理解高于这个标准,愚者的理解则低于这个标准;中庸之道这个标准无法明确定义的原因我也明白了:贤者的要求过高,不贤者的要求则过低。后面还接了一句类比:“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就是:好比大家都需要吃饭,但很少有人能品尝到真正的美味。即:只求饱腹者众,而能品美食者寡,如同不贤者与贤者之间比例悬殊。

于是在第五章孔子就感慨了:道其不行矣夫!(中庸之道已经不能施行了!)所以在第六章缅怀他的“古代先哲”: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说“舜”在善恶之间设定了一个中间标准,即“中庸之道”,并把这个标准成功地施行于老百姓之中。

让我感慨的是《中庸》第七章的传统解释却又对了: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捕兽工具)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被译为: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既然都这么解释了,怎么会没想到这里的“人”不就是第三章里的“民”吗?“一个月都坚持不了”不就是“民鲜能久矣!”吗?

我们再说回最基本的词性:“中庸”二字本来就和“至”代表“最”的意思是相反的,是反极致的,因为极致很难做到。“中庸其至矣乎”又怎么可能解释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呢?

“至”除了解释“最”,也能解释“到达”。这句话会不会是“中间标准已经到(定下)来了”的意思呢?我之前一度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在重新梳理时却发现除此之外,在整本《中庸》里只有两处的“至”一定解释为“到”:第十章的“至死不变”和二十四章的“祸福将至”。其余的“至”都是“最”或“极致”的意思,而且《中庸》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同样的“至矣”,在那里解释为“最高境界”明显是合理的。所以我很难说服自己此处的“至矣”必定解释为“到了”,但不这么解释却又于理不通,直到我发现问题是出在了标点符号上!

因为“乎”在文言里作为语气助词,既可以是感叹词也可以表示疑问,而在此处恰恰是表示疑问之意,即“中庸其至矣乎?”。“中庸之道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民众很难坚持啊!”才是这句话的正解。于是紧接着孔子自己给出了答案:“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标准的“自问自答”写作手法。

唉,“训诂之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0 阅读:3
万丈豪气文化

万丈豪气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